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期间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抽取了6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另外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依从性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占据优势,发生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透析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人性化护理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应用个性化功能锻炼优质护理服务,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在血液透析双腔导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 58例利用右颈静脉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者为观察组。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者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和静脉压情况,及管腔阻塞、置管部位出血例次。观察时间为 8周。 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高于对照组 (P< 0.05),静脉压低于对照组 (P<0.05),导管发生堵塞次数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置管部位及其他部位出血无差异 (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用于双腔透析导管封管液中,能显著改善导管的功能,保障透析过程中的充足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双腔透析导管 尿激酶 肝素钠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吸痰流程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将我院 ICU4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流程,先吸气管插管内痰液,再吸口鼻腔内痰液;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吸痰流程,先吸口鼻腔内痰液,再吸气管插管内痰液。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日、吸痰次数、吸痰时指端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吸痰次数及吸痰时指端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气道粘膜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改良式吸痰流程可缩短 重度有机磷中毒 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 ICU监护时间,减少患者吸痰次数,预防 气道粘膜损伤的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 标签: 吸痰 有机磷中毒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nerve palsy,ONP)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段动脉瘤的不同血管内治疗方式的恢复情况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至2018年收治的35例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段动脉瘤并经血管内治疗的病例。随访观察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式ONP恢复情况的差异性,分析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即刻评价的栓塞与否及程度对ONP恢复的差异性,分析ONP恢复与否与年龄、动眼神经麻痹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动脉瘤大小、自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长的关系。结果35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25例(71.4%),部分恢复6例(17.1%),未缓解4例(11.4%);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式,ONP的恢复没有统计学差异(P=1.00);术后DSA即刻评价的栓塞与否及程度对ONP恢复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单纯支架治疗和致密栓塞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年龄、ONP程度、动脉瘤大小、是否SAH、治疗时间均不是ONP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ONP恢复状态没有差异;术后即刻评价的致密栓塞及单纯支架置入,相较部分栓塞及栓塞后瘤腔显影,动眼神经恢复更好。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血管内治疗 后交通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表现特点、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年中18例首诊于我院眼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18例患者均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应用可解脱球囊封堵瘘口12例,应用弹簧圈+Onyx胶封堵瘘口3例,覆膜支架隔绝瘘口3例。结果所有病例中最常见的眼部表现为搏动性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障碍等。头颅或眼部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显示患侧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增粗;全部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本组18例(20眼)均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应用可解脱球囊封堵瘘口12例(14眼),结果10例(12眼)瘘口完全闭塞,发生并发症2例,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应用弹簧圈+Onyx胶封堵瘘口3例(3眼)、覆膜支架隔绝瘘口3例(3眼),瘘口均完全闭塞,无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全部手术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间(12±3.4)个月,无复发病例,颈动脉覆膜支架内未发生狭窄及闭塞。结论对于以突眼及其他相关症状就诊于眼科的患者,应考虑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能,血管造影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手术治疗对颈动脉海绵窦瘘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 突眼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