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杨新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   130000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精神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不良行为。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参考组;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精神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避免出现不良行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精神康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1],临床以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还可能导致其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扭曲。患者可能无法正确区分现实与幻觉,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情感联系,甚至出现社交障碍和退缩[2]。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配合护理干预。然而,常规护理方法侧重于生活照料和身体护理,对于患者精神层面的关注和干预相对不足。而精神康复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更注重患者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心理适应能力[3]。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调研目标,依据奇偶法均分两组。实验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平均值在(44.25±7.64)岁;参考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平均值在(44.26±7.42)岁(p>0.05)。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2)病情相对稳定。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癫痫;(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精神康复护理干预,定期与患者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理解其困惑和不安。通过温和的语言和专业的技巧,帮助患者释放压抑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惧。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引导患者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机制。向患者详细解释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教授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技巧,如如何应对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通过反复练习和逐步引导,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积极组织患者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病友交流会、康复运动会等,为患者提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同时,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进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1.3 观察指标

(1)精神状态:采用BPRS量表评估精神状态,分数越高越严重。

(2)不良行为:包括隔离行为、情绪低落、自残或自杀。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状态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见表1。

1 精神状态x±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n=43)

42.82±3.49

22.04±2.43

参考组(n=43)

42.79±3.41

28.91±2.43

t

0.040

13.109

p

>0.05

<0.05

2.2 不良行为

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2。

2 不良行为[n(%]

组别

隔离行为

情绪低落

自残或自杀

总发生率

实验组(n=43)

2(4.65)

3(6.98)

1(2.33)

6(13.95)

参考组(n=43)

11(25.58)

7(16.28)

3(6.98)

20(46.51)

x2

10.805

p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现明显的感知觉障碍,如幻听、幻视等,幻觉内容往往荒诞离奇,令患者深感困扰[4]。同时,患者的思维形式也变得混乱,表现为思维跳跃、逻辑断裂,甚至可能出现妄想症状,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妄想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使患者对周围环境产生错误的认知[5]。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出现社会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对自身及他人构成安全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常规护理往往侧重于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基本生活照料,如饮食、睡眠和日常活动等,而对于患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关注不足[6]。精神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参考组;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分析原因为精神康复护理通过通过定期与患者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能够深入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理解其所面临的困惑和不安,不仅有助于建立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还能提供安全、支持性的环境,让患者能够毫无顾忌地释放压抑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惧。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运用温和的语言和专业的技巧,引导患者正视疾病,帮助其认识到自己思维模式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教授其如何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机制,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现实,减少自我否定和逃避行为,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在向患者详细解释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时,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的案例,使患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疾病的本质、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有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教授其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技巧。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患者能够掌握更多的自我管理技能,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在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帮助患者逐步提高自理能力,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注重培养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复发风险。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为患者提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还能够帮助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社交活动的参与,患者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减少孤独感和自卑情绪,进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精神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避免出现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吴燕.精神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5):174-176.

[2]姚景峰,孙以琳.临床路径在精神科精神分裂症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1):0046-0048.

[3]闵茜.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5):0112-0114.

[4]方敏.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改善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16):2038-2040.

[5]吉亚利,杨阳.危机管理联合路径优化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3,9(4):736-739.

[6]魏鑫,董小莉,时慧萍.体医结合护理干预在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1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