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CBL与分层PBL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床生化检验实习生3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人进行传统教学,另外15人进行CBL与分层PBL教学,组成对照组、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比实习生考试成绩,对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组间对比更高的一组是研究组(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采用CBL与分层PBL模式效果显著。

  • 标签: 生化检验 CBL教学模式 分层PBL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强化临床免疫检验带教质量管理应用价值及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影响。方法:研究以检验医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40例,时间点截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按照随机双色球抽取方式划分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免疫检验带教质量管理,观察组开展强化临床免疫检验带教质量管理,观察两组临床带教质量。结果: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成绩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临床免疫检验带教质量管理应用价值显著,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方法,促使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强化临床免疫检验带教质量管理 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免疫检验课程实习带教中进阶培训模式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以我院检验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筛选2020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实习生38例,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将实习生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开展进阶培训模式,观察实习生基础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基础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成绩属于更高一组,相比对照组可见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属于更高一组,可见统计差异(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课程实习带教中进阶培训模式应用价值显著,可以为实习生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注重实习生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合理开展临床实践,提高其专业能力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课程 实习带教 进阶培训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16 203例腹腔镜手术中84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例中转开腹患者选取2例单纯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对照匹配,将患者分为中转开腹组(84例)和对照组(168例),并分析腹腔镜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病例对照设计的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0.52%(84/16 203)。84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原因依次为:盆腔粘连50.0%(42/84),未预计恶性肿瘤19.0%(16/84),肿瘤过大或形态、位置特殊14.3%(12/84),止血困难7.1%(6/84),子宫肌瘤多发3.5%(3/84),需同时行外科手术3.5%(3/84),膀胱损伤1.2%(1/84),术中发生皮下气肿1.2%(1/84)。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转开腹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36.9%(31/84)、盆腹腔手术史占比60.7%(51/84)高于对照组[20.8%(35/84)、30.6%(51/84)](χ2=7.482、21.42,P=0.006)。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手术史(OR=3.979,95%CI 2.010~7.874,P<0.001)、甲状腺病史(OR=15.333,95%CI 1.087~216.346,P=0.005)增加中转开腹风险;高血压病史(OR=0.203,95%CI 0.067~0.622,P=0.005)降低中转开腹风险。进一步分析哪种手术类型影响中转开腹,发现剖宫产术(OR=2.105,95%CI 1.109~4.351,P=0.044)、子宫肌瘤剔除术(OR=11.605,95%CI 3.306~40.735,P<0.001)、卵巢囊肿剥除术(OR=7.914,95%CI 2.157~21.037,P=0.002)对中转开腹有影响。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手术史、甲状腺病史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导致中转开腹的重要因素。术前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临床术式,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免疫指标检测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断并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2例组成实验组(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身体健康者40例组成对照组,对患者均进行免疫指标检测,测定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红细胞沉降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检测结果相比,实验组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免疫指标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临床诊断,可以通过分析患者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异常增长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同时可以对炎症反应的程度进行预测,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指标检测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蛋白表达对胃癌的早期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DCD5蛋白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PDCD5蛋白对胃癌的诊断效能。按照血清PDCD5蛋白水平分为低水平患者50例和高水平患者53例。χ2检验分析血清PDCD5蛋白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血清PDCD5蛋白水平胃癌患者生存曲线。结果胃癌组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82 ± 0.30)mg/L比(1.26 ± 0.3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8,P<0.01)。胃癌患者血清PDCD5蛋白水平与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类型、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血清PDCD5蛋白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10(95% CI 0.747~0.873),敏感度为71.8%,特异度为76.3%(Z=9.641,P<0.01)。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PDCD5蛋白低水平患者和高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2.0%和62.3%,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22,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低血清PDCD5蛋白水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蛋白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入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观察和了解新入院患者不同心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以积极地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对新入院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使其尽快消除心理顾虑,适应角色转换,配合医疗和护理。

  • 标签: 新入院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庆市开州区的水质农村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重庆市开州区的14个乡镇的82个检测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查等措施完成水质调查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标准进行取样工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水质合格情况进行评价,19项水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标准的合格范围判定为水质合格。结果调查共取样品297份,水样检测合格率为37.04%;在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8.93%和34.90%,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硝酸盐、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三氯甲烷和耗氧量均不达标,达标率均超过90%;而大肠埃希菌、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消毒剂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均不达标,达标率均低于90%;开州区取样检测的68个水厂中,合格率仅为38.24%;调查水厂中消毒设施配备率为89.71%;消毒设施按规使用率为56.72%。结论重庆市开州区存在严重的农村饮用水问题,急需进行进一步改善。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卫生 查分析
  • 简介:<正>近年来,我校以全国德育课题"健全心理品质,培养和谐人格"为抓手,在学校层面开展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了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基本行动策略。一、建设健康向上的生态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布置、学生社团活动、学校课余生活、校园网络媒体等方面,都要努力做到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我校有自己的科技

  • 标签: 行动研究 心理品质 学生社团活动 品质培养 心理健康 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