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某电厂提出化运、集控相融合的“大集控”崭新模式。优化运行工作模式,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有效盘活人力资源。新模式下,公司运行部在人才培养、技能提升、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出丰硕果实,全面进入全能人才培养新时代。

  • 标签: 火电厂   “大集控”运行模式   化学运行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企业伴随市场发展而变革,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解决员工在思想上的矛盾,提高员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强化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论述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的积极意义,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集团公司 思想政治 意义 方法
  • 简介:摘要: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高于一切。针对当前企业的改革的工作,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注重人们的思想政治理念发展,及时结合新的发展理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基层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通过思想宣传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理念找出新路径,为国有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国有企业 创新发展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可再生能源的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建筑方式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所以,绿色施工的产生与发展是具有必然性的。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和高能耗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推进项目建设。本文就绿色施工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绿色施工 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创新
  • 简介:摘要:房地产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经济支柱,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腾飞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到建筑行业,带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建筑行业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实现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和改进建筑施工技术,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营水平和建造质量。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协同机制,这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存在进度缓慢以及效率低下,这会极大地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难度,制约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提高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作用,需要强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重点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实际,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对其管控优化展开具体研究,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管理现状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国网现代数智化供应链建设的背景,从四个方面描绘了建设现代数智化供应链的重要意义,围绕“场景流程化、物资数字化、功能实用化、决策智慧化”的建设目标,从现实业务背景和需求出发,提出了五大步骤,层层推荐,最终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最后提出了部分实施要求,以期对国网现代数智化供应链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现代智慧供应链 供应链转型 步骤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觅食运动(foraging exercise,FE)对缺血性卒中大鼠慢性应激后抑郁行为及海马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雄性成年清洁级SD大鼠,根据体质量匹配原则分为卒中组(n=10)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组(n=20)。CUMS组大鼠于造模后1周开始进行3周的CUMS刺激。然后,采用SPSS 24.0软件中的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抑郁大鼠分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组(PSD组,n=10)和觅食运动组(FE组,n=10)。FE组大鼠进行FE干预,持续4周。分别在MCAO造模后第1周、第4周及第8周结束时进行体质量称量、水迷宫测试、新奇抑制摄食测试(novelty-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T)及糖水偏爱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8周后处死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GF-β1表达变化,ELISA检测血清TGF-β1和TNF-α。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为学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大鼠体质量、NSFT潜伏期与摄食量、糖水偏爱率(sucrose preference index,SPI)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2.936~12.098,均P<0.05)。4周时,与卒中组[(343.80±19.34)g,(12.10±6.97)s,(0.75±0.09)%]比较,PSD组与FE组体质量[(307.80±17.23)g,(305.30±24.39)g]低、NSFT潜伏期[(21.70±7.02)s,(22.40±8.44)s]长、SPI[(0.52±0.06)%,(0.53±0.07)%]低(均P<0.05);8周时,FE组SPI高于PSD组(P=0.045)。三组体质量、PSD组与FE组NSFT潜伏期、卒中组与FE组NSFT摄食量及PSD组与FE组SPI在不同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8~196.548,均P<0.05)。水迷宫测试中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逃避潜伏期的时间主效应(P=0.034)和组别主效应显著(P<0.001):4周时逃避潜伏期较1周时长(P=0.003);PSD组潜伏期较卒中组长(P=0.005),FE组较PSD组短(P<0.01)。目标象限穿越次数的组别主效应显著(P<0.01):FE组的目标象限穿越次数较PSD组少(P<0.01)。(2)免疫组化显示:与卒中组比较,PSD组海马各区(含CA1、CA3及DG)TGF-β1表达下调(t=5.449~9.353,均P<0.01);与卒中组比较,FE组CA1区TGF-β1表达下调(t=7.433,P<0.01),CA3区TGF-β1表达增加(t=3.342,P<0.05);与PSD组比较,FE组CA3与DG区TGF-β1表达明显上调(t=7.811,8.790,均P<0.01)。(3)Western blot结果:与卒中组比较,PSD组海马TGF-β1表达下调(t=3.255,P<0.01);与PSD组比较,FE组海马TGF-β1表达上调(t=2.906,P<0.05)。(4)ELISA检测显示:与卒中组比较,PSD组血清TGF-β1表达减少(t=2.224,P<0.05),TNF-α表达增加(t=6.127,P<0.01);与PSD组比较,FE组血清TGF-β1表达增加(t=4.417,P<0.01)。结论觅食运动可改善缺血性卒中大鼠慢性应激后抑郁行为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TGF-β1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 标签: 觅食运动 卒中后抑郁 慢性应激 海马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前和术后同步放化疗在接受D2根治术的Ⅲ-ⅣA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9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D2根治术R0切除的47例Ⅲ-ⅣA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放疗剂量为45~50.4 Gy/ 1.8~2.0 Gy/ 25~28次/5~6周,比较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A组,25例)和术后同步放化疗(B组,22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3~72个月)。A组1年OS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 vs. 54.5%,χ2=5.68,P=0.017);3年OS和DFS分别为56% vs. 40.9%(P>0.05)和51.4% vs. 31.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远处转移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14)。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2根治术后Ⅲ-ⅣA期的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且术前放化疗的1年总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优于术后放化疗。

  • 标签: Ⅲ-ⅣA期 胃癌 术前放化疗 术后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21年11月病理确诊为肝脏PEComa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44岁,年龄范围20~63岁。收集总结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术后病理特征及治疗转归。术后采用电话随访或查询患者复诊记录方式进行随访。结果12例肝脏PEComa患者中无症状者8例(66.7%),单发病灶者11例(91.7%)。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局部肿瘤切除10例(83.3%)、扩大半肝切除2例(16.7%)。增强CT示病灶为类圆形均匀低密度肿块,动脉期强化,有肝动脉分支走行其中,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1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良性,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黑色素瘤细胞源标志物HMB45阳性率100.0%(12/12)、Melan-A阳性率83.3%(10/12)、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率91.7%(11/12)。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随访期内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肝脏PEComa好发于女性,症状隐匿,多为单发,与肝炎无相关性,影像学易与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相混淆,良性率高,表达黑色素细胞源性及平滑肌细胞源性双重标志物,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肝脏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对称性经缝牵引成骨术在青少年单侧唇腭裂患儿严重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单侧唇腭裂术后严重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青少年患儿资料,均行非对称性经缝牵引治疗,采用颅骨外固定支架联合镍钛记忆合金弹簧的尖牙支柱骨承力牵引方式,对两侧上颌骨施加不同大小的牵引力,并通过适度的牵引矫枉过正处理、及时的正畸治疗和适时的面弓牵引维持策略预防术后复发。通过对牵引前后的上牙槽座点(A)、梨状孔外侧缘点(LPA)、鼻颌缝最下点(INM)以及翼上颌缝点(PTM)到过蝶鞍点冠状面(CR平面)距离进行测量,分析对比面中部骨骼裂隙侧与非裂隙侧的变化,计算INM、LPA及PTM点的非对称率。结果研究共纳入38例患儿,其中男34例,女4例,年龄8~15岁。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治疗,术后面形及咬合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术后随访1~3年,结果显示牵引结束时因矫枉过正所致面中部凸出及咬合超覆盖会在6~12个月后恢复协调,3例术后未接受面弓牵引维持的患儿于随访3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上颌复发。对其中25例患儿牵引前后头颅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点前移量为(12.67±4.62) mm(6.21~23.28 mm)。牵引前裂隙侧INM、LPA及PTM点到CR平面的距离均小于非裂隙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牵引结束后INM和PTM点的两侧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A点的两侧距离差值虽然有缩小,但裂隙侧仍显著小于非裂隙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牵引前相比,牵引结束后INM、LPA及PTM点的非对称率均有显著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对称性经缝牵引成骨术为临床上青少年单侧唇腭裂患儿严重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早期矫治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并能很好地恢复面中部对称性。

  • 标签: 唇裂 腭裂 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累及弓部的TBAD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81(59.7±12.9)岁。患者均采用外科转流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结合设计的新的杂交手术治疗。观察指标: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流血管通畅情况、有无Ⅰ型内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等指标。术后随访观察有无支架移位、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各型内漏,转流血管通畅情况及真腔通畅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均未出现Ⅰ型内漏。手术时间为(156.5±19.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25.6)mL,术后卧床时间为(4.3±1.7)d。11例患者使用人工血管行转流术,术后住院时间为(9.6±3.1)d,住院费用为(16.6±3.8)万元;另外10例使用自体大隐静脉,术后住院时间为(14.1±6.3)d,住院费用(剔除2例左颈总动脉植入支架病例)为(13.0±1.2)万元。21例患者术后仅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其余均未出现内脏缺血、下肢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肺动脉栓塞、脑梗死、肺部感染和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12(10.9±2.4)个月,所有患者支架无偏移,未发现内漏,支架段主动脉形态优良、真腔及血管旁路血流顺畅。患者均无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在短中期的疗效观察中,杂交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TBAD安全、有效。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夹层 杂交手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至2020年“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期间广州市海珠区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情况,评估结核病防控成效,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社会学及经济学评价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家庭成员、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累计登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2 911例,进行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8 714例,筛查率99.86%,检出率0.24%(21/8 714),有临床症状者肺结核检出率高于无临床症状者。(2)累计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8 606例,筛查率1.26%(8 606/682 01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10 472例,进行胸片筛查4 964例,发现肺结核患者211例,检出率1.11%(211/19 078)。(3)累计对3 741例肺结核患者开展艾滋病病毒(HIV)筛查,HIV初筛阳性11例,检出率0.29%(11/3 741);累计对6 697例HIV感染患者开展肺结核筛查,发现肺结核患者55例,检出率0.82%(55/6 697)。(4)累计登记学校肺结核患者445例,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14 304例,筛查率92.53%,发现肺结核患者13例,全部为病原学阴性学生患者,检出率0.09%(13/14 304)。(5)社会学评价结果。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78.04/10万逐年递降至2020年53.76/10万;累计规范管理肺结核患者5 697例,规范管理率为95.76%;累计成功治疗肺结核患者6 015例,成功治疗率为95.31%。(6)经济学评价结果。累计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63 392年,获得完整生命数768个,免受结核菌感染的健康人数60 150~90 225人;减少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数3 008~4 512人,避免了新发病例损失31 702~47 551年,挽回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961 022.72元。结论广州市海珠区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取得较好的成效,应积极推行重点人群“主动发现”模式,减少结核病传播,加速结核病疫情下降。

  • 标签: 肺结核 重点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8—2021年广州市越秀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情况,为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关于印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通知》的要求,对学校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可疑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和/或胸部X线等检查。结果2018—2021年广州市越秀区学校共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161例(2018年42例,2019年50例,2020年38例,2021年31例)。大学生73例(45.34%),中专及高中学生74例(45.96%),初中生8例(4.97%),托幼机构6例(3.73%)。其中男性患者83例(51.55%),女性患者78例(48.45%)。发现的161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阳性患者48例(29.81%),病原学阴性患者113例(70.17%)。通过对161例确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筛查密切接触者7 698例,其中7 667例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结果中,强阳性326例;有6 193例进行胸片筛查,胸片表现为异常者38例,在7 698例密接者中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例。结论通过对学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可及早发现结核患者并杜绝传染源,从而防止学校结核疫情的发生。

  • 标签: 结核 学校 密切接触者 筛查
  • 作者: 陶希 李璐 唐文静 伍思源 黄丽君 刘茜蓉 宋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康复科,长沙 410016 湖南师范大学神经修复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1 湖南省脑血管病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00,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康复科,长沙 410016,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康复科,长沙 4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觅食运动(FE)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及额叶5羟色胺(5-HT)1A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及2只健康雌性SD大鼠(供行为学评估用)。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PSD组及PSD+FE组(FE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时间1.5 h。造模术后1周,PSD组与FE组行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刺激(CUMS),共3周。此后I/R组大鼠集中饲养,PSD组大鼠单笼饲养,FE组大鼠单笼饲养且自由觅食,共4周。造模术后4周及8周,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行旷场试验(OFT)、社交试验(SIT)及糖水偏嗜试验(SPT)评定。术后8周处死大鼠,行脑组织TTC染色、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额叶5-HT 1A受体/TGF-β1表达变化。结果术后4周,与I/R组比较,PSD组与FE组大鼠体质量减轻,穿格子数及直立次数较少,对嗅潜伏期延长及对嗅次数减少,SP降低(均P<0.05)。术后8周,与PSD组比较,FE组体质量增加,穿格子数及直立次数较多,对嗅潜伏期缩短、对嗅次数增加,SP增加(P<0.05)。与组内术后4周比较,术后8周各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FE组对嗅潜伏期缩短、对嗅次数增加,PSD组与FE组穿格子数、直立次数及SP增加(P<0.05)。PSD组及FE组右侧半球残存脑体积比均较I/R组明显减少(P<0.05),PSD组与FE组右侧残存脑体积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FE组额叶病理形态改变较PSD组轻。术后8周,FE组5-HT 1A受体及TGF-β1增加较PSD组明显(P<0.05)。结论FE可改善PSD大鼠的抑郁行为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额叶病理损伤,增加额叶5-HT 1A受体及TGF-β1表达有关。早期慢性应激可能会增加脑卒中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

  • 标签: 觅食运动 卒中后抑郁 脑梗死体积 慢性应激 5羟色胺1A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食管鳞癌神经侵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术前行IVIM成像检查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及IVIM成像序列检查,计算表观扩散系数、扩散系数、灌注系数及灌注分数值。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食管鳞癌神经侵犯IVIM成像检查情况及其诊断效能。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诊断效能。结果(1)入组患者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为60(43~74)岁。63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神经侵犯17例,无神经侵犯46例。神经侵犯和无神经侵犯患者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浸润深度(T1期、T2期、T3期、T4期),淋巴结转移(有、无)分别为0、6、11例,0、3、13、1例,15、2例和6、24、16例,1、22、23、0例,12、34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2.49,χ²=19.58,P<0.05)。(2)食管鳞癌神经侵犯IVIM成像检查情况及其诊断效能:神经侵犯和无神经侵犯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系数值、灌注分数值分别为(2.21±0.33)×10‒3 mm2/s、(1.46±0.31)×10‒3 mm2/s、32.50(15.55,46.75)×10‒3 mm2/s、(0.34±0.09)×10‒3 mm2/s和(2.45±0.45)×10‒3 mm2/s、(1.72±0.38)×10‒3 mm2/s、34.85(23.43,51.20)×10‒3 mm2/s、(0.42±0.13)×10‒3 mm2/s,两者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分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2.52,-2.34,P<0.05);灌注系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P>0.05)。2位影像学诊断医师对63例食管鳞癌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系数值、灌注分数值测量的一致性良好,ICC分别为0.96、0.92、0.89、0.9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分数值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0×10‒3 mm2/s、1.68×10‒3 mm2/s、0.41,AUC分别为0.67[95%可信区间(CI)为0.54~0.79)、0.70(95%CI为0.58~0.81)、0.69(95%CI为0.57~0.80);联合扩散系数值和灌注分数值诊断食管鳞癌神经侵犯的AUC为0.74(95%CI为0.62~0.84),截断值为0.20,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56.5%。结论IVIM成像参数扩散系数值及灌注分数值可进行良好术前评估及预测食管鳞癌合并神经侵犯,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 标签: 食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神经侵犯
  • 简介:摘要:科技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融媒体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培养思路却依然墨守成规。在高职院校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培养思路与方式没有以职业教育为核心,成为了本科教育的“压缩版”,理论知识多而深,实践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本文就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 标签: 播音与主持专业 人才培养 现状及问题 调适思路 革新方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工厂中,电气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建筑工程电气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严格按照国家电气设计标准,以居民用电安全和资源节约为设计基础,保证建筑电气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如何确保安全、降低能耗是决定电气系统能否安全持续运行的主要目的。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其次探讨了安全管理在电气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 标签: 电气工程管理 现状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煤矿资源作为国家建设中不可再生的资源更加凸显其重要性。我国城市化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也使煤炭的消耗量逐年增加,因此应更加重视煤炭的开采情况,保证其产量和质量。煤炭的开采往往采取传统的开采技术,存在原煤浪费的情况,而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应用使煤炭开采技术不断更新、完善,将粗放式的开采模式转变为经济节约式,提升开采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资源的破坏。同时,新型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也有效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煤矿企业应不断的完善采矿技术,并在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生产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升煤炭产量,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煤矿 采矿技术 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