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的剖析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中,治疗的用药特点及配伍使用规律,为临床医治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温病条辨》一书中,医治的方剂,借用SPSS25.0软件对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药味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剖析。结果:收集方剂25首,药物85味,寒性药物占39.2%,五味以苦味和甘味为主占32.6%与23.9%。结论:吴氏医治,多以清热为主,滋阴为辅,善将苦寒与甘寒药物运用到不同治法中。

  • 标签:  《温病条辩》 暑温 用药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及糖尿肾病关系研究。方法选择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中水平均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P<0.001),临床蛋白尿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呈明显正相关。这样,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将可能成为预防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清尿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温病条辨》治疗秋燥证的用药规律分析。方法 通过整理《温病条辨》中关于秋燥的条文,收集出《温病条辨》中三焦篇关于“秋燥”的方剂,归纳出“秋燥”的主要治法及药物的使用频数,以及对所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温病条辨》中与“秋燥”相关条文共17条,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温病条辨》治疗秋燥证的方法以“苦温甘辛法”为主,归纳出方剂共18首,共涉及189味药物,其中共有39味中药的频数≥2。这39味药四气五味主要为苦温甘辛。结论 《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证,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治法是以苦温甘辛为法,其理法方药值得后世医家学习及借鉴。

  • 标签: 《温病条辨》 秋燥 用药规律
  • 作者: 李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成都市青羊区府南金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47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8-01王阿姨最近早上起来感觉嗓子不舒服,不久之后出现了流鼻涕、打喷嚏、发热等症状,为了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就想到了进行输液治疗。在家附近门诊进行初步诊治之后,医生给开了感冒药、退烧药和抗生素口服治疗,王阿姨主动表示想要进行输液治疗,但是被医生拒绝了。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门诊输液被叫停原因在众多治疗方式中,输液治疗被认为是效果最快的治疗方式,并且在以往医院门诊中,几乎每一个休息坐位上都吊着几瓶输液瓶,被网友戏称“吊瓶森林”。这样说并不夸张。我国每年门诊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每人每年都需要进行8瓶输液治疗,而国际标准为每人每年2.5~3.5瓶,可证实我国门诊输液量远超于国际标准。过度输液引起的不良后果非常严重。过度输液可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对于人体正常防御功能起到负面影响;因输液为血液循环给药,一般需要经肾脏代谢,并且严重影响肝脏功能,因此过度输液会造成人体肝脏、肾脏器官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输液可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红疹等过敏反应,甚至会因此引起休克或死亡;过度输液可能会引起人体菌群失调,并且增加机体内细菌耐药性,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并且一些医院将输液当成了创收的手段,将一些不需要输液治疗、不需要大疗程治疗、不需要用药过猛的疾病均开展长时间输液治疗,在只顾眼前利益的同时,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医院门诊对常见病的收治及输液治疗,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公共卫生资源,影响真正需要治疗患者的救治机会;并且门诊输液被禁止后,可以将一些常见的、多发的疾病患者引流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就诊压力。关于输液有哪些错误的认识?以往门诊输液中,常见的输液药物主要为抗生素。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抗生素的危害。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度输液会增加体内细菌的耐药性,而影响细菌耐药性的罪魁祸首就是抗生素。现代治疗中,提倡通过自身免疫能力达到降低患病频率的效果,有时会采用中药进行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如果持续使用抗生素治疗,则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有限,有的患者发现某一种抗生素对自己完全起不到治疗作用,就是因为自身细菌耐药性增强了;经常进行输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 9 年 3 月至 20 20 年 3 月从我院选取 100 例 糖尿病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50 ,行西医治疗)和观察组( n=50 ,行 中医辨证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措施治疗后,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0.00% 、 96.00% ,差异显著 ( P<0.05 ) 。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 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 ( P > 0.05 ) , 治疗后 两 组 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 血糖水平均降低 , 组间比较观察组 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 结论:糖尿病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使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 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诊治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皮肤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临床诊治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的运用,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信任度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和性病诊治中应用人文关怀,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及护理信任度,降低不良事件

  • 标签: 皮肤病 性病 诊断 治疗 人文关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的临床应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象: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02例,予以患者常规血脂检验,明确不同类型患者在血脂检验结果方面的差异,分析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的诊断效能。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在血脂检验结果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常规血脂检验诊断的准确度为:83.33%,特异度为:82.35%,敏感度为:84.31%。结论 常规血脂检验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能够获得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脂检验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简称布)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治布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0年,在青海省的国家级和省级布监测点,共18个县(市、区,简称县),每年每个县抽检常住职业人群血清样本不少于400份,进行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按《布鲁氏菌诊断》(WS 269-2019)标准进行检测和判定。结果2019年国家级布监测点共监测1 612人,检出RBPT阳性93人、SAT阳性54人,确诊患病人数54人,患病率为3.35%(54/1 612);2020年国家级布监测点共监测1 677人,检出RBPT阳性151人、SAT阳性80人,确诊患病人数80人,患病率为4.77%(80/1 677)。不同年份间国家级布监测点RBPT阳性率、SAT阳性率及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2、4.24、4.24,P均< 0.05)。2019年省级布监测点共监测6 043人,检出RBPT阳性128人、SAT阳性91人,确诊患病人数87人,患病率为1.44%(87/6 043);2020年省级布监测点共监测5 664人,检出RBPT阳性108人、SAT阳性59人,确诊患病人数52人,患病率为0.92%(52/5 664)。不同年份间省级布监测点R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6,P = 0.416),而SAT阳性率及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8、14.57,P均< 0.05)。结论2019和2020年青海省国家级与省级布监测点均有人间布病情。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监测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足溃疡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期间我院的50例糖尿足溃疡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感染组(20例)和中度感染组(20例)和重度感染组(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糖尿足溃疡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愈后影响因素。结果随着糖尿足溃疡感染程度的增加,患者预后结果变差,包括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的增加、愈合率的减低、死亡率和截肢率的增加,P<0.05,三组间的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足溃疡感染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结果,需要提高临床重视度。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 临床特点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仑磷酸钠对糖尿骨质疏松症(DO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108例D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阿仑磷酸钠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及降糖治疗,阿仑磷酸钠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2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血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特异型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分别为(7.52±3.20)μg/L、(6.24±2.22)U/L、(3.30±1.13)ng/ml,阿仑磷酸钠组分别为(9.41±3.32)μg/L、(7.73±2.34)U/L、(2.45±1.18)ng/ml;治疗后,两组BAP和BG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4.670,t=6.120,P<0.05),组间比较,阿仑磷酸钠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t=3.390,P<0.01);两组TRAP-5b(t=4.780,t=5.620,P<0.0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阿仑磷酸钠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0,P<0.01)。治疗后,对照组的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分别为(0.82±0.06)g/cm2、(0.74±0.05)g/cm2,阿仑磷酸钠组分别为(0.91±0.04)g/cm2、(0.83±0.08)g/cm2,两组腰椎和股骨颈BMD(t=3.840,t=3.760,P<0.05)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组间比较,阿仑磷酸钠组高于对照组(t分别=9.170和7.010,P<0.05)。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为(7.06±0.29)mmol/L、(8.02±3.17)mmol/L、(6.21±0.46)%,对照组FBG、2 hBG、HbA1c水平分别为(8.12±0.33)mmol/L、(9.98±0.54)mmol/L、(7.56±0.67)%,两组比较,阿仑磷酸钠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0,4.480,12.210,P<0.01)。阿仑磷酸钠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79.63%,P<0.05)。结论阿仑磷酸钠治疗DO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骨代谢,促进BMD水平增加,值得临床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阿仑磷酸钠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h血糖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恢复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PH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急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拟诊为X-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 hyper-IgM syndrome, XHIM)并发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PML)的患儿CD40L基因及人类嗜神经多瘤病毒(Jamestown Canyon virus, JCV)进行检测,明确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NDA,设计扩增CD40L基因5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的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CD40L基因序列分析对比确定有无变异。用两对JCV特异性引物对患儿外周血DNA行巢式PCR扩增,目的条带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JCV序列对比确定患儿是否存在JCV感染。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为CD40L c.506 A>C(p.Tyr169Ser)错义变异半合子,该变异位于CD40L肿瘤坏死因子同源区结构域,引起CD40L蛋白疏水作用及结构稳定性丧失,经PolyPhen2及SIFT蛋白功能预测软件预测分别为很可能有害变异(probably damaging, score=1.00)及有害变异(deleterious, score=-8.868),该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患儿母亲携带CD40L c.506 A>C(p.Tyr169Ser)半合子变异,父亲未检测到该变异。患儿外周血DNA巢式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发现JCV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JCV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达到99%,表明患儿外周血DNA中含有JCV,有JCV感染。结论CD40L基因分析及JCV检测结果确诊患儿为XHIGM,其并发的PML与JCV感染有关。

  • 标签: X-连锁高IgM综合征 CD40L基因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人类嗜神经多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血清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DEACMP)的关系,探讨其在DEACMP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将患者分为DEACMP组和非DEACMP组。通过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当天、第7天、第14天血清一氧化氮(NO)、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NO、nNOS、iNOS及eNOS在DEACMP及非DEACMP患者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7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男性49(62.82%)例,女性29(37.18%)例,年龄(53.96±14.95)岁,DEACMP患者20例(25.64%),死亡1例(1.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EACMP患者一氧化碳暴露时间平均增加3h(95%CI: 1.00, 5.00),GCS评分低5分(95%CI: 1.00, 6.00),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比例高于非DEACMP的患者(90.00% vs. 32.76%)。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在入院后第7天及第14天,无论是否调整一氧化碳暴露时间、GCS评分、昏迷时间或一氧化碳中毒严重程度,DEACMP患者血清iNOS均高于非DEACMP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清nNOS水平除在调整一氧化碳暴露时间的广义估计方程中DEACMP组患者低于非DEACMP组患者(P<0.05),NO、nNOS及eNOS水平在DEACMP组患者与非DEACMP组患者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OS水平在DEACMP患者中的表达增高,其持续表达可能参与了DEACMP的发病过程。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