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预习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刍议高中语文预习有效策略

史生荣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么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方式和课堂教学的重点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这也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许多语文老师非常关心的话题。本文以高中语文为例,主要分析高中语文预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预习;策略

引言:近些年,部分一线教育学者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进行研究时将重点集中在如何提升学生有效预习等方面。诸多实践研究显示,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养成自我预习的好习惯,不仅便于学生逐步提升自身优秀素养还能够激励学生在以后步入高等学府后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一、不断加强学生预习精神,逐渐提升学生预习能力

语文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与有效预习方法,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比如,首先,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前,可以针对将要开展的新课程为学生留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依照任务完成预习。这样,学生在预习时不会再感到盲目。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总结,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美,激励学生采用正确方法进行自觉预习。

二、正确把握预习时间,不断促进课后有效预习

在整个预习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把握好运行时间,既不能时间过长也不能时间过短,要不断培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一篇文章进行有效阅读。同时,近些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和阅读理解所占比例较重,如果学生不能进行比较透彻的理解,就会有所损失。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不但要引导学生掌握好时间,还可以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方面入手。

比如,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一篇文章但时间尽量保持在15分钟左右,在这些时间内学生要依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明确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同时明白整个课文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然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教材预习任务,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三、激发并巩固预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预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将这一部分与其他部分能够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看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预习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激发并巩固学生的预习兴趣。

例如,在高中语文《离骚》的讲解中,便能够与现阶段的社会背景相结合。《离骚》的主要内容便是面对江河日下的国家,产生的忧国忧民思想。在预习阶段教师可将重点字词标注出来,由于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深厚、字词理解难度较大。导致学生预习阶段经常出现问题和不解,教师需将文章中大量比喻、象征手法在预习阶段稍作讲解,降低本节课程的难度。对于一些直抒胸臆、表明心态的句子也要标注清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等可作为预习线索,通过对这类句子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与现实矛盾之间的关系,进而升华作为的思想感情。

此外,教师还要依据预习课文的变化对预习要进行相应调整,在预习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先通过朗诵体味诗歌的具体情感,再充分诗歌所诠释的独特意境。之后,学生要根据自己预习结果对自己感到比较困惑的地方提出来,教师再引导学生立足于作者的生平资料与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在预习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课后注释对一些特殊字词等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简要翻译出整个文言文的大致内容,从而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依据预习情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事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清楚,可以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成果等方法进行了解。

比如,教师可先通过抽查预习卡或学生互查的方法,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查,在实际检查中要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着重强调,引导学生们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分组方式将预习中梳理出来的问题进行筛查归纳,在课堂中解决这些共性问题。这样做,学生会感到自己在预习非常有价值,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在课堂中得到顺利解决,会更好激励学生的主动探索兴趣;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锻炼其预习探究技巧,用什么样的方式查找资料,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如何从一篇文章中抓住整个内容的主旨与作者的思想,如何通过质疑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等。

五、采用多元化评价,逐步完善学习成果

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最初始阶段,要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不断检查督促。在开始上课时,合理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详细检查,针对预习完成不太理想的同学及时给予批评纠正,针对预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

然后,教师要严格把关并坚持督促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引导学生慢慢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价值,将课前预习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置在学习高度;接下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预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适当评价,通过课堂中的提问环节不断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预习方法。

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参考文献:

[1]王建春,王晓岚.浅谈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