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家长对传统节日内涵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如何提升家长对传统节日内涵的认识

   樊亚梅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第二幼儿园    550300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观念,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已经成为了打造文化强国过程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具有诸多现实意义。 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团结,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会放下繁琐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节日,这种家庭团聚的氛围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增进亲情。同时传统节日也是邻里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人们会户外房赠送礼物,共同参与庆祝活动,增进友谊和凝聚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徐徐统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异域文化也纷至沓来,侵袭和影响了这块古老的土地: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这些以往还只是见于报刊载体的西方文化产物今天已被大多数的城市青年人所熟悉。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使人们的生活更趋多元化,使人们能够更从容地去享受生活的乐趣,去领受自然和文明的恩惠,去把握客观世界跳动的脉搏。 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淡化中国传统节日转而注意外来节日,例如 14日的西方情人节、4 日的愚人节、12 月25 日的圣诞节等,这些西方节日开始在中国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4月5日的清明节、五月初五的端午、八月十五的中秋、九月初九重阳等)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节日习俗反映了我们祖先对自然的认识和一种社会的价值观。是我们祖先生存经验、生存智慧的总结,是一般国民的思想法则,是与人类共存亡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通过传统节日表现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情怀却不应当离开我们。过传统节日也是一种仪式,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也是节日文化得以延续的载体,人们在享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也在表演着、创造着本民族的节日文化。传统节日教育的意义深远而广泛,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让年轻一代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有助于促进社会团结,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会放下繁琐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节日。这种家庭团聚的氛围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增进亲情。同时传统节日也是邻里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人们会户外房赠送礼物,共同参与庆祝活动,增进友谊和促进社会团结。在教学活动,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了解,增进感情。

有助于文化传承,通过庆祝传统节日参加传统民族活动,能够使其精神活动得到充实,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增加文化自信的同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

有助于经济发展,随着传统文化要素的挖掘和升级,以及消费服务形态和模式的创新,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春节,端午等假期,注重文化体验成了度假新时尚。文化与消费的结合为各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随着商业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目前传统节日也面临着商业化突出,凝聚力弱的问题,所以要想让传统节日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还需要从当下做起,不断优化。深度融合,做好宣传,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让节日文化与日常生活更好结合。

提升家长对传统节日教育的认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家长应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明白这些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或者庆祝活动,而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加强传承,做好教育,学校可以将节日与教学相结合并融入日常教育过程之中,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其中,提高大家参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积极性,此外,也可以通过研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独立挖掘节日文化的魅力,激发情趣,增进文化传承。

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家长应积极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的贴春联、包饺子、拜年,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等。通过亲身参与,家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从而加深对传统节日教育的认识。与孩子共同学习,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通过共同阅读相关书籍、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传说和习俗。这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组织家庭活动:家长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家庭活动,如制作传统节日特色食品、进行传统节日游戏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还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亲密关系,同时也能够让孩子在参与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家长应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清明节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制作花灯,在制作过程中,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这些物品的制作方法和寓意,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活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清明节也是一个适合阅读的好时节。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清明节的书籍或文章,分享阅读心得和感受。通过家庭读书会,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组织一些亲子运动会项目,如绑腿跑、背靠背运球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利用清明节开展家长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传统文化、增进亲子关系、锻炼身体等。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注重文化传承、注重亲子互动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利用社会资源:家长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社区等,参加相关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或讲座。这些活动可以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

总之,提升家长对传统节日教育的认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深入了解、参与庆祝活动、与孩子共同学习、组织家庭活动、注重文化传承和利用社会资源等方式,家长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预留之远者必说其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统节日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唯有用好传承传播,方能推进文化自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