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SLN)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合理预测NSLN转移。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前哨淋巴阳性进一步行腋窝清扫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 检验 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SLN 阳性病人发生 NSLN 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2例患者中,非前哨淋巴者25例(30.5%),仅前哨淋巴者57例(69.5%)。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与NSLN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前哨淋巴阳性数目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2枚前哨淋巴(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合理预测NSLN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1-2枚前哨淋巴阳性并行腋窝淋巴清扫且排除前哨淋巴活检(SLNB)后新辅助化疗小于4周期的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其 NSLN 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3例患者中,非前哨淋巴者19例(26.0%),仅前哨淋巴者54例(74.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两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SLN阳性数目与NSLN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新辅助化疗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1-2枚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2枚前哨淋巴(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合理预测NSLN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1-2枚前哨淋巴阳性并行腋窝淋巴清扫且排除前哨淋巴活检(SLNB)后新辅助化疗小于4周期的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其 NSLN 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3例患者中,非前哨淋巴者19例(26.0%),仅前哨淋巴者54例(74.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两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SLN阳性数目与NSLN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新辅助化疗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1-2枚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容易继发腹腔感染及营养不良,严重者临床处理非常棘手。该患者以肠穿孔起病,术后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并继发重度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给予营养支持、腹腔引流、止血等术前优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伴休克、肺水肿及腹腔脓肿,经积极治疗创造了手术条件后,紧急行小肠吻合口切除及小肠双腔造口术,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最终顺利还纳小肠双腔造口,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 标签: 克罗恩病 腹腔感染 营养不良 胃肠出血 骨质疏松症 营养支持 多学科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与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临床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管囊肿患者48例均分为A(n=24,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B(n=24,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两组,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较A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更少,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囊肿较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的安全性更高,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

  • 标签: 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 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 胆总管囊肿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及远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n=57)或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n=231)的2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61例,女性127例,年龄(60.3±12.8)岁(范围:17~86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4匹配,匹配后机器人组56例,腹腔镜组176例。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近期结局,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相比,总手术时间相近[(206.9±60.7)min比(219.9±56.3)min,t=-1.477,P=0.141],术中出血量更少[50(20)ml比50(50)ml,Z=-4.591,P<0.01],清扫淋巴数目更多[(36.0±10.0)枚比(29.0±10.1)枚,t=4.491,P<0.01],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缩短(t:-2.888、-2.946、-2.328,P值均<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9%和87.9%,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1%和82.6%(P值均>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能够改善患者部分近期临床结局指标。两种术式患者远期预后相似。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机器人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