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时间留置导管功能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于我院长时间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按照功能正常和功能各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30例,导管功能正常)和观察组(30例,导管功能),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FIB(3.82±0.74)g/L,置管时间(8.49±1.40)月,导管感染22例(73.33%),发生血栓21例(70.00%),使用单腔导管19例(63.33%),均较对照组高。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影响留置导管功能的因素包括FIB、置管时间、导管感染、发生血栓、使用单腔导管。结论:对长时间静脉置管患者要密切监控FIB,注意预防血栓和感染的发生,积极使用双腔导管取代单腔导管,严格控制置管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功能不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大小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母亲有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直径将纳入患儿分为巨大血管瘤组(直径≥4 cm)和普通血管瘤组(直径<4 cm),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结局。结果共纳入35例,男13例(37.1%),剖宫产出生12例(34.3%),早产11例(31.4%),低出生体重、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各12例(34.3%),宫内窘迫、心脏扩大、血液学指标异常各7例(20.0%),需呼吸支持6例(17.1%),羊水增多、胎儿水肿各5例(14.3%),输血4例(11.4%),生后窒息3例(8.5%),颅脑损伤2例(5.7%),先天畸形2例(5.7%)。巨大血管瘤组15例,普通血管瘤组20例,巨大血管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羊水增多、宫内窘迫、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儿水肿、心脏扩大、呼吸支持、血液指标异常、输血、死亡比例高于普通血管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合并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会增加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需加强围产期监测。

  • 标签: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婴儿,新生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与饮食保健的意义。方法:选取84例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管理的营养不良儿童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分别施以常规治疗与护理及对症治疗与饮食保健,通过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健康行为得分及营养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健康行为得分及营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营养不良儿童实施对症治疗与饮食保健,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快速缓解营养不良症状,有效促进儿童体力与智力发育。

  • 标签: 儿童 营养不良 治疗方法 饮食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生后2周营养摄入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纳入符合标准的154例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BPD组和非BPD 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生后2周的营养摄入对BPD发生的影响。结果154例患儿中非BPD组68例,BPD组86例,BPD发生率为55.8%,其中轻、中、重度构成比分别为39.5%、58.1%、2.4%。BPD组患儿与非BPD组相比,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均低[(28.35±1.55)周比(30.12±1.23)周;(1050.91±190.6)g比(1205.88±195.83)g,P均=0.000];BPD组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高于非BPD组[(2.65±1.08)d比(0.47±0.12)d,P<0.05];BPD组中窒息、败血症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P<0.05);BPD组生后第7天和第14天的肠内液体量、肠内热卡、液体量、热卡和碳水化合物及第14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均低于非BP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创机械通气时间(OR=2.257,95% CI:1.143~4.456,P=0.019)和胎龄(OR=0.325,95% CI:0.215~0.49,P=0.000)是早产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第14天肠内热卡(OR=0.96,95% CI:0.94~0.98,P=0.000)、第7天液体量(OR=0.927,95% CI:0.876~0.981,P=0.009)和第14天蛋白质(OR=0.044,95% CI:0.011~0.177,P=0.000)的摄入增加,可降低BPD风险。结论出生胎龄、机械通气是BPD的独立高危因素。生后2周较高的蛋白质和肠内热卡是BPD的保护因素。生后早期给予积极的肠内营养、充足的蛋白摄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可降低BPD风险。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极低出生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生后2周营养摄入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纳入符合标准的154例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BPD组和非BPD 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生后2周的营养摄入对BPD发生的影响。结果154例患儿中非BPD组68例,BPD组86例,BPD发生率为55.8%,其中轻、中、重度构成比分别为39.5%、58.1%、2.4%。BPD组患儿与非BPD组相比,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均低[(28.35±1.55)周比(30.12±1.23)周;(1050.91±190.6)g比(1205.88±195.83)g,P均=0.000];BPD组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高于非BPD组[(2.65±1.08)d比(0.47±0.12)d,P<0.05];BPD组中窒息、败血症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P<0.05);BPD组生后第7天和第14天的肠内液体量、肠内热卡、液体量、热卡和碳水化合物及第14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均低于非BP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创机械通气时间(OR=2.257,95% CI:1.143~4.456,P=0.019)和胎龄(OR=0.325,95% CI:0.215~0.49,P=0.000)是早产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第14天肠内热卡(OR=0.96,95% CI:0.94~0.98,P=0.000)、第7天液体量(OR=0.927,95% CI:0.876~0.981,P=0.009)和第14天蛋白质(OR=0.044,95% CI:0.011~0.177,P=0.000)的摄入增加,可降低BPD风险。结论出生胎龄、机械通气是BPD的独立高危因素。生后2周较高的蛋白质和肠内热卡是BPD的保护因素。生后早期给予积极的肠内营养、充足的蛋白摄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可降低BPD风险。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极低出生体重
  • 简介:电视剧作为文艺的一种形式,反映民族精神风貌,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韩国电视剧全面展示朝鲜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观众提供了生动的民族生活场景,成为韩国人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然而目前国内,韩国语教学中只是利用影视进行听、说训练,未能把影视教学同文化教学相结合,未能依据电视剧直观、生动、系统地展现文化内涵的特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跨文化教学。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深入考察韩国电视剧在提高学生对韩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方面的作用,梳理国内韩国语文化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试图通过影视教学手段为文化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推动韩国语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韩国电视剧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影视教学法
  • 简介:目的对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比较发现,奥美拉唑能够引起多个器官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在应用奥美拉唑过程中,应对不良反应以及同其他药物连用进行有效控制,全面分析,增加安全。

  • 标签: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雷尼替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内分泌系统疾病中较为突出且发病率高的疾病,它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合成或是分泌不足导致的疾病,幼儿表现为生长发育的迟缓,且易患呆小症,而成人则是全身粘液性水肿。我们首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高血脂病症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左旋甲状腺激素对该病的质量,并对其临床实践进行介绍,并通过实证分析展现这一治疗方法的功效,最后对该类疾病治疗工作进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按照病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护理两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结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观察固冲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予固冲汤加减(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山芋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味子)治疗。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96.6%。结论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采用补气健脾,固冲摄血之固冲汤加减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药疗法 固冲汤加减/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伴支持联合治疗性沟通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接受慢阻肺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4例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同伴支持+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应对方式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分数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指标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MC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支持联合治疗性沟通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应对方式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同伴支持 治疗性沟通 老年慢阻肺 肺功能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将30例接受常规护理纳入参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术中保温护理纳入干预组。对比两组凝血功能与低体温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凝血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较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胃癌 低体温 凝血功能 术中保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控尿功能及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以前列腺癌根治术者为进行研究,共计60例,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前列腺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控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在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干预后对患者癌因性疲乏、肺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化疗的肺癌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干预;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化疗的肺癌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管理干预。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和肺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PFS)中情感、感知、认知及行为严重程度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量(P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干预医能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肺癌 化疗 医护一体化管理 癌因性疲乏 睡眠质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瓣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方法:从我院近三年接治的重症瓣膜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再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即常规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实验组39例,实施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估与实验组相比较低,差异较大P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 瓣膜病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