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肉瘤的影像特征,比较X线平片、CT、与MR诊断骨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18例均摄X线平片和CT扫描、8例行MR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例中,骨肉瘤的主要病灶位于股骨近端者9例、胫骨近端5例、肱骨近端2例、颌骨1例、锁骨1例。本病的基本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100%。18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7例、溶骨型5例、混合型6例,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优于X线平片,8例行MR检查,MRI清楚显示病灶大小及伴发的改变,增强检查显示病灶均成不均匀强化,肿瘤水肿和软组织肿块均见强化。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最简便而实用的方法,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MRI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发现早期病变,三者相结合可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 标签: 骨肉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右心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其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生化指标和临床试验只能间接评价右心室功能,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显像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技术使得右心室功能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为了对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笔者就上述影像学方法在右心室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心室功能,右 超声心动扫描术 核素心血池显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影像定位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高分辨率的作用下矿山地质测绘能够实现多重信息的获取,完成精准定位的最终目标。为了提高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需要精准的地质勘察测绘技术。而影像定位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效果显著。为了清晰掌握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须注重影像定位技术的应用。基于此,对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也在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超声成像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资源利用率最大的检查和处理技术手段之一。超声影像医学是将不同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交叉融为一体的新学问,对临床检查处理、手术方法的选用、术后随访、效果评估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辅助功能,其治疗质量也对社会医学服务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而如今,随着大众的卫生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对社会医学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育优秀的医疗超声影像人员也十分必要。

  • 标签: 超声医学影像技术 专业人员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抗Ku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对聚类分析得到的3组患者间进行对比。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48±18)岁,男女比例为1∶4。平均随访(11±7)个月,其中伴发恶性肿瘤2例,死亡3例。最常见的脏器受累为间质性肺疾病,共24例(60%);最常见的疾病诊断为炎性肌病,共11例(28%),其次为SLE 9例(22%)。根据40例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32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后,40例患者被分为3组,其中A组的间质性肺疾病(84%,P<0.01)发生率最高,肾脏受累(0)、血细胞减少(0)、浆膜炎(0)的发生率最低(P均<0.01),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率最高(16%,P=0.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为符合炎性肌病的特点;而C组的肾脏受累(57%)、狼疮皮疹(71%)、血细胞减少(57%)、低补体(71%)的发生率以及狼疮相关抗体(如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His抗体)、抗Nuc抗体、Rib抗体阳性率最高(P均<0.05),更符合SLE的疾病特点,这2组患者有各自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几乎没有重叠。结论抗Ku抗体可以出现在各种自身免疫病中,其中最常见的为炎性肌病,其次为SLE。抗Ku抗体阳性的患者很少出现SLE和肌炎重叠,整体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肿瘤等并发症。

  • 标签: 抗Ku抗体 抗dsDNA抗体 间质性肺疾病 炎性肌病 重叠综合征
  • 简介: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崇高的小说作家之一,小说《红字》就是他的代表作。霍桑生活于美国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不仅对当时新生的合众国充满了期望,而且对于当时社会存在的不公平原因产生了质疑。浪漫主义强调大自然对人性发展的核心作用,主张回归自然、回归中世纪和个性主义。因此,《红字》的主题可以归为浪漫主义,将实现自我价值做为拼搏的目标。本文着重探讨《红字》的浪漫主义主题的特征

  • 标签: 《红字》 浪漫主义 清教主义 自我救赎 回归自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Paget病中,25例(阴囊21例、会阴4例)位于外阴,4例股内侧,1例下腹壁,1例肛周,1例颈部,3例伴有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高频超声检查显示6例无明显异常超声表现;26例皮损皮肤层增厚,根据病灶形态和高频超声表现分为弥漫型和肿块型,其中弥漫型21例,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肿块型5例,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18例病变内部呈实性均匀低回声,8例呈以实性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26例中,病灶Adler血流分级0级2例,1级5例,2级8例,3级11例。结论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佩吉特病,乳腺外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有许多建筑物拔地而起。加之居住在城市的便利性,更多的人选择在城市居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一门目前被广泛推崇的信息提取技术,在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取方面起着极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出了估算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希望能对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提取方法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城市建筑面积 容积率 提取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中老年人各腰椎体脂肪含量(fat fraction,FF)、R2*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通过MRI脂肪定量技术测量40例中老年人(男女各20例)共200个腰椎体的FF、R2*值,通过定量CT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腰椎各椎体BMD,采用SNK检验比较不同性别腰椎各椎体BMD、FF和R2*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间腰椎BMD、FF和R2*值。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腰椎各椎体FF、R2*值与BMD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中老年人L1-L5各椎体间BMD、R2*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椎体间F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女性中老年人L4FF、L5FF均大于L1FF,男性L4FF大于L2FF。男、女两组腰椎体BMD、FF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R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腰椎体R2*大于女性。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腰椎BMD与FF值均呈负相关(rs男=-0.76,rs女=-0.77,P均<0.05),与R2*值均呈正相关(rs男=0.56,rs女=0.45,P均<0.05)。结论中老年人腰椎体BMD与FF、R2*值有一定相关性,且中老年女性R2*小于男性,同时中老年人下腰椎FF值较上腰椎高。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定量CT 骨密度 脂肪分数 R2*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地域特征、研究地域特征的主要内容和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如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地域特征,包括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自然环境特征、人文历史特征等。旨在使我国的风景园林之美别具一格,在整个世界的风景园林中独占鳌头。

  • 标签: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地域特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3.50(41.75,66.25)岁。其中亲属肾移植供者10例,肾肿瘤患者12例,肾积水患者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8例,基于3D-slicer软件对36例患者泌尿系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并对目标组织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本研究构建的10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泌尿系结构模型中,7例供肾为单支动脉,3例存在副肾动脉;12例肿瘤肾三维模型中,4例肾肿瘤位于肾上级(其中2例近腹侧,2例近背侧),5例肾肿瘤位于肾中部(其中2例近腹侧,3例近背侧),另3例位于肾下级近腹侧。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7.3±9.63) mm,肿瘤平均体积为(15.89±5.93) cm2。研究亦成功构建了6例肾积水患者和8例泌尿系结石(不合并肾积水)患者的泌尿系三维影像模型。不同患者泌尿系三维重建模型中清晰显示了肾脏实质组织、血管、肾盂、肾盏、输尿管的空间结构。临床医师可基于三维重建模型观察血管、输尿管的管径、空间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囊肿、肿瘤、结石等占位的位置、形态、体积、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结论3D-slicer软件平台可辅助临床医师重建泌尿系三维空间构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CT扫描 3D-slicer软件 肾移植供者 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旁肌退变在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脊柱外科明确诊断为L4,5节段并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0例,年龄为(61.63±8.42)岁(范围44~82岁),身体质量指数(24.07±3.17)kg/m2;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年龄(59.67±12.89)岁(范围31~80岁),身体质量指数(25.29±3.48)kg/m2;健康对照组选取门诊体检健康成人30名,年龄(58.33±7.36)岁(范围52~83岁),身体质量指数(25.72±2.58)kg/m2;三组均为男性。选取所有患者L3,4、L4,5、L5S1节段椎间盘水平的轴位MRI,应用盛京医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测量系统测量被选取图像中多裂肌横截面积(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al area,MMCSA)、竖脊肌横截面积(erector spinaecross sectional area,ESCSA)、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multifidus muscle fatty infiltration rate,MMFIR)和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erector spinaefatty infiltration rate,ESFIR),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三组多裂肌、竖脊肌的影像学参数,再采用LSD-t检验对各节段椎旁肌影像学参数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的年龄(H=5.303,P>0.05)、身体质量指数(F=2.267,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性别均为男性。多裂肌横截面积在L3,4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增加189.11 mm2(P=0.010);在L4,5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205.52 mm2(P=0.002),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比健康对照组减少184.14 mm2(P=0.006);在L5S1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减少174.93 mm2(P=0.018),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406.06 mm2(P<0.00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231.13mm2(P=0.002)。竖脊肌横截面积在L4,5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398.70 mm2(P=0.006);在L5S1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减少500.02 mm2(P<0.00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455.37 mm2(P<0.001)。退行性腰椎滑脱组L3,4节段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较健康对照组增加4.96%(P=0.001),退行性腰椎滑脱组L5S1节段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减少5.41%(P=0.004),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L5S1节段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较健康对照组增加5.02%(P=0.008)。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组和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组患者各节段椎旁肌横截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退行性腰椎滑脱组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较为明显,而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患者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更高。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椎滑脱 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体能在篮球技战术体系发展中具有其独特作用,主要目的是提高动作效率及对长时间大强度训练承受能力,体能水平高队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率也较低。本文对当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及训练方案设计原则进行有益探讨。教练员必须打破常规惯性思维,在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上敢于创新和突破,把国际先进篮球体能训练理念融入训练实践,结合专项和运动员体能发展实际设计出最合理的训练方案,突出发展体能优势,促进技战术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 标签: 青少年篮球  体能训练  方案  设计  技战术  训练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非整倍体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后不同发育时间和评级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并对其转录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PGT-A后选择整倍体囊胚移植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95个移植周期,分别按照囊胚发育时间[第5日(day 5,D5)组和第6日(day 6,D6)组]及囊胚评级(高质量组和一般质量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囊胚移植临床结局。通过比较来自GEO和ENA数据平台不同发育时间和评级的囊胚单细胞转录组数据(scRNA-seq),分析不同组间的转录组水平差异。结果①D5组和D6组男女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和获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MⅡ卵率[86.35%(2051/2375)比82.71%(1770/2140),P=0.001]、囊胚形成率[68.08%(725/1065)比 62.14%(540/869),P=0.006]、着床率[72.78%(115/158)比52.55%(72/137),P<0.001]、临床妊娠率[56.33%(89/158)比43.80%(60/137),P=0.032]和活产率[53.80%(85/158)比40.87%(56/137),P=0.027]相比较,D5组都显著高于D6组,两组间流产率、早产率、男性比例和出生体质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高质量组和一般质量组男女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BMI、FSH、LH、雌二醇和获卵数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MⅡ卵率[87.06%(1251/1437)比83.50%(2570/3078),P=0.002]、囊胚形成率[73.38%(499/680)比61.08%(766/1254),P<0.001]、着床率[77.90%(74/95)比56.50%(113/200),P<0.001]、临床妊娠率[61.05%(58/95)比45.50%(91/200),P=0.013]和活产率[56.84%(54/95)比43.50%(87/200),P=0.032]相比较,高质量组都显著高于一般质量组,两组间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男性比例和出生体质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基于GEO和ENA数据平台的scRNA-seq数据,挖掘 D5和D6囊胚以及高质量和一般质量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和外滋养层(trophectoderm,TE)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经过KEGG富集分析,显示D5组较D6组ICM/TE上调的DEGs显著富集在285/288个信号通路;高质量组较一般质量组ICM/TE上调的DEGs显著富集在207/3个信号通路。结论发育D5囊胚比发育D6囊胚,高质量囊胚比一般质量囊胚都具有较好的着床和继续临床妊娠能力。对不同发育时间和评级的囊胚进行转录组水平分析比较,显示转录组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囊胚转录组水平的分析,对囊胚着床及继续临床妊娠能力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转录组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非整倍体检测 囊胚发育时间 囊胚评级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单病种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胆囊癌研究小组(CRGGC)建立的中国胆囊癌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资料数据库中42家医院收治的6 15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病例来源情况。(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3)诊断情况。(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随访数据由CRGGC对各协作中心的临床随访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主要结局指标为手术治疗患者手术之日或未手术患者确诊之日起,至结局事件发生或随访截至时间的总体生存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强迫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将P<0.1的因素引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病例来源情况:42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35家,三级乙等医院7家;胆囊癌收治高流量医院16家,非高流量医院26家。42家医院地域分布:中部地区9家,东北地区5家,东部地区22家,西部地区6家。6 159例患者地域分布:2 154例(34.973%)来自中部地区,705例(11.447%)来自东北地区,1 969例(31.969%)来自东部地区,1 331例(21.611%)来自西部地区。6 159例患者总体院均诊断与治疗数为(18.3±4.5)例/年;其中4 974例(80.760%)来源于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38.8±8.9)例/年;1 185例(19.240%)来源于非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5.7±1.9)例/年。(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6 159例患者确诊年龄为64(56,71)岁;其中男性2 247例(36.483%),确诊年龄为64(58,71)岁;女性3 912例(63.517%),确诊年龄为63(55,71)岁。性别比例为女性:男性=1.74∶1。3 886例(63.095%)患者确诊年龄为56~75岁。不同性别患者确诊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P<0.001)。(3)诊断情况:6 159例患者中,初步诊断为胆囊癌2 503例(40.640%),初步诊断非胆囊癌3 656例(59.360%)。未手术患者2 110例(34.259%),其中初步诊断为胆囊癌200例(9.479%),初步诊断为非胆囊癌1 910例(90.521%)。手术患者4 049例(65.741%),其中初步诊断为胆囊癌2 303例(56.878%),初步诊断为非胆囊癌1 746例(43.122%)[术中诊断为胆囊癌774例(19.116%)、术后诊断为胆囊癌972例(24.006%)]。6 159例患者中,初步诊断前行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别为2 521例(40.932%)、2 335例(37.912%)、1 114例(18.087%),行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检测分别为3 259例(52.914%)、3 172例(51.502%)、4 016例(65.205%)。同一例患者可行多种检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医院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年龄(≥72岁),收治医院胆囊癌患者流量,初步诊断前超声检查,初步诊断前CT检查,初步诊断前MRI检查,初步诊断前CEA检测,初步诊断前血清CA19-9检测,初步诊断前血清CA125检测均是影响胆囊癌患者初步诊断为胆囊癌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45、1.98,0.69,0.68,2.43,0.41,1.63,0.41,0.39,0.42,95%可信区间为1.21~1.74、1.64~2.40,0.59~0.80,0.60~0.78,2.19~2.70,0.37~0.45,1.43~1.86,0.37~0.45,0.35~0.43,0.38~0.4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医院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性别,年龄(≥72岁),收治医院胆囊癌患者流量,初步诊断前超声检查,初步诊断前CT检查,初步诊断前血清CA19-9检测是影响胆囊癌患者初步诊断为胆囊癌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36、1.42,0.89,0.67,1.85,1.56,1.57,0.39,95%可信区间为1.13~1.64、1.16~1.73,0.79~0.99,0.57~0.78,1.60~2.14,1.38~1.77,1.38~1.79,0.35~0.43,P<0.05)。(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4 04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2 447例(60.435%)分期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0期、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Ⅳa期、Ⅳb期分别为85例(3.474%)、201例(8.214%)、71例(2.902%)、890例(36.371%)、382例(15.611%)、33例(1.348%)、785例(32.080%)。2 44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5.75个月(95%可信区间为52.78~58.35),术后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46个月(95%可信区间为21.23~25.71)。0期、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Ⅳa期、Ⅳb期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12.47,P<0.001)。4 04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可切除性肿瘤2 988例(73.796%),不可切除性肿瘤177例(4.371%),可切除性无法评估884例(21.833%)。2 988例可切除性肿瘤患者中,根治性切除2 036例(68.139%),非根治性切除504例(16.867%),手术根治性无法评估448例(14.994%)。2 447例分期和随访资料完整的手术治疗患者中,不可切除性肿瘤53例(2.166%),可切除性肿瘤非根治性切除300例(12.260%),可切除性肿瘤根治性切除1 441例(58.888%),无法评估653例(26.686%)。733例未手术患者随访资料完整。未手术、不可切除性肿瘤手术治疗、可切除性肿瘤非根治性切除、可切除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1.04,P<0.001)。(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6 159例患者中,541例(8.784%)行术后辅助化疗和晚期化疗,76例(1.234%)行放疗。1 170例进展期(Ⅲa期及以上)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中,联合术后辅助化疗126例(10.769%),未联合术后辅助化疗1 044例(89.231%),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23,P=0.629)。658例Ⅲa期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中,联合术后辅助化疗66例(10.030%),未联合术后辅助化疗592例(89.970%),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5,P=0.817)。512例≥Ⅲb期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中,联合术后辅助化疗60例(11.719%),未联合术后辅助化疗452例(88.281%),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50,P=0.220)。结论我国胆囊癌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超过半数确诊年龄为56~75岁。初步诊断前行超声和CT检查、血清CA19-9检测是初步诊断胆囊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可改进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我国胆囊癌辅助化疗尚不规范且比例较低。

  • 标签: 胆道肿瘤 术前诊断 外科治疗 辅助治疗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鲜明体现时代性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与新的时代特征的结合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这一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体现了对时代课题的把握与回应。

  • 标签: 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采集脑功能数据,行脑局部一致性ReHo (regional homogeniety)分析,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和非难治性抑郁症(no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nTRD)的脑功能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招募27例TRD患者、22例nTRD、22例健康对照组,评估抑郁、焦虑、冗思等临床症状,均进行静息态磁共振脑功能扫描,采用DPARSF 5.0处理核磁数据,SPSS软件包(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 way ANOVA检验三组ReHo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然而,与nTRD组比较,TRD组在左侧颞上回、右侧小脑后ReHo值更高,右侧眶额回的ReHo值更低。相关性分析显示,TRD组右侧额上回/额中回、眶额回ReHo值分别与冗思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评分呈正相关(P=0.015,r=0.46),(P=0.018,r=0.44)。结论难治与非难治性抑郁症在临床表现相似及量表积分无明显差异时,脑功能ReHo存在明显差异,难治性抑郁症累及更多的脑区,涉及到情感、认知、初级感觉中枢等,与临床症状明显相关。

  • 标签: 难治性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局部一致性 冗思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骨髓纤维化(MF)患者的基因突变、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并同时行骨髓活组织检查的103例AML患者纳入研究,根据WHO(2016)骨髓纤维化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AML伴MF组(MF-1~3)与AML不伴MF组(MF-0),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疗效和预后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①103例患者中AML伴MF组46例(44.7%),其中MF-1 39例(84.8%),MF-2/3 7例(15.2%);AML不伴MF组57例(55.3%)。和AML不伴MF组相比,AML伴MF组中位WBC显著增高[11.205(0.69~191.82)×109/L对4.64(0.18~95.10)×109/L,P=0.024];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43.5%对24.6%,χ2=4.119,P=0.042);FAB分型:4例AML-M0患者均在AML伴MF组,而AML不伴MF组AML-M2所占比例更高(P=0.014)。②AML伴MF组患者FLT3-ITD及NPM1基因突变率更高(15.2%对1.8%,P=0.021;26.1%对10.5%,P=0.039),而CEBPA基因突变率明显低于AML不伴MF组(2.2%对17.5%,P=0.029)。③AML伴MF组完全缓解(CR)率显著低于AML不伴MF组(69.7%对93.2%,χ2=7.412,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MF,尤其是纤维化程度是影响初诊AML患者CR的独立危险因素。④AML伴MF组3年总生存(OS)率明显低于AML不伴MF组(20.5%对72.2%,χ2=4.032,P=0.045);亚组分析显示MF-1和MF-2/3两组患者的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显著低于AML不伴MF组(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F,尤其是MF-2/3是影响初诊AML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21和0.044)。结论AML合并MF患者具有较为独特的实验室及临床特征;MF是影响AML患者CR、OS和PFS的独立预后不良指标,MF的评估对初诊AML的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骨髓纤维化 预后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室(PAD)临床特征及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国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1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 920例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15例,女1 005例;年龄为(63±16)岁。1 920例患者中,228例合并PAD,1 692例未合并PAD。观察指标:(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2)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及术后情况。(3)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合并PAD和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直径分类(<8 mm、8~12 mm、>12 mm),结石长径,结石数目(单发、多发)分别为(69±12)岁,(23.3±3.0)kg/m2,16例,(14±4)mm,11、95、122例,(12±4)mm,89、139例和(62±16)岁,(23.8±2.8)kg/m2,67例,(12±4)mm,159、892、641例,(10±4)mm,817、875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5、2.45,χ²=4.54,t=-4.92,Z=4.66,t=-7.31,χ²=6.90,P<0.05)。(2)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及术后情况。合并PAD和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球囊扩张长径,术中出血,出血处理(黏膜下注射、止血夹、喷雾止血、电凝止血、其他),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机械碎石,取净结石,困难插管,延迟插管,>5 次插管尝试,插管时间,X射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0(8.5~12.0)mm,56例,6、5、43、1、1例,52例,177例,67例,201例,74例,38例,74例,(7.4±3.1)min,(6±3)min,(46±19)min和9.0(8.0~11.0)mm,243例,35、14、109、73、12例,230例,1 457例,167例,1 565例,395例,171例,395例,(6.6±2.9)min,(6±5)min,(41±17)min,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1,χ²=15.90、26.02、13.61、11.40、71.51、5.12、9.04、8.92、9.04,t=-3.89、2.67、-3.61,P<0.05)。(3)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红素>30 μmol/L、结石数目>1个、合并PAD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31,1.48,1.44,95%可信区间为1.06~1.61,1.20~1.84,1.06~1.95,P<0.05)。进一步分析,1 920例行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69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 451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7.271%(81/469)和8.132%(118/1 4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1.86,P<0.05);1 692例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中,395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 297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7.722%(70/395)和8.250%(107/1 29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9.00,P<0.05);228例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中,74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54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4.865%(11/74)和7.143%(11/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42,P>0.05)。结论与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比较,合并PAD患者老年比例更高、BMI更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更高、结石长径更大、结石数目更多。PAD增加胆总管结石患者的ERCP插管难度及机械碎石比例,并降低取净结石比例,但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总胆红素>30 μmol/L、结石数目>1个、合并PAD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壶腹周围憩室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困难插管 并发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