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置动静脉瘘管患者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肾功能不全置动静脉瘘管患者的护理进展

刘君利   ,刘锦 ,张晶晶, ,史红妍, 徐茜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医院五官科  223700

摘要:动静脉内瘘,有较高应用率,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具备较高安全性,就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该措施在疾病症状方面有较好改善作用,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为了提高整体疗效,在置管期间仍需辅以有效护理。基于此,本文将着手于肾功能不全相关知识,对动静脉瘘管放置期间的护理措施(心理安抚、知识宣教、血管选取、专科护理、药物指导、功能锻炼、营养支持)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动静脉瘘管患者;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护理进展;分析总结

Nursing progress of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with renal insufficiency

Abstract: Arteriovenous fistula, with a high application rate, is mainly used for hemodialysis treatment, with a high safety, for patients with renal insufficiency, this measure has a good improvement in disease symptoms, can guarantee the life safety of patients, b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acy, during the catheter still need to be supplemented by effective nurs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asures during the placement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psychological reassurance, knowledge education, vascular selection, specialized nursing, drug guidance,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based on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renal insufficienc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tioners.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Renal insufficiency; Hemodialysis; Nursing progress; Analysis and Summary

临床上,肾功能不全较为普遍,在具体分类中,存在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方面,对其分析后发现,此类疾病典型特征为:机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进展期间,有较高危害性,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损伤严重[1]。在疾病治疗领域,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有较高应用率,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其他并发症风险,且该措施血流量较为充分,安全性高,能够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是该过程中,在其他因素影响下,患者心理情绪较为低落,极易出现抵触心理、行为,进而影响疗效,因此,需辅以有效护理[2]。本文重点围绕肾功能不全相关信息(诱发病因、疾病症状、治疗)开展,探究动静脉瘘管放置期间的护理策略(心理安抚、知识宣教、血管选取、专科护理、药物指导、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现作如下综述。

一、肾功能不全

1.诱发病因

关于肾功能不全,在诱发机制方面,可汇总为:(1)遗传性疾病:慢性肾脏病遗传史;(2)年龄:老年群体;(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肥胖、营养不良;(4)其他慢性病刺激:糖尿病、蛋白尿、高脂血症。

2.疾病症状

对于病发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疾病症状方面,主要包括:(1)急性肾损伤:四肢乏力、尿量减少、食欲减退、皮肤瘙痒、浮肿、心悸、呼吸困难等;(2)慢性肾脏病: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上消化道出血、胸痛、气短、呼吸急促、肢体麻木。

3.疾病治疗

医学研究发现[3]:肾功能不全治疗时,血液透析技术较为普遍,其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疾病症状,指的是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医院专用透析器处理后,将其中多余水分、代谢废物清除,而后回输至体内的整个过程,该技术干预时,动静脉内瘘术必不可少,属于常见血管通路,有利于加速患者体内血流速度,为透析治疗提供足够血流量,其安全性较高,在患者生命安全方面有较好保障作用。

二、置动静脉瘘管时的护理策略

1.心理安抚

动静脉内瘘术干预前,肾功能不全患者个人状态相对消极、负面情绪严重,典型表现有:焦虑、抑郁、恐惧感,对各项检查、治疗措施存在抵触、排斥行为,极易影响最终疗效,对此,临床护理人员需引起足够重视,在治疗前,对于患者所处病房应增加巡查次数,密切观察患者个人行为、面部表情,而后与其积极交流、沟通,话题围绕患者感兴趣内容开展,从而转移其注意力,并分享负面情绪宣泄的合理方法、院内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提高依从率[4]。家属方面,护理人员还应与其积极交流,为家属讲解精神支持对患者疾病转归重要性,嘱咐家属多关心、多陪伴患者,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敏感字眼,如:治疗费用、病情恶化等,从而对其负面情绪进行较好改善,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

2.知识宣教

具体方式有:发放疾病宣传册、组织讲座活动,内容为:肾功能不全相关知识、动静脉内瘘术相关知识,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家属自主学习,对网络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保持热情态度,为患者答疑解惑;对于部分理解能力较差、文化程度较低患者,还可采取一对一模式进行宣教,将专业化语句用图片、视频方式呈现,促进患者理解[5]

3.血管选取

首要原则为:弹性好、线性饱满、未穿刺,在血管选定后,患者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开展适当运动,目的为:促进肢体血液回流、扩张血管管径,与此同时,还需做好该部位保护措施,并进行及时清洁,避免感染、其他并发症出现。在穿刺点选取时,通常以吻合口以上2cm处为准,并将其及时消毒。

4.专科护理

置管结束后,对于术侧肢体,护理人员可将其适当抬高,避免水肿、血栓等并发症出现;与此同时,对于患者身体指征、切口渗血情况,护理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按压止血,对于出血量较多患者,应在第一时间与主治医生联络进行对症干预[6]

5.药物指导

动静脉内瘘术后,需为肾功能不全患者提供抗凝药物,该过程中,对于药物服用时间、剂量,工作人员需为患者详细解释,并明确标注,且用药期间,在患者临床反应方面,护理人员更要密切监测,做好详细记录,出现严重不适感后需立即向主治医生汇报。

6.功能锻炼

手术结束后,为了促进内瘘成熟,在功能锻炼方面,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导患者开展适当运动,如:握拳活动、肢体抬高等,并将循序渐进原则严格落实,逐步增加活动时间、强度,中期、后期阶段,可引入有氧运动,如:散步、体操等,从而增强肾功能患者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且运动过程中,对于患者身体指征,护理人员还应及时监测并做好对应记录,预防并发症出现。

7.营养支持

动静脉内瘘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营养物质流失较快,导致其身体素质差、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其他疾病;因此,在膳食管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将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状况、个人喜好作为参考依据,在钠、盐、钾、磷摄入量方面,严格把控,对于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食物,应适当增加摄入比例,鼓励患者多饮水,从而保持其体内营养物质均衡性[7]

三、小结

肾功能不全,有较高发生率、较高危害性,在动静脉内瘘术干预时,为了保障最佳效果,护理人员可以从心理安抚、知识宣教、血管选取、专科护理、药物指导、功能锻炼、营养支持方面进行指导,不仅能够在患者负面情绪、个人状态方面进行改善,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提高配合度,而且能够有效保障患者治疗期间体内所需营养物质均衡性,更好地提高其身体素质、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参考文献:

[1]许烨, 单菁茜. 预见性风险护理对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动静脉瘘相关并发症的改善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 7(6):130-132.

[2]李家莲,易柏林,全丽霞. 动静脉内瘘专业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4):303-306.

[3]刘梁洁,付沙沙. 认知干预结合心理弹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1):114-118.

[4]杨平,王轶文.内瘘专项优质护理对肾衰竭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及使用时限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496-1498.

[5]黄晶晶,何丽丽,胡平平.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无缝隙护理在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1,34(22):177-179.

[6]薛毅,尤燕舞,黄翠婷. 促进慢性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护理进展[J]. 医药前沿,2020,10(19):13-15.

[7]刘会文,邓悠悠. 护理干预预防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8):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