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活泼好动、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良好方法,幼儿园内设置比较科学的活动区域,主要是为了能够找到幼儿发展的良性教育契机,并且能够利用幼儿的区域活动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针对区域活动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保障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整体得到优化。

  • 标签: 幼儿园 区域活动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芳烃抽提技术主要是从重整生成油或者乙烯裂解汽油中得到苯等产品的技术。国内已工业化的芳烃抽提技术主要有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开发的液液抽提技术以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传统技术。两种技术各有所长,针对不同的原料组成以及产品方案,应具体选择使用哪种技术。本文主要研究,针对乙烯裂解汽油进料,生产苯、汽油调和组分的情况下,探讨比较两种技术的适用性。

  • 标签: 液液抽提 传统 能耗
  • 简介:摘要: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政治制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西方的封建社会虽然与中国相比历时较短,但也对其土地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封建土地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对比与浅析,论述了导致中西方土地权力不同命运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致力于煤矿井下水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井下水灾害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井下水灾害进行定量化预测和动态监测。同时,建立了井下水灾害预警模型,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及时识别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煤矿井下水灾害带来的损失,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煤矿井下水灾害 风险评估 预警技术 综合评估指标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正常人群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正常成人的腕关节薄层CT,利用Mimics 20.0和3-Matic research软件测量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数据。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冠状位匹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分为匹配组及不匹配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根据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桡骨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对患者腕痛和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80例正常成年人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值为45.0%±16.2%。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获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术后3个月,不匹配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均较匹配组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旋前角度,不匹配组(68.82°±11.62°)较匹配组(76.91°±9.14°)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 P=0.014);DASH评分,不匹配组(15.53±2.36)分较匹配组[(13.62±2.52)分]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1, P=0.013)。术后12个月,VAS评分匹配组为(2.08±2.95)分小于不匹配组(2.95±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 P=0.024);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DA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群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约为45.0%。当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匹配程度不在正常值范围内时,腕关节可出现早期功能障碍、旋前活动受限及腕关节疼痛。

  • 标签: 桡骨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水电站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其电气安全与可靠性评估与提升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水电站电气系统的安全评估方法、可靠性评估的现状以及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对提升水电站电气设备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应用效果。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水电站电气安全与可靠性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确保水电站运行安全稳定,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 标签: 水电站 电气安全 可靠性评估 提升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冶金工业安全设计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冶金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生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冶金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高腐蚀等环境因素,使得冶金工业安全风险较高。本文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冶金工业的安全水平。

  • 标签: 冶金工业 安全设计 风险评估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分形分析技术是一种量化生物内部复杂结构的数学方法,近年来和心脏MR技术相结合,已经逐步被用于定量评估心肌小梁的复杂程度。笔者就现有的基于分形分析技术对心肌小梁评估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方向的展望。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分形分析 心肌小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自主呼吸患者深吸气时潮气量(VtDI)对脉搏压力变异度(ΔPPDI)的影响,并验证是否以VtDI校正ΔPPDI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液体反应性(fluid responsiveness,FR)的能力。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和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ICU确诊的、符合第三版国际共识诊断标准的自主呼吸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20 min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00 mL进行容量扩张(volume expansion,VE),VE后每搏输出量变化率(ΔSV)≥15%为液体反应者,否则为液体无反应者。VE开始前,在平静呼吸以及深吸气时测量脉搏压力变异度(ΔPPTB和ΔPPDI)和潮气量(VtTB和VtD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ΔPPDI与VtDI、ΔSV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以及灰区范围评估参数预测FR能力,并计算灰区范围误分类代价比(R)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结果最终纳入31例患者,17例为液体反应者;液体反应者的ΔPPDI显著高于无反应者[(19.1±7.4)% vs(11.2±4.5)%,P=0.001]。ΔPPDI预测FR的AUC为0.832显著高于ΔPPTB的0.580(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tDI和ΔSV均是ΔPPD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经VtDI校正的ΔPPDI (ΔPPDI/VtDI)的AUC显著高于单独使用ΔPPDI (P=0.03)。采用正常液体策略时(R=1),ΔPPDI/VtDI的灰区范围为12.7~14.5,包含19%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策略时(R=2),ΔPPDI/VtDI灰区范围为12.8~14.5,仅包含6.5%的患者。结论在完全自主呼吸的脓毒症患者中,ΔPPDI预测FR具有中度的准确度,以VtDI校正ΔPPDI后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液体治疗 潮气量 成本收益分析 自主呼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进行结核菌检测过程中开展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本院进行结核菌检测病例256例为对象,对其痰液样本采集,均进行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结合临床最终诊断,本组病例中46例确诊,在检查阳性率上,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明显高于常规痰涂片检验,P

  • 标签: 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 常规痰涂片 结核菌
  • 简介:摘要随着大容量、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不断投运,热工自动化系统(简称为热控)的测量仪表与控制设备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覆盖着发电厂的各个角落,其可靠性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和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尤其是热控保护系统的设备选型、控制逻辑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定期试验和隐患排查是确保发电机组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提高发电企业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技术要点分析和研究应用评估

  • 标签: 发电企业 热控系统可靠性 技术 应用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与常规约束在ICU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共把56例ICU躁动患者纳入,使用随机的方法分成不同的组别(对照、试验),均有28例。最初时间选择在2020.1月,最终截止时间在2020.12月。给予对照组常规约束,试验组则展开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比最终数据结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撞伤、抓伤以及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对该患者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有着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常规约束 ICU躁动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加重事件是COPD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对急性加重进行诊断和评估,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报告结局是一种直接来自于患者自身,不经临床医师或研究人员干涉的健康状况报告,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COPD急性加重的识别和评估中,并伴随物联网医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应用患者报告结局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急性加重临床亚型,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 患者报告结局 物联网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国产经导管二尖瓣夹合器及输送系统Neonova™治疗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的短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技术特点,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其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10例外科手术高危且符合入组标准的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Neonova™系统二尖瓣夹合器,于术后即刻、术后7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评估该系统治疗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的短期临床结局、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及手术技术学习曲线。结果①Neonova™系统治疗二尖瓣反流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反流程度显著减轻(P=0.003)。随访期间,装置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为90.0%,1例患者反流程度加重,于术后37 d行外科二尖瓣置换术,其余9例患者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改善为轻度(8/9)或中度(1/9)。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和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明显改善(均P<0.001)。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时未出现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无显著增加(P=0.324)。随访期间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减小(P=0.008)。③手术时长60~300(175.8±75.2)min,手术时长与手术台次拟合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显著减少(F=15.857,P=0.004)。结论Neonova™介入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外科高危患者的二尖瓣反流程度及临床症状。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国产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系统治疗二尖瓣反流围术期管理的重要评估方式。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阿帕替尼治疗过程中的血清学疗效反应与传统结构影像学疗效评价的疾病进展趋势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阿帕替尼治疗局部进展和(或)转移性RAIR-DTC的Ⅱ期临床试验患者19例,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46.0(41.0,57.5)岁。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变化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CIST 1.1)结构影像学疗效评估及疾病进展趋势的关系;探讨剂量调整后Tg变化和结构影像学上靶病灶最大径变化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结果(1)中位随访49.41个月,19例患者基线期Tg为363.20(13.08,2 490.50) μg/L,血清Tg治疗响应时间为0.47(0.47,0.98)个月,依据RECIST 1.1标准的靶病灶治疗响应时间为1.80(1.30,1.90)个月。初始治疗2周、4周、8周后,全队列中位Tg分别下降38.68%、64.70%和78.94%,8周后中位靶病灶最大径缩小幅度为33.48%。根据患者最佳疗效反应,将其分为部分缓解(PR)组(15例)和疾病稳定(SD)组(4例),PR组与SD组患者中位Tg下降幅度分别为87.00%与28.79%,相应组别中位靶病灶最大径缩小幅度分别为45.00%与21.22%。据末次疗效评估,将患者分为疾病进展(PD)组(13例)和非PD(包括PR和SD)组(5例),PD组患者中位Tg升高幅度大于非PD组(381.55%与175.43%;U=10.00,P=0.037)。第1次剂量调整后,Tg升高幅度与对应靶病灶最大径增大幅度分别为167.31%与2.14%,第2次剂量调整后两者分别为231.06%与9.73%。第1次剂量调整前后Tg变化及对应靶病灶最大径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3.06和-2.23,P值:0.002和0.026)。结论在阿帕替尼治疗RAIR-DTC中,相较于传统影像学(RECIST 1.1),Tg可更灵敏地反映阿帕替尼疗效及疾病进展趋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药物疗法 甲状腺球蛋白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