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微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微探究

刘晓玲

惠安县城南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素养的渗透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育良好品格,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媒介,明确德育渗透的意义,针对现存的教学问题,探索针对性的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方法,以期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问题与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使得学生掌握基本教材基本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客观的认知世界,理解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思辨思维,鼓励其将所学应用于现实。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从传统的“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1.教材知识与德育教育缺乏关联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存在意义,但在具体尝试将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工作相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只是应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即兴为学生讲解,希望这些闪现的经验道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认识。但就落实情况而言,教师的口头讲解只能将这些道理停留于学生的浅层认知。倘若教师长期无法建立数学教材知识与德育教育工作间的关联,可能德育教育工作依然停滞不前。

2.内容笼统抽象

尽管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相关知识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未完全理解二者间的关联,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理想化,超出了学生的接受水平,导致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工作趋于形式化,并未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价值。对此,小学处在初级认知阶段,数学课程中德育知识的渗透应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应选择超出学生认知的道理进行渗透,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1]

3.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部分教师进行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时依然采用口头灌输的形式,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环境下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思维的活跃阶段,认知方式倾向于具象思维。因此口头讲道理的形式无法满足德育的渗透要求。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优化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若想真正实现教材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教师需要深挖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优化小学数学的德育素材,实现对教材内容中德育素材的优化。对此,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材,准确把握课堂的重难点内容,仔细甄别其中蕴含的德育信息,在教学过程应注重鼓励学生实践[2]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测量”一节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感知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初步了解“长度”的概念,使得学生本节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待学生掌握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感知测量的意义。并不断加强对测量结果的要求精度,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品质。通过优化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与良好的责任感,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也可以不断优化自身的言行,严于律己,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巧借历史典故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教材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的媒介,也是落实德育渗透的依托。小学阶段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处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起始阶段,同时也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开德育渗透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此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长期面对困难的打击可能使得学生会逐渐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巧借典故的形式,调度学生的情感,从而在自豪感与荣誉感的支撑下,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设置了很多“你知道吗”栏目,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三言两语直接带过,并未发挥出这一栏目的存在价值。实际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这一栏目的相关背景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对其展开介绍,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完成了对学生德育素养的渗透,有助于塑造德行兼备的学生[3]

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一节中的“你知道吗”栏目为例,这一栏目介绍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便有了对正负数的记载。教师便可以借这一话题创设历史情境,向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当时记载的与正负数相关的“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内容依据,指出中国正负数的出现与应用相较于国外早了700多年。通过这一历史情境的引入,使得学生感受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为了为国争光,建立起学习数学学科的决心,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3.在拓展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

数学课堂教学时间与内容有限,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也有所局限。因此,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尝试与课外的拓展活动相融合,让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生活。拓展活动便是二者融合的有力媒介,教师可以过来学生在社会调查与课外阅读中搜集资料,强化其自学与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以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就此开展“小交通员就是我”的课外拓展活动,找一个交通路口,通过调查与访问的方式,测算出不同时段的车流量,将测算结果数据调查与整理,并以此数据为依据,鼓励其自己编写与之相关的应用题,并完成应用题的自编自写,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在其展开实践的过程中,交流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无声渗透。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应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帮助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期深层次感悟到德育教育的内涵,继而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研究 [J]. 文理导航(下旬), 2021, (02): 21-22.

[2]林紫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J]. 学园, 2021, 14 (03): 53-54.

[3]李国民.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 [J]. 吉林教育, 2021, (Z1): 121.

注:本文系惠安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课题编号:HA1451-1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