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总结分析12例肾脏病理为血栓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POEMS综合征2例,Castleman病1例,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yeloma,SMM)和T细胞淋巴瘤各1例。肾脏病理光镜示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肿胀11例,11例行电镜示内疏松层增宽、增厚。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1例进入终末期肾病,3例死亡。作者认为,TMA患者都应进行M蛋白筛查,青年TMA合并MG患者需注意排查POEMS综合征。

  • 标签: 血栓性微血管病 副蛋白血症 病理学,临床 预后 肾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颅内静脉血管疾病,病因复杂,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与发病部位及原因有密切关系。本文现结合一例具体病例分析一下剖宫产术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便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颅内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自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保守治疗期间对于无肠坏死的患者是否需要抗血栓治疗。方法系统检索万方数据知识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PubMed上有关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保守治疗中抗血栓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由至少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结果采用Cochrane软件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1篇RCT研究,共295例患者,其中211例患者保守治疗,分为两组:抗血栓组(ATT组)94例,无抗血栓组(NO-ATT组)107例,ATT组和NO-ATT组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83.6%(88/94)和95.3%(102/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危险比为0.97(95%CI:0.88~1.07)。症状不缓解或者夹层进展者予以手术治疗,所有研究均未报道死亡。结论自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对于无肠坏死的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血栓药物。

  • 标签: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保守治疗 抗血栓 Me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100 kVp碘流率降低至120 kVp水平60%的可行。方法纳入2022年2至7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因临床怀疑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受检者205例,其中男105例,女100例,年龄23~87(60±13)岁。根据受检者体重分成5组,分别为<50 kg、50~59 kg、60~69 kg、70~79 kg、≥80 kg。所有病例均采用100 kVp管电压扫描并联合混合迭代重建技术(KARL 3D)重建,碘流率注射方案设置为120 kVp碘流率标准的60%(在指南基础上降低了10%),各组碘流率分别为0.9、1.0、1.1、1.3及1.4 gI/s。比较5组受检者CCTA的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的CT值及噪声(SD值),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冠状动脉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ED)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分析以上指标的组间统计学差异。结果5组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CT值及SD值,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SNR和CNR,以及冠状动脉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组间CCTA检查对比剂用量和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比剂用量分别为30、34、38、43及48 ml,ED[M(Q1,Q3)]分别为2.24(1.88,2.56)、2.62(2.24,3.17)、2.70(2.48,3.20)、4.13(3.85,4.40)及4.44(4.01,5.02)mSv。结论CCTA100 kVp碘流率注射方案降低至120 kVp碘流率的60%具有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射学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体重 碘流率 横断面研究
  • 简介: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大多数透析患者采用自体血管内瘘长期维持透析治疗,但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自身血管硬化或内瘘闭塞、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等原因使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但又需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可采用人造血管移植。

  • 标签: 人造血管移植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护理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 简介: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损伤大,在静脉输注时,如何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损伤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损伤的机理,化疗药液外渗的原因,血管组织损伤的局部表现,处理方法和护理。旨在保护静脉,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医嘱用药要求,促进病人的康复。

  • 标签: 化疗药物 血管组织 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的MRI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贵航三〇〇医院(9例)、兴义市人民医院(2例)及安顺市人民医院(1例)就诊,并诊断为很可能和可能CAA-ri患者12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中女3例、男9例,年龄57~89(71±10)岁。诊断为很可能CAA-ri 5例、可能CAA-ri 7例。病程30 min~2年,1例接受基因检测为过表达ApoE ε4/ε4基因。12例均接受头颅MR检查(包括12例磁敏感加权成像、10例DWI、9例增强MR、3例MRS,7例MRA、1例磁共振灌注成像)。结果CAA-ri的影像表现包括脑病样表现、瘤样表现及经典脑淀粉样血管病(CAA)表现。12例呈脑病样表现,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见累及U形纤维的斑片状白质高信号(WMH),多不对称,不同程度占位效应,DWI无扩散受限,无强化。1例瘤样表现呈单发的肉芽肿样病变,增强后不规则强化;经典CAA表现为出血性病变(微出血灶8例、脑叶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表面铁沉积7例)及缺血性病变(微梗死灶1例、扩大的血管周间隙与脑叶腔隙4例)。5例复查可见病变吸收好转及新发病灶。结论CAA-ri的影像特征主要为T2 FLAIR上累及U形纤维的斑片状WMH,多不对称,具游走,此起彼伏,临床与影像不相称。

  • 标签: 脑淀粉样血管病 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以及防范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回顾分析的研究方法,样本确定为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筛选后纳入研究样本260例,对所有研究样本在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以此为基础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的制定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发现,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风险事件主要包括跌倒、坠床、压疮、感染、急性起病、用药不规范等,对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护理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为技术规范、护理断层、护理不全面、护患沟通不足。护理人员责任缺失以及患者依从较差,其中护患沟通因素和护理人员责任缺失因素引发的风险事件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风险因素相对较多,护理人员需要对护患沟通进行强化并落实护理责任,以此为基础针对的开展预防管理,以此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患者 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和观察组(层级护理管理),每组各 23例。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能够保障患者的血流情况,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有效控制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 宫颈癌手术 深静脉血栓预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的患者中选取 130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 65例,护理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的几率、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统计学存在意义( 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 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患者,效果良好 。

  • 标签: 优质护理 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LAVA(LiverAcquisitionwithVolumeAcceleration,LAVA)序列对女性盆腔内血管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评估对盆腔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使用GE公司3.0超导磁共振对40例女性患者行盆腔动态增强检查并作成像质量评价。结果患者行盆腔动态增强效果满意,血管清晰,病灶明确。其中26例患者经手术证实病变与LAVA增强检查结果完全符合,15例患者与磁共振常规增强扫描诊断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A序列动态增强能良好地显示女性盆腔内各血管及其与盆腔病灶的关系,并且对临床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盆腔血管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5例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将程序化护理给予前组,将常规护理给予后组,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明确。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类十分常见的肝脏疾病即为非酒精脂肪型肝病,现如今,暂无特异性好的药物治疗方案,最近一些年,随着学者不断探究该病发病机制,在研究药物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方面,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从而使非酒精脂肪肝病的治疗拥有了良好的条件。文章探讨了非酒精脂肪肝病的药物治疗,以期更好促进行业的发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药物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