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方法对其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中医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4例患者分为A组(生物碱类组,38例)、B组(苷类组,42例)、C组(挥发油类组,33例)、D组(鞣质类组,31例)。回顾性分析四组患者临床资料,由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过硬的中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方剂治疗方案。结果A、B、C、D四组所用药物均实施中药炮制技术处理后再行给药,其中治疗总有效率最高为苷类B组,为95.24%,治疗总有效率最低组为挥发油类C组,为87.88%。A组与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93.55%,四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四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中A、C组各1例皮疹,用药结束后自行恢复。B组1例恶心呕吐,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恢复。结论中药炮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药药方和药物临床疗效果,炮制后的药材毒性被祛除或减弱,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利于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疗效 炮制方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FL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晚期胃癌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39岁~79岁,平均年龄52.34±19.23岁,给予TFL方案治疗。分析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治疗疗效;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影响化疗方案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完全缓解1例(2%)、部分缓解21例(42%)疾病稳定24例(48%),疾病进展4例(8%),治疗有效率为22例(44%);有3例患者出现Ⅳ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例Ⅲ级及以上的神经毒性,通过调整药物剂量,上述患者不良反应逐步消失,无1例患者终止治疗;化疗有效者共有22例,化疗无效者28例,通过分析,发现组织分化、转移器官个数、腹膜转移为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P<0.05)。结论TFL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疗效,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可能与织分化、转移器官个数、腹膜转移有关。

  • 标签: TFL 晚期胃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依据随机的原则、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采取莫西沙星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每组6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01%、致病菌清除率为93.62%,远远高于对照组(80.60%、68.29%),两组结果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左氧氟沙星相比,莫西沙星能够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提高细菌清除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塞联合奈达铂对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临床治疗疗效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化疗方案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和对照组(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对比两组晚期食管癌化疗疗程结束治疗疗效;两组化疗疗程期间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化疗后SF-36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化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化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58±16.94分、51.47±12.95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食管癌疗效更为肯定,更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奈达铂 多西他赛 食管癌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模拟人类思维和学习过程,近年来其在医疗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医疗大数据、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协助制订临床决策等。其在心脏电生理学领域的应用已涉及疾病的早期筛查、危险分层、预测疗效等多个方面。本文综述了AI,特别是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局限与展望,以期帮助读者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并开拓相关研究的思路。

  • 标签: 心脏电生理学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左心室心肌病(ALVC)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行射频消融的即刻结果与长期预后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射频消融术的ALVC室速患者,收集其年龄、性别、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等基本临床信息,记录术中电生理检查和三维标测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每6个月至门诊随访,随访截至2021年8月,记录患者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以及室速的复发情况。结果共纳入12例ALVC室速患者,年龄(42±15)岁,男性11例(11/12)。心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5)mm,左心室射血分数(61±5)%。电生理检查共在10例患者中诱发出12种室速,周期(298±67)ms。三维标测提示12例患者中有1例基质位于内膜,其余11例均在外膜(其中2例也累及内膜),心脏基底部近瓣环处是基质好发部位(10/11)。分别于内膜及外膜行射频消融后,所有患者达到完全手术终点(所有室速不再诱发)。中位随访时间65(25,123)个月,1例失访,其余11例患者均存活,且无室速复发。随访截止时的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2±5)mm比(51±5)mm,P>0.0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60±6)%比(65±5)%,P>0.05]无明显变化。结论射频消融术后即刻,ALVC室速患者均达到完全手术终点。长期随访结果表明这些患者室速均未复发,且心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

  • 标签: 心肌疾病 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随访 起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69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5.27±3.9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5.18±3.88)岁。对照组采用单纯颌间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BREF)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部分愈合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0.81±6.64)分、(71.96±6.75)分、(75.84±6.52)分、(70.61±6.49)分,均高于对照组(62.53±5.77)分、(65.23±5.19)分、(60.89±5.10)分、(58.33±5.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5/35),低于对照组38.23%(1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P<0.05)。观察组骨折部位总愈合率为88.57%(31/35),高于对照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5)。结论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其疗效显著。

  • 标签: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 单纯颌间牵引 口腔颌面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冠心病是其中最常见且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总结前人经验,发现脾胃功能失常是冠心病发病的根本,故而总结临床常用的调理脾胃方法,全面认识从脾胃论治冠心病。

  • 标签: 调脾法 冠心病 胸痹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分析药物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2022年7月-2023年8月,对80例中重度高血压实施研究,经信封法分组,对照组40例单用硝苯地平,观察组40例联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比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中重度高血压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血压水平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内翻位石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伴距骨脱位治疗的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三踝骨折伴距骨脱位经保守治疗36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结果 对36例病人随访,24例治愈,8例好转,评定效果优良。讨论 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伴脱位治疗效果优良,对促进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三踝骨折 手法复位 外固定 石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粘膜下止血预防胃切除手术吻合口早期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间57例进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有25例患者进行了粘膜下止血处理,有32例患者未进行粘膜下止血治疗,对两组患者早期出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有3例患者吻合口早期出血,占比例的12%,对照组有11例,占比例的34.4%,两组比较P<0.05。结论粘膜下止血能够降低胃切除手术患者吻合口早期出血率。

  • 标签: 粘膜下出血 胃切除手术 吻合口早期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在不同孕期妊娠妇女检测中所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孕期妊娠妇女96例为观察组,根据患者处于的孕期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为早孕组(32例)、中孕组(32例)、晚孕组(32例),同时选择32例非妊娠期妇女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指标的含量水平。结果:通过对患者的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早孕组、中孕组以及晚孕组患者的各项含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清铁蛋白对处于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进行身体检测,能够了解患者妊娠期出现贫血症状的原因,对该症状加以预防,应该投入到实际临床使用中。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妊娠期妇女 不同孕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63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轮状病毒、腺病毒检测试剂(乳胶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二合一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R区的轮状病毒抗体和A区的腺病毒抗体和包被在聚酯膜上的轮状病毒抗体乳胶和腺病毒抗体乳胶混合物。结果粪便中轮腺病毒抗原二合一检测是诊断患儿腹泻肠炎敏感的方法,双重检测以确定病原菌和选用药物,快速的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结论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泻时除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还需检测轮腺病毒,以确定病原,进行对症治疗,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急性水样泻的主要致病原,双重病毒感染是最多见的感染形式,轮状病毒是6个月~1岁患儿水泻的主要致病原。

  • 标签: 轮状病毒 腺病毒 腹泻患儿 粪便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胶质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可溶性GPR56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检测41例胶质瘤患者与31例脑外伤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GPR56水平,分析各组间GPR56表达差异。结果胶质瘤患者脑脊液GPR56水平(11.73±5.64)μgPL明显高于脑外伤患者(4.81±2.19)μgPL,P<0.01。垂体瘤患者GPR56水平(10.45±3.67)μgPL高于脑膜瘤(9.78±3.39)μgPL、神经鞘瘤(8.89±2.31)μgPL和听神经瘤(9.62±2.27)μgPL,P<0.05。胶质瘤患者血清GPR56水平(49.14±16.16)μgPL明显高于脑外伤患者(32.67±12.28)μgPL,P<0.01。垂体瘤患者GPR56水平(54.51±20.67)μgPL高于脑膜瘤(36.78±13.39)μgPL、神经鞘瘤(42.79±12.31)μgPL和听神经瘤(44.62±12.27)μgPL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高水平的GPR56提示GPR56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靶位点。

  • 标签: 胶质瘤 GPR56 E LISA 夹心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护理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研究组经护理后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VAS评分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激素结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体会。方法抽取48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抽取时间范围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给予吸入激素结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给予吸入激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慢阻肺评估量表(CAT)较低,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较高(P<0.05)。结论吸入激素结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改善肺功能,缓解症状,强化病情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吸入激素 噻托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酷的考验。可能会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失效或者出现缺陷,财务风险的把控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我国的中小企业得益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信息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激烈社会竞争的市场环境,核心竞争力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法宝”,企业只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需要得到资金资源的强有力支撑,财务管理就成为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财务管理本身是一个风险极高的领域,极易造成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是降低财务风险可行之道。

  • 标签: 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对临床淋巴结阴性的肝内胆管癌(I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42例临床淋巴结阴性I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7例,女65例;年龄23~78岁,中位年龄57岁。根据术中是否行淋巴结清扫分为淋巴结清扫组(LND组,86例)和非淋巴结清扫组(NLND组,56例),LND组根据术后病理提示进一步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N1组,38例)和无淋巴结转移(N0组,48例),分析淋巴结清扫对ICC患者预后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NLND、LND组行半肝切除和(或)尾状叶及肝外胆管切除分别为20、71例,LND组切除范围更大(χ2=29.233,P<0.05)。LND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10)d,明显长于NLND组的(16±5)d(t=3.961,P<0.05)。LND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42%、20%,NLND组相应为89%、47%、34%,两组总体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6,P>0.05)。N1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63%、14%、0,N0组相应为93%、57%、28%。NLND组与N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5,P<0.05),而NLND组与N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P>0.05)。结论淋巴结清扫对临床淋巴结阴性ICC患者预后无明显改善,且增加了住院时间,应慎重考虑常规施行淋巴结清扫。

  • 标签: 胆管肿瘤 肝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年社会,养老产品成为一个突出的市场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提供什么样的养老产品,特别是提供什么样的养老地产产品,成为我们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越秀地产集团公司在其持有的土地资源中,商业所占的比重较大,根据统计集团现有商业资源中,公寓(酒店、办公)类存量达145.6万平米,如何结合具体的市场需求,有效地发挥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的效应,高效率满足广大老年朋友的养老需求,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 标签: 养老地产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从凹陷产生过程入手,通过机罩受力、实车数据以及设计状态验证,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给出具有高性价比的提升容差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凹陷风险,提升机罩的外观品质。

  • 标签: 机罩 机罩锁 大灯密封条 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