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发展的研究性分析与新颖性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初中数学思维发展的研究性分析与新颖性培养策略

吕德林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二中学  334500

摘要:长期以来数学学科作为基础科目,具有重要地位。数学学科包含精确性、抽象性、逻辑性、统一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同时在数学学科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情境。数学思维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关键因素,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求解运算能力、论证推理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素养培养都随之发生了变革性改变。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以“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教学目标,现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于数学学科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提出研究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发展;研究性分析;新颖性;培养策略

引言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夯实数学学习根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创新思维培养的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培养创新思维的科学教学策略,突出体现创新思维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教学体验,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数学综合能力。

1优化初中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实践价值

思维是体现出人类意识活动的鲜明特征,是以借助感觉、知觉而获取的信息要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展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指引学生参与数学训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会应用数学事实开展论证学习,学会应用逻辑进行推理。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数学课中就能从数学概念、命题、应用题型等路径有效训练自身的数学理性思维。其次,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见解、新颖主张等思维能力。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主动养成批判性学习思维和能力,就能积淀形成较好的数学素养,推动学生个性发展和生活发展,持续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科学真理。最后,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引领学生转变数学思维方式,促进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2初中数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分析

2.1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参与度低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度、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学生兴奋度与参与度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激情得到释放,使学生迸发出更多思维的火花。但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初中数学课堂氛围并不活跃,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在课堂上存在跟不上教师进度的情况,使得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也随之变得沉闷、压抑。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极为不利的。

2.2学生思维不开阔,解题能力不足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要想学好数学,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然而,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观察,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够开阔,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过于呆板,只会使用教师讲解的方法解题,存在思维比较固化的问题,当解决无果时也不会转换思维进行思考,而是将解题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讲解上,不仅思维模式较为单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存在思维的惰性。另外,很多学生缺乏深度学习的意识,单纯地认为解决了数学问题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很少去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与途径,缺少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导致学生思维不够开阔,缺乏灵活性,影响了学习效果。

3初中数学思维发展的研究性分析

3.1重视学生观,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转变数学教学是为了考试与解题的传统教学理念,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不仅要有清晰强大的数学逻辑能力,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形成清晰的数学网络架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观为出发点,借鉴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主动探究。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勾股定理讲解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勾股定理的公式,更应该将勾股定理的内涵、发现讲给学生,并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应用勾股定理来帮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练习中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在应用中延伸学生的探究思维,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学生的数学领悟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与引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3.2通过一题多解延展创新思维深度

一题多解能有效延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度,改变以往追求单一化、模式化、标准化的解题范式,解放思维。以不具备固定唯一性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解答,让学生通过综合沟通、知识串联与纵横发散的方式,实现举一反三,做到各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学生也能够循着某一点,创造性地思考更多的解题范式,将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进行适当调整,逐渐提高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效率,延展创新思维的深度。

3.3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清晰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呈现树状结构的展示重难点的知识框架图,它能将繁杂的知识通过形象清晰的框架图展示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地展示出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色彩丰富的思维导图,从感官体验中刺激学生的接受和记忆能力,通过层级明确的知识构图,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正负数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以数为中心,分支“数”“数轴”“正数”“负数”,对每个知识点再进行详细设置,学生通过清晰地对比和形象地展示,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容易,从而有助于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4以逆向思维为基底激活创新思维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式。教师可以以逆向思维为基础,让学生通过逆向思考的方式学习知识,激活创新思维,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改变以往学生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顺序思考和探索的习惯,支撑他们以立体化的方式理解知识,增强感知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学会以多元、开阔的视角学习与实践,这样便能激活创新思维,获得更为深远的发展。

结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对于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思维特点和抽象特点明显的科学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与应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内化程度,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新课程要求,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祎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刍议[J].教师教育论坛,2023(8):81-83.

[2]魏全定.培养思维,鼓励创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学),2022(12):81-82.

[3]张良.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新校园,2022(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