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2

《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唐苗苗[1],江柏华,贾晓雨,李强通讯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 研究《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方法通过整理《温病条辨》中关于秋燥的条文,收集出《温病条辨》中三焦篇关于“秋燥”的方剂,归纳出“秋燥”的主要治法及药物的使用频数,以及对所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温病条辨》中与“秋燥”相关条文共17条,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的方法以“苦温甘辛法”为主,归纳出方剂共18首,共涉及189味药物,其中共有39味中药的频数≥2。这39味药四气五味主要为苦温甘辛。结论 《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病证,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治法是以苦温甘辛为法,其理法方药值得后世医家学习及借鉴。

【关键词】《温病条辨》;秋燥;用药规律

秋燥病感受秋季燥热邪气而发的疾病,初起即见发热,咳嗽少痰,咽干鼻燥等津伤气燥的证候是秋燥病的特点[1]。一般来说,秋燥病证多侵犯肺、胃、大肠,较少进入营分、血分,所以相对于其他病症来说,病程较短,容易痊愈。

金元时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诸涩枯竭,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论述了燥的病机。到了明末清初才对燥病的认识逐渐明确[2],对秋燥进行系统地辩证论治及发生发展规律有自己独特见属的医家当属吴鞠通。吴鞠通广采博取《内经》《难经》等医书的精华,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撰成《温病条辨》一书[3]

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以三焦辨证为纲,通过病邪、病性、病位、病势等病机四要素来分析秋燥,对于秋燥病症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本研究采用现代的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病方剂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上诉疾病的中医辨治施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1、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的《温病条辨》[4]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治疗秋燥的方剂。

1.2数据库建立 创建《温病条辩》秋燥病方剂EXCEL字段表对整理后的方剂进行汇总,建立数据库,经标准化处理后整理出《温病条辨》秋燥病的用药规律表。

1.3统计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关于治疗秋燥病方剂的用药规律,运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后对所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整理总结出秋燥病证的用药规律。

2、结果

2.1《温病条辨》中“秋燥”条文统计分析

《温病条辨》一书中共有265条条文及208首方剂,检索“三焦篇”关于“秋燥”的条文共有17条。

2.2《温病条辨》中“秋燥”治法统计分析

《温病条辨》中17条关于“秋燥”的条文中所载治疗秋燥病证相关方法包括辛凉法、甘寒法、辛凉甘润法等,对《温病条辨》秋燥的治法进一步分析,发现主要以苦温甘辛法、甘寒法、辛凉法为主,见表1。

表1 《温病条辨》中秋燥病证温病治法统计分析             次

治法

上焦篇

中焦篇

下焦篇

总计

辛凉法

3

3

甘寒法

1

3

4

辛凉甘润法

1

1

辛凉甘寒

1

1

苦温甘辛

5

5

辛温法

1

1

咸寒甘润法

1

1

酸甘咸法

2

2

2.3 《温病条辨》中“秋燥”方药统计分析

根据对《温病条辨》中“秋燥”条文整理后共找出治疗秋燥病证方剂共18首。

2.3.1 药物频数分析

为了方便数据分析,故对上述18首治秋燥病证方剂的所包含的药物进行名称的规范,如栀皮、黑山栀→栀子,片子姜黄→姜黄,香豉→淡豆豉等,输入EXCEL软件整理为表格,进行分析,删除重复出现的药物后,共余189种药物,其中药物出现频数≥2的共39味,见表2。

表2 《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18首方剂中药物频数≥2统计   次

药物名称

频数

药物名称

频数

药物名称

频数

麦冬

7

牡蛎

3

良姜

2

白芍

6

桔梗

3

苇根

2

甘草

6

川椒

3

玉竹

2

人参

5

胡麻仁

3

木香

2

熟地黄

5

茯苓

3

肉桂

2

杏仁

5

生姜

3

降香

2

鳖甲

4

大枣

3

石膏

2

龟板

4

桂枝

3

半夏

2

炙甘草

4

吴茱萸

3

丁香

2

小茴香

4

牡蛎

3

五灵脂

2

桑叶

4

薄荷

2

当归

2

阿胶

4

连翘

2

枸杞子

2

沙参

3

鸡子黄

2

五味子

2

2.3.2 药物性味分析

参照“十二五”版《中药学》5中对表2中的39味中药的四气五味进行归纳整理,见表3。

表3 《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使用频数前39味药物性味统计结果

四气

频数

五味

频数

13

23

8

15

微寒

6

11

5

3

3

2

微温

2

1

1

大寒

1

由表3可得,对上述39味药物的四气进行频数分析,可发现温性药物的出现频数最高。且对上述药物的五味属性进行分析,可知甘、辛、苦味药出现频次位于前列,这与前面数据中统计分析出来秋燥病证的主要治法为“苦温甘辛法”相符。

3、讨论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秋燥病证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且从运气角度阐释了燥邪的病因[6]。故本文将从论治秋燥病证的条文、秋燥病证的治法及所用药物的四气五味这3方面对《温病条辨》关于秋燥病证的治法及方药进行探讨。

首先,通过对《温病条辨》全书中关于论述秋燥条文的检索发现,《温病条辨》所记载的治疗秋燥的治法,其中以苦温甘辛法为主。最后,通过对《温病条辨》中关于秋燥病证的条文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出治疗秋燥证方共有18首,其中所包含药物的用药频数≥2次的共有39味,其中以性味甘微苦寒的麦冬最多,其次是性味苦酸微寒的白芍,性味甘平的甘草等,药物组合以多以苦温甘辛法为主。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燥易伤肺,且燥邪侵犯人体多从口鼻而入,故初起多为肺卫表证,宜选用辛法;治燥不能与治热和治火一概而论,不能纯用苦寒之药,因为苦寒药属燥性,容易耗伤津液而使燥邪更燥,故即使初起亦须用甘润之品

[7]。又因秋燥病邪的病因有“湿邪”、“寒邪”等,因此宜选用“苦”“温”等药物,故而秋燥的治法选用苦温甘辛法。

综上所述,吴氏在《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的方剂同时体现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温病学两大辨证体系,并列出了桑杏汤、桑菊饮、杏苏散等代表方剂,丰富了临床上对于秋燥病证治疗的理法方药,对于秋燥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现代医家治疗秋燥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参考文献

[1]许大辉.温病专题讲座  第八讲  秋燥[J].新中医,1990(03):41-42.DOI:10.13457/j.cnki.jncm.1990.03.031.

[2]刘景源.刘景源温病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3]禹思宏,呼兴华,王晓琳等.《温病条辨》治疗湿热病证用药规律分析[J].河北中医,2020,42(07):1091-1094+1100.

[4]吴塘.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6]吕保江,吴智兵.基于《温病条辨》探讨吴鞠通论治秋燥思想[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01):6-9.

[7]周丽雅.温病学——秋燥病提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03):23-24.


* 基金项目: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温病条辨》卫分证的诊治规律及用药特点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编号:ZHY2022-089)

[1] 作者简介:唐苗苗(1998—),女,福建省,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21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肺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