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经典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T1D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记录患者的血清C肽、锌转运体8抗体(ZnT8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IL2RA基因rs3118470和rs2104286位点的基因分型等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T1DM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以及各基因型T1DM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T1DM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并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如年龄和性别)。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模型(显性、隐性、超显性和加模型)下各位点多态与T1DM易感性的关联。结果IL2RA rs3118470位点次要等位基因C为T1DM的风险等位基因(P=0.026),在显性遗传和加遗传模型下,IL2RA rs3118470位点多态与T1DM易感性相关[OR(95%CI)分别为0.807(0.666~0.978)和0.880(0.783~0.989),均P<0.05],但其不同基因型组间T1DM患者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2RA rs2104286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T1DM患者ZnT8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IL2RA rs3118470位点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T1DM易感性相关,其次要等位基因C是T1DM的风险等位基因,IL2RA rs2104286位点多态与患者ZnT8A阳性率有关。

  • 标签: 糖尿病,1型 IL2RA基因 多态性,单核苷酸
  • 作者: 贾伟平 包玉倩 缪珩 涂萍 刘煜 杨涛 王闻博 施秉银 刘铭 华文进 侯宁宁 章秋 胡玲 逄曙光 刘精东 王桂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0023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10011,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330009,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长春130041,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南京 210029,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 100144,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71006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 300020,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1404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6103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合肥230022,南昌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330008,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250013,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南昌33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锐舒霖与诺和锐治疗糖尿病的有效与安全。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为期26周、随机、开放、平行分组、阳性对照药物与非劣效临床试验,共纳入563例使用胰岛素至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受试者根据分层区组随机方法以3∶1的比例随机接受锐舒霖或诺和锐治疗,均联合应用基础胰岛素(来得时)。主要终点指标为治疗24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对基线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全分析集(FAS),锐舒霖组的HbA1c从基线(8.66±1.28)%下降到(7.77±1.09)%(P<0.001),诺和锐组(8.47±1.28)%下降到(7.65±0.97)%(P<0.001),两组差异(诺和锐组-锐舒霖组)为-0.061%(95%CI-0.320~0.199)。锐舒霖组和诺和锐组 HbA1c<7.0%达标率为24.26%和21.21%(P=0.456),HbA1c<6.5%达标率为9.65%和6.82%(P=0.310);锐舒霖组标准餐后2h血糖(2hPG)从(16.23±5.22)mmol/L下降到(12.65±4.57)mmol/L(P<0.001),诺和锐组从(16.13±5.37)mmol/L下降到(11.91±4.21)mmol/L(P<0.001);两组7点指尖血糖均较基线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特异性抗体的阳性比例为31.68%和36.36%(P=0.320),阴性转阳性比例为7.43%和10.61%(P=0.360),阳性转阴性比例为10.40%和7.58%(P=0.360)。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60.05%比55.40%(P=0.37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60%比77.70%(P=0.818)。结论锐舒霖非劣效于诺和锐,具有良好的有效与安全,可作为临床医师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理想选择。

  • 标签: 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和灸联合如意金黄膏治疗屈指肌腱狭窄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42指)指屈肌腱狭窄腱鞘炎病患并随机分为两组,各治疗2周,治疗组(n=21)采用“温和灸联合如意金黄膏”治疗,对照组(n=21)则采用“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每组患者局部疼痛与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治疗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的局部疼痛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且功能受限症状也得到改善,同时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统计学分析得出P

  • 标签: 温和灸联合如意金黄膏 氟比洛芬巴布膏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疼痛 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对2例中国汉族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者进行突变检测,对其候选剪接变异进行致病鉴定。方法采用常规酚-氯仿法从2例中国汉族OI先证者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进行致病突变筛查;针对检出的可能引起RNA剪接异常的疑似致病变异,构建Minigene分析变异对于剪接的影响,进而确定其致病。结果在先证者1中发现可能影响剪接的杂合变异:COL1A1:c.858+1_858+5delGTAAG;先证者2同时存在COL1A2的两个变异,一个为可能引起异常剪接的杂合变异c.1405-7C>T,另一个为杂合错义变异c.2972G>T(p.G991V)。Minigene实验分析证实家系1的变异导致COL1A1基因第12外显子发生跳跃,家系2变异位点c.1405-7C>T对COL1A2的转录后剪接没有影响。先证者2的COL1A2基因的G991为一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分析c.2972G>T(p.G991V)可能为真正的OI致病变异。结论先证者1的COL1A1剪接位点变异c.858+1_858+5delGTAAG是导致OI的致病变异;排除先证者2中COL1A2变异c.1405-7C>T的致病,确定COL1A2基因变异c.2972G>T(p.G991V)为先证者2的致病原因。针对WES提示的剪接变异进行Minigene分析,不仅实现了突变致病鉴定,丰富了OI的突变谱,而且为患者产前诊断和后续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骨发育不全 遗传学研究 剪接体 遗传变异 遗传关联研究
  • 简介:摘要: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发挥着积极作用,其能够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引发一定的问题。科学掌握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回路的运行状态,将能够确保整个智能变电站的健康运行。本文主要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优势和继电保护模式,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GOOSE回路安全措施,为全面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水平提供良好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GOOSE回路 安全性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MV X线调强放疗(IM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在经束流匹配后,在两台医科达公司直线加速器(Versa HD和Synergy)上互换执行的可行。方法随机选取鼻咽癌、中心型肺癌、前列腺癌各12例患者影像,分别设计IMRT与VMAT计划,并采用电离室与ArcCheck对两台加速器6MV光子束实施患者个体化放疗验证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利用电离室实测Versa HD和Synergy加速器点剂量与计划系统相比偏差分别为(0.32±1.32)%与(0.54±1.29)%。所有计划差异均在±3%范围内,两加速器点剂量相比偏差均在±2%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ArcCheck验证结果进行绝对γ分析,显示所有计划在2mm/3%与3mm/3%标准及10%阈值条件下通过率均超过95%且其两加速器平均通过率差异仅为0.19%(2mm/3%)与0.09%(3mm/3%)。结论IMRT/VMAT计划在两加速器上执行结果均满足临床要求且双方差异微小,可实现相同计划在不同加速器上互换执行。

  • 标签: 加速器束流匹配 调强放疗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 电离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在外伤性急性弥漫脑肿胀(PADBS)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7例PADB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2017年6月前收治的采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7年6月后收治的采用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回顾对比分析2组患者间术中开颅时间、脑组织暴露时间、关颅时间、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开颅时间[(19.2±1.6)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5.4±1.4) min],脑组织暴露时间[(18.5±2.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6.3±2.2) min],关颅时间[(11.2±1.5)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8.3±2.1) min],急性脑膨出发生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38.2%),预后良好率(70.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死亡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能够缩短关颅时间及脑组织暴露时间,降低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更有效地改善PADBS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预缝式关颅 控制性减压 急性脑膨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康复干预联合共情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50例,并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均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行管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强化康复干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共情护理,并分别于入院后和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通过SF-36评分比较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出院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为28.00%,对照组为14.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与入院时相比,出院前两组的SF-36评分在各个维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强化康复联合共情护理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并提高治疗的依从,并进一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康复干预 共情护理 脑梗死 心理状态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我院风湿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甲氨蝶呤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治疗)与实验组(30例:甲氨蝶呤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β、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氨蝶呤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甲氨蝶呤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片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