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胞溶解阴道病(CV)是一种由阴道内乳杆菌过度繁殖、pH值过低、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溶解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阴道疾病。CV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且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需氧菌阴道炎(AV)相似,容易误诊、漏诊。CV缺乏典型的病原体,起因是正常的乳杆菌过度繁殖,其诊断主要是排他诊断,镜检排除VVC、AV、细菌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而可见大量乳杆菌、溶解的鳞状上皮细胞、破碎的细胞质碎片、完整的上皮细胞裸核,无或少见白细胞。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采用碱性液体改善阴道内过低的pH值。有关其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 作者: 朱钧 杨汀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1149,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暴露于蒸汽、气体、粉尘或烟雾(VGDF)等危害因素,单个暴露或复合暴露与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相关。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有关职业暴露与COPD关系分析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评估总体效应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全面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结果检索共获得759条报告,剔除重复报告后,共获得652条报告,通过标题和摘要及进一步评价全文后,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15项研究的38 271名受试者最终纳入荟萃分析。VGDF总体暴露、高暴露、低暴露汇总的OR值(95%CI)分别为1.32(1.04~1.67)、1.54(1.22~1.94)和1.22(1.01~1.47);气体/烟雾高暴露、低暴露汇总的OR值(95%CI)分别为1.25(1.05~1.48)和1.08(0.99~1.19);生物粉尘总体暴露、高暴露、低暴露汇总的OR值(95%CI)分别为1.57(1.01~2.43)、1.31(0.99~1.73)和1.10(0.99~1.21);矿物粉尘总体暴露、高暴露、低暴露汇总的OR值(95%CI)分别为1.23(0.83~1.82)、1.20(1.01~1.43)和1.10(0.99~1.23)。结论VGDF暴露,气体/烟雾高暴露,生物粉尘总体暴露以及矿物粉尘高暴露与COPD风险增加具有相关,需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以防止COPD的发生和进展。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职业暴露 蒸汽 气体 粉尘 烟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的效果和安全。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CTEPH患者,所有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确定无法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具有BPA手术指征。BPA术前评估6 min步行距离(6MWD)、检测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行右心导管检查获得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指数和肺血管阻力(PVR),将BPA治疗前与最后一次BPA时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BPA治疗的CTEPH患者25例,共行67例次BPA治疗,其中男10例(40.0%),女15例(60.0%),年龄(57.8±7.1)岁,诊断CTEPH到BPA治疗间隔时间20.0(9.0,48.5)个月,共治疗肺动脉302支,18例患者BPA≥2次,术后随访时间5.0(3.5,8.3)个月,术后6MWD、心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改善[(425±74)比(345±109)m、(1.99±0.45)比(1.62±0.35)L·min-1·m-2、(68.1±6.5)%比(61.2±6.3)%](均P<0.05),术后血浆NT-proBNP、mPAP、PVR均显著低于术前[259(93,739)比806(148,2 159)ng/L、(40.6±8.3)比(47.3±10.7)mmHg(1 mmHg=0.133 kPa)、(11.9±4.9)比(17.2±6.5)WU(1 WU=80 dyn·s·cm-5)](均P<0.05)。咯血5例次(7.5%),再灌注肺水肿(RPE)2例次(1.5%);1例因RPE需无创呼吸机治疗,1例围手术期因咯血加重右心衰竭导致死亡。结论BPA能显著改善不能行PEA的CTEPH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的58例高血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选取时间始于2020年1月,止于2021年1月。将参与调查的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每组患者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和用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相比于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存在可比(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深呼吸训练器——振动正压呼气排痰装置(专利号201320672057.6)的有效及安全。方法筛选2019年5月1日至7月31日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深呼吸训练器,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不加其他干预。入组时采集基线资料,后每4周于医院面对面随访1次,第16周完成随访并收集结局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Leicester咳嗽问卷(LCQ)、咳痰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肺功能、呼吸肌肌力、血氧饱和度、呼出气一氧化氮、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急性加重次数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MRC评分下降者比例(36.0%,9/25)高于对照组(23.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4,P=0.301);试验组无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8.0%(7/25)比7.7%(2/26),Z=2.050,P =0.041];试验组有56.0%(14/25)患者痰量较前减少,对照组19.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4,P=0.010);两组治疗前后LCQ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8,P=0.418)。肺功能指标中,两组治疗前后呼气末峰流速(PEF)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2,P =0.039);治疗后试验组R35(Resistance 35)下降(F=4.125,P =0.048)。治疗前后两组SGRQ症状部分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1,P =0.009),试验组明显下降。两组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7,P =0.766)。随访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该深呼吸训练器能减少痰量、增加呼气末峰值流速、降低R35,提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不能说明该装置能改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在安全方面,该装置在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深呼吸训练器 有效性,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深呼吸训练器——振动正压呼气排痰装置(专利号201320672057.6)的有效及安全。方法筛选2019年5月1日至7月31日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深呼吸训练器,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不加其他干预。入组时采集基线资料,后每4周于医院面对面随访1次,第16周完成随访并收集结局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Leicester咳嗽问卷(LCQ)、咳痰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肺功能、呼吸肌肌力、血氧饱和度、呼出气一氧化氮、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急性加重次数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MRC评分下降者比例(36.0%,9/25)高于对照组(23.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4,P=0.301);试验组无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8.0%(7/25)比7.7%(2/26),Z=2.050,P =0.041];试验组有56.0%(14/25)患者痰量较前减少,对照组19.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4,P=0.010);两组治疗前后LCQ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8,P=0.418)。肺功能指标中,两组治疗前后呼气末峰流速(PEF)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2,P =0.039);治疗后试验组R35(Resistance 35)下降(F=4.125,P =0.048)。治疗前后两组SGRQ症状部分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1,P =0.009),试验组明显下降。两组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7,P =0.766)。随访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该深呼吸训练器能减少痰量、增加呼气末峰值流速、降低R35,提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不能说明该装置能改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在安全方面,该装置在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深呼吸训练器 有效性,安全性
  • 作者: 邵翔 司超增 甄凯元 张竹 王静 王丁一 雷洁萍 万钧 谢万木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0期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临床研究数据与项目管理平台,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确诊为急性VTE的患者。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前90 d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内科患者住院超过2 d或外科患者在麻醉下进行手术)分为医院相关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之间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7例急性VTE患者,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均显著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患者中,有92.8%的患者VTE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 d。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高于出院后90 d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结论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与CA-VTE相比,HA-VTE的常见危险因素不同、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全因死亡率更高。应增加对于住院患者VTE的关注,减少HA-VTE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住院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采用 RevMan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通过Meta分析得出,采用护理干预管理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优于常规护理组[OR=8.71,95%CI(3.80,19.99)] 。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病 服药依从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建筑钢结构占有很多的优势,其具有较强的性能,重量相对较轻,强度较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是同时它也有不利的一面,像是钢结构失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阻碍工程进展。

  • 标签:   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 重要性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科医生对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的认知情况与诊治现状。方法根据CTEPH诊治中的相关问题设计问卷,针对774家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的负责医生和联络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038份(1 038/1 211,85.7%),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多数(769/1 038,74.1%)参与调查医生就职于三级及以上医院,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8.5%(919/1 038)。绝大多数医院常规开展超声心动图(99.3%)和CTPA检查(94%),部分医院可进行肺通气灌注(V/Q)扫描(31.3%)和右心导管检查(38.5%),仅少数医院开展CTEPH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8.0%)与球囊肺动脉成形术(10.4%),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6%的医生自我评价熟悉CTPA的影像学阅读方法,19.9%医生熟悉V/Q扫描的阅读。88.5%的医生赞同CTPA是CTEPH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指南符合率仅3.9%。53.9%医生的观点符合指南,认为CTPA阴性可以除外CTEPH。79%的医生支持CTEPH患者终生抗凝治疗,70.8%的医生认为CTEPH应首先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治疗。结论目前在CTEPH诊治中存在以下问题:V/Q及右心导管开展不足,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及球囊肺动脉成形治疗尚不普及,呼吸科医生不熟悉CTEPH相关影像学解读方法与治疗指征等,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进一步推广CTEPH的规范化诊治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肺栓塞 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大气污染不仅是COPD的潜在危险因素,还是导致其急性发作、住院率及病死率增加的主要非感染因素,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现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就大气污染对COPD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甲基化 组蛋白 大气污染 表观遗传学 非编码RNA
  • 作者: 王雨清 黄可 潘君 贾存波 徐凯峰 胡丹婧 杨汀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22期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日友好医院院办公室,北京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730,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经济负担沉重,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提出以“群医学”理念为指导,推动完善慢阻肺国家卫生政策为前提,夯实践行呼吸学科“三驾马车”既定方略为基础,高质量实施国家级“三大项目”为举措,动员全行业全社会参与的慢阻肺“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建设及路径策略,助力健康中国,促进实现慢阻肺“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照护为中心”转变。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群医学 体系建设 六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