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深静脉置管以及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选取在本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02例,诊治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按照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处理,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在化疗中,参照组应用静脉留置针,实验组选取深静脉置管,对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相比于参照组较优(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相比于静脉留置针,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留置针 深静脉置管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性研究跗骨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自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所治疗的6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微创组35例是采用跗骨小切口锁定钢板治疗,传统组30例是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并作比较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AOFAS(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Maryland评分、Gissane角及Bohler角的改变,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做作比较。结果 观察结果见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发生情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跗骨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形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疗效相同;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治疗相比,跗骨切口手术时间短少,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发生率更小,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 骨折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的早期甄别是为了预防疫情进一步蔓延,当前,我国的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医院作为主体,如何在高强度工作及巨大压力下筑好医院疫情防控第一线,保证患者有序接收及治疗,保障医务人员及陪护安全,确保医疗质量,抓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抓生产,让所有病人有病能医,使治病、疫情防治两不误,是各大医院的共识,也是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目前,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多家医疗机构均采取了多重防控体系,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门诊明显提高对肺炎患者的识别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门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进行横断面调研,为制订提高静脉治疗水平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省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组织制订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表,对我院34个临床科室46个病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横断面调研。结果 当日调查663人,其中正在输液治疗498人,使用输液钢针输液94人、浅静脉留置针294人、CVC79人、PICC29人、输液港2人。前臂和手背是外周静脉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颈内和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404例静脉导管中,268例无导管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293例无敷料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结论 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还应继续加强,护士“钢针零容忍”的意识还有待提高;34个临床科室未全部开展PICC置管技术;CVC部分患者导管的选择与实际输液治疗需求不相符;避免或减少关节部位穿刺的情况;需继续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日常维护。

  • 标签: 静脉治疗 横断面调查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其可以减少穿刺次数,还能够按照药物的浓度进行静脉给药治疗,可缓解患者对输液的紧张感以及方便对危重患者进行快速抢救,避免反复扎针。方法:浏览静脉留置针相关的论文及各种文献,并进行总结以及分析。结果: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相比较普通输液针的患者,前者并发症较少发生而后者输液并发症相对较多。 结论:临床上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有助于相应治疗计划的顺利开展,效果达到理想化。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预充式冲封管液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2-2022.2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200例,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2021.8-2022.2的患者中,采用内科预检分诊;而2021.2-2021.8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种方式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有效控制了病情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 门诊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动静脉内瘘,有较高应用率,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具备较高安全性,就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该措施在疾病症状方面有较好改善作用,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为了提高整体疗效,在置管期间仍需辅以有效护理。基于此,本文将着手于肾功能不全相关知识,对动静脉瘘管放置期间的护理措施(心理安抚、知识宣教、血管选取、专科护理、药物指导、功能锻炼、营养支持)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动静脉瘘管患者 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护理进展 分析总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延长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10月期间120例使用贝朗24号安全型留置针置管患儿,其中60例为对照组,,剩余60例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法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 留置针 固定方法 透明敷料 加强宣教
  • 简介:【摘 要】目的:根据临床实验结果来分析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划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为选取范围,并在该时间范围内选取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选取ONT≤4.5h的患者12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ONT分为0-0.3h组(A组)和3.0-4.5h(B组)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静脉rt-PA使用后的24小时内过程中按照2013、2018年AH A、ASA急性脑梗死早期管理指南中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管理共识予监测血压、心率及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A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A组患者心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早期使用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和神经功能评分,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情况,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值得使用和推广。

  • 标签: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 早期静脉溶栓 治疗效果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标准化语言设置在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病房对密切接触者管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2个护理单元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标准化语言进行沟通访谈,对照组由护士独立组织语言访谈,2组密接者所需遵守的规范守则完全一致,第三天对2组密接者的管理依从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入住后第三天将2组密接者对于护理管理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密接者对于测体温、取消毒液、汇报健康状况、访谈配合、隔离观念等均达到100%,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管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标准化语言  新型冠状病毒  密切接触者 隔离观察病房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规模核酸检测中采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现状;描述职业暴露高风险环节现状;探讨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

  • 标签:
  • 简介:(2.   【摘 要】目的: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来分析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并讨论。方法:划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为选取范围,并在该时间范围内选取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2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选取之后使用随机表数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该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该组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4h、48h、7d时的NIHSS评分情况以及预后治疗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h、48h、7d时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治疗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从而提升其后期预后效果,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 阿司匹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21年收治的1例新生儿蜂窝组织炎伴右侧头静脉血栓患儿的护理经验。总结了该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要点,包括:抬高患侧肢体,遵医嘱抗凝及抗感染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于住院15天后好转出院。

  • 标签: 新生儿 血栓 蜂窝组织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剂量对于CT增强扫描对肝脏静脉期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肝脏多层螺旋CT扫描的12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剂剂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60ml优维显)和对照组(80ml优维显)各60例,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静脉期CT值[(103.08±15.43)HU和(102.63±13.29)HU]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33%,χ2=3.92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脏的CT增强扫描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的造影剂,静脉期增强效果并无显著的差异,造影剂剂量越高,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实施CT增强扫描时,低剂量造影剂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剂量 肝脏静脉期 增强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确定本院接收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以其为样本来源,随机选取110例,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n=55):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护理,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3.6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4.55%,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手术期间配合术中护理措施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术中护理 髋关节置换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时间内,到我院肾内科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且发生血栓形成共30人确定为本次观察的对象,对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治疗措施,在此情况下给予标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病人应用护理的作用和效果。结果:在本次入选的30名病人中,有6出现了堵管现象,通过溶栓等治疗方法后达到了正常透析的条件,并有1名病人采用的溶栓措施无效,及进实施了更换血液透析通路的治疗措施。结论:血栓形成将会对于透析治疗的疗效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病人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病人的不良状况,提高病人生活品质,有着借鉴应用价值。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血栓形成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儿科门诊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时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留置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2022年02月至2022年08月收治的1000例儿科门诊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0例,家庭护理干预)与对照组(500例,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实验组患儿的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时采用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显着,并发症较少,留置时间得到提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模式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年长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将60例耳鼻喉科择期住院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消毒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剌,试验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1小时再施行对照组的操作。采用数字分级法(NRS)、FLACC疼痛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并记录患儿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天数,调查家长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天数、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天数,提高家长满意度,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年长儿较易承受外周留置针穿刺引起的轻度疼痛,患儿依从性较好。

  • 标签: [] 儿童 利多卡因乳膏 静脉穿刺 留置针 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应用手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两种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的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应用手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PICC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和经济费用。结果手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P

  • 标签: 手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PICC 消化道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