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与防治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与防治措施探究

李智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地质灾害问题一旦发生,很容易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地质灾害的产生会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在其中所涉及的因素也较多,其还存在着不可控的特点,然即便如此,若可通过充分明确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特征和情况,积极进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与防治,就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基于此,本文就以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究了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防治措施;探究

前言:

地质灾害问题有着发生频率较高、以及分布较广等许多特征,针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及防治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强化认识,做到细致探讨和解决,还应确保部门之间的有效统筹,实现建设出完善的应急处置和管理体系,以期尽可能控制地质灾害问题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所带来的威胁,与此同时也更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一、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其一,滑坡。在斜坡上的岩体抑或土体受到人工切坡、或是河流不断冲刷的影响,在一定的重力下向着软弱带或软弱面向下不断滑动的一种自然现象,这就是滑坡,滑坡通常有软弱结构面,同时还会存在明显的坡度[1]。人为以及自然因素都为诱发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的主要因素,而一旦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就会表现出规模极大、以及损失十分严重的状况。

其二,崩塌。崩塌一般会发生在山区丘陵地带,具备隐蔽的特点,防御十分困难,因此崩塌属于地质灾害中十分危险的一种类型。一些地区的采矿工作较多,致使形成坡度较大的边坡,而在不断的剥蚀下,会出现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很难确保岩土体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在暴雨等因素的影响下就易于出现山体崩塌的状况。

其三,泥石流。针对坡度大的一些山区,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较高,这也为山区所多发的一项地质灾害问题,泥石流的产生也是受到人为及自然因素一同影响而造成的。泥石流的毁坏性极强,容易进行迅速的摆动,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性,不管是冲刷或是预埋的规模均是巨大的,所以若发生泥石流等的地质灾害问题,无疑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与防治措施探究

(一)应急处置措施

第一,应注重展开调查工作,以便及时了解地质灾害体的结构、以及环境情况等,不仅应搜集及分析已然获得的资料,也要充分落实现场勘察工作,以期获得更多所需的资料,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运用GPS定位以及全站仪等,及时明确和掌握地质灾害体的特征和环境方面的资料内容[2]。第二,应重视开展监测工作,对此应设置监测点,所应用的监测方式,不但要确保具有人工测量的方式,也应善于利用激光测距仪等,在实施人工测量的过程中,通常是钢尺测点,在应用激光测距仪等监测方式时,应根据灾害体变形状况来判断是否应用该方式,重要的监测点需做到适度加密,报告时段应符合应急决策的要求,而预警值应针对灾害体的主要特征加以确定。第三,应进行严格论证,在实施论证的过程中,也应提出合理的应急处置计划。一般运用应急抢险队伍、技术专家小组、以及政府等一同参与的会商模式,在具有条件的情况下,会商可和考察工作之间相联系,如具备远程会商系统,可多加听取专家的建议,进而更利于保障会商结论的合理性与精准性。现阶段,地质灾害问题的应急处理方式、亦或计划的制定,往往为在严格监测和有效调查的前提下,结合已然具备的资料内容,针对该地区情况或是相似工程的重要方式和经验,展开全面性的分析和判断工作,最后再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应急处置方式和计划内容。第四,展开科学决策,结合应急管理报批程序,应急指挥中心需及时报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等,还应做到协调好各个职能部门,保障方案的有效落实。第五,科学妥当实施。针对已然发生变形状况,若是受损情况的灾害体,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方案,对此强调严格监测应急处置的整个过程,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应急处置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应积极调动机械设备及武警队伍等,保证作战的效果,以便更为快速的控制和处置好地质灾害问题。

(二)防治措施

以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来分析,一方面需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地质灾害的产生会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容易产生极快的变化,因此必须重视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并保障预警的充分覆盖,以便尽快发现地质灾害问题,也可尽快应对地质灾害问题,降低地质灾害问题带来的损失,在此期间应充分关注气象因素,这是因地质灾害的产生一般和温差、以及降水等相关气象因素发生了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在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网的过程中,需将气象监测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并且还应强化对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不断强化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的效果和水平。另一方面应做到提高资金投入的程度,强化落实保障工作,不管是不断提升对地质灾害问题的防治水平,或是建设完善的防治体系,确保具备充足的资金都是极为必要的,也为不能缺失的一项关键条件,需积极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有效及时的筹措和管理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资金,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层面上的必要保障

[3]。除此之外,还应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在技术装备上的要求和需要,结合“轻重缓急分配”这一重要的原则,及时配备完善的应急技术装备,也应建立满足应急要求的技术装备体系,还需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联合部门及应急机构,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平台,完善技术装备运用体系,如此不但可符合地质灾害的防治管控以及协调处理方面的各项要求,也符合应急防治技术不断强化的重要需求。上述内容均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应针对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发生的状况等,有效运用防治措施来实施充分的防治,以便进一步降低地质灾害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和损失。

总结: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会表现出一定的突发性和隐蔽性,如想及时防控地质灾害有着较高难度,在发生地质灾害问题后,往往会以极快速度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针对此情况,应强化展开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与防治工作,不断提高针对地质灾害问题的应急处置和防治水平,从而才更利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辉雄. 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J]. 西部探矿工程,2023,35(05):184-186+190.

[2]雷天浩. 矿山地质灾害应急勘查与防治措施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22,(23):109-111.

[3]李晓春. 协调联动  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全国各地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掠影[J]. 中国应急管理,2022,(07):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