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精细化管理

/ 2

重症患者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精细化管理

张艳 郭文英 孟凡山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医疗区, 271000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微量泵;血管活性药物;重症监护室

Keywords: Fine management; Micropump; Vasoactive drugs;ICU

血管活性药物是指调节患者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功能 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的药物,包括血管收缩药和血管扩张药,是目前治疗危重患者循环障碍的重要手段。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殊性,微剂量的改变也会造成患者心率、血压、组织血流灌注的改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保证血管活性药物均匀准确入血,现微量泵已广泛应用于控制输注速度[1-3]。鉴于输注过程受药物因素、微量泵因素、操作者因素、患者因素、管道因素等影响[4-6],为保证血管活性药物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科室对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精细化管理,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药物因素

1.1药物输注途径 由于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较强,经外周静脉途径用药期间,患者容易发生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7-8],因此,绝大多数需深静脉通道输液。患者入重症监护室后,主管医生与家属充分沟通,签署《中心静脉穿刺知情 同意书》,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1.2配伍禁忌 如硝普钠与呋塞米、去乙酰毛花苷同时使用时会产生白色絮状物。托拉塞米、呋塞米与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均有配伍禁忌。为避免发生药物反应,血管活性药物时使用独立的中心静脉通道输注。其他液体及血制品使用外周静脉通道。

2输液泵因素

61690f1556e63_html_d4d60b0140697eb9.gif

通讯作者:孟凡山 第960医院泰安医疗区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taianmengmeng 88@hotmail.com

2.1保障输液泵性能良好 定期对输液泵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对备用状态输液泵应定期充电,做好电池自检工作。使用完毕后,应将数字盘调整到“0”位后再关闭仪器,断开电源,推拉杆归位,应用75%酒精清洁仪器表面,悬挂“性能良好”标识备用。

2

泵针方式

.2 选择合适的泵针方法 对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更换泵针时会对其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但更换泵前装置的方法尚无统一意见[9]。孙丽等[10]使用双通道微量泵“泵对泵更换技术” 可显著降低患者 更换泵针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更换泵针后的血压及心率 影响较小。王倩等[9]研究表明在体外循环术后长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应用“双泵续泵并行法”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科室使用“双通道错时+同时交替更换技术”泵入药物,(见流程图)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此种方法亦可应用于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逐步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速率。近年来,一种新型自动化智能微量泵 开始在部分医院临床应用,其具有电脑自动控制续泵、实现药物不间断泵入的特点,在血压稳定、降低用药风 险方面具有更好优势[11]。但对普通医疗机构而言,在医疗设备受限的前提下,选择简单有效的泵针更换方式更实际。61690f1556e63_html_eb4c356d4ce7a33b.gif

3 操作者因素

3.1加强操作者业务和技能培训 护理人员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教育程度均是血管活性药物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12]。为此科室成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护士长监督检查,评估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风险,查阅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组织血管活性药物相关理论的学习,包括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配置、配伍禁忌以及微量泵泵针更换方法等。制定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质控奖惩细则,巩固临床改进效果。

3.2严格执行血管活性药物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时,交、接班者对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剂量、泵入速率、导管穿刺处皮肤情况、输注通路是否通畅、接头是否存在松动等仔细查看,确保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一切处于正常安全状态[13]。尤其是给患者更换体位后要对管路情况认真检查。科室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与三通连接处放置蓝色无菌治疗巾,无菌区域内视觉冲击更利于观察管道的通畅性。

3.3增加视觉警示,应用红色管道标识 危重患者通常需泵入多种药物,同一颜色的液体标签易让操作者产生视觉疲劳。科室将微量泵槽内注射器和延长管近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处同步应用红色标识(见下图),一目了然,同时对惯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提高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1690f1556e63_html_b07e31a819715076.jpg61690f1556e63_html_55c3a871663ef3d4.jpg

4患者因素 患者病情以及自身机体条件也是影响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原因。通常来说随着机体年龄增长,其血管弹性下降, 舒缩功能降低,血管对压力反射敏感性会显著下降。尤其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在患者依从性差或烦躁,输液管路易发生受压、打折以及回血等情况,影响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速率,从而导致心率、血压的异常波动。

5管道因素 输液管路通畅,血管血性药物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一方面要保证输液管路勿受压、打折;另一方面要保证输液管路连接紧密。临床应用三通管可耐受2bar压力,应用的微量泵通路越多,三通管连接越长,管路承受的压力越大,已发生输液通路漏液情况。因此临床中应加强输液巡视,使用防漏液监测装置。

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患者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科室从影响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因素、微量泵因素、操作者因素、患者因素5个层面出发,制定相应的精细化管理策略,效果明显。如何安全有效的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物,使其发挥最大效能,需要我们每一 位临床工作者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余欢欢,黄秋云.PDCA循环法在心内科微量泵操作规范性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2):94-96.

[2] 黄莲香,孙洁群,林银焕.心外科风险管理制度对微量泵规范使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4):568-570.

[3]耿爱香. 微量泵安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16(26):17-19.

[4] 吉海燕.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物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5):55-57.

[5] 陈莹莹. 集束化管理在预防血管活性药物物外渗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2108,9(27):96.

[6]洪中 ,李远珍, 殷勤. 血管活性药物物外渗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9,18(34):1655-1657.

[7] 韩雪. 血管活性药物经外周静脉及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对血管的影响效果分析[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3(8):144.

[8] 刘 静,王军宁.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外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物静脉炎[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 , 21(29 ):160.

[9]王倩,李亚男,郝楠.双泵续泵并行法在体外循环术后持续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物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7,8(32):747-749.

[10] 孙丽,刘菲,孟洁,等. 泵对泵更换技术在持续输注血管活性类药物冠心病患者中 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21( 18 ):228-229.

[11] 徐文红, 高玲, 冯锦茶,等. 自动化智能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物续泵更换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 34(23):4388-4390.

[12] 刘改红,李红梅,李娇. ICU护理人员对血管活性药物物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干预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17,3(23):42-43.

[13]原鑫鑫. 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物安全隐患与对策的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3(11):9- 10.

张艳 主管护师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1356280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