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项目式学习中驱动问题的行动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幼儿项目式学习中驱动问题的行动路径探索

龚慧叶

张家港市乐余实验幼儿园 

驱动问题是“将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化为特定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嵌入幼儿感兴趣的情境,成为能真实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项目式学习强调幼儿围绕真实而有意义的驱动问题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以此促进幼儿成为项目式学习的思考着、实践者和受益者。由此可见,驱动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灵魂,一个有价值、有吸引力的驱动问题能成为幼儿项目活动开展的“主力”,决定了项目发展的方向,进而影响活动中幼儿经验的建构。

一、驱动问题的价值解析

我园在基于项目式学习提升幼儿园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研究中发现,甄选幼儿兴趣确定项目主题时,尝试利用问题链与问题圈的方式进行分小组项目活动时,课程回顾阶段进行课程评价时,借助“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循环反复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老师获得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与方向,更能实现项目活动中幼儿兴趣的保持、实践的主动、目标的达成。我们看到,用驱动问题引发项目式学习的推动和发展,能实现:

(一)激发幼儿持续的探究,实现深度学习

以建立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为内在驱动,以主动积极地探究与解决问题为实践情境,实现“一个驱动问题下多个实习场,多个子问题链”的迭进模式,以此让幼儿的学习自然而聚焦,过程积极而生动。孩子围绕一个驱动问题,获得的是一种有意义、具有长远效果的学习。

(二)支持教师研究幼儿,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当下,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全新”课程设计有一定的恐惧感和无力感,她们一方面意识到课程内容的确定与组织需要跟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必须进行私人订制般的专项打造,另一方面又由于没有参考的内容、固定的范式提供支撑与帮助而感到无从下手。驱动问题的出现,能实现以“找到一个问题到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来实现课程目标转化为课程实践这一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老师从“问题有何价值、说明什么”去理解课程目标,在“问题如何解决”中掌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组织、安排课程实施,用“问题解决的怎么样”来实现课程评价,从而整体把握项目式学习全过程,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二、驱动问题的内涵定位

巴克教育研究院指出“好的驱动问题有三个标准:吸引学生参与、是开放的(而不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由此可见,有意义的驱动问题最终指向的是课程设计与实施最根本的部分:基于幼儿兴趣与需要,形成经验生长点。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驱动问题呢?

(一)突出儿童兴趣:好的问题一定来源于孩子。我们可以利用KWH图标工具来梳理孩子的问题,K:我已经知道了什么?W:我还想知道什么?H:我想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怎样的问题?在引导孩子提出问题、梳理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共同经验,引导充分表达,甄选幼儿兴趣,形成幼儿感兴趣的共性问题。

(二)指向核心经验:好的问题一定能对接核心经验。教师在提炼形成驱动问题后,必须完成反向证明的动作,即围绕驱动问题,结合《指南》《纲要》,生成项目核心经验,检验是否实现以问题为中心,幼儿经验生长点以网式发展逐渐展开,以此实现幼儿学习不断深入。

(三)强调儿童表达:好的问题一定是孩子明白清楚的。一个好的问题能从中看到要做什么或者达成的目的,是孩子能理解、能说出来的,唯此才能将问题的主导权归于孩子身上。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大量和孩子讨论,把孩子的问题与语言变成有效的驱动问题。

三、驱动问题的使用策略

(一)借驱动问题做先行研究

在项目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常以思维导读的形式梳理预设性思考。从驱动问题开始制作思维导图、预设教育活动,能帮助我们有目的性地罗列盘点可利用的资源、可亲历的事情、可发展的价值点,更直接地预设构想项目中可以和幼儿共同经历的内容,针对项目中蕴含的学习机会作出价值判断。例如在和孩子确定好项目活动驱动问题“怎样办一场篮球赛”后,老师首先去做的便是预设活动内容,从“篮球赛有哪些人员组成”“篮球赛需要准备什么”这两个主要问题预设需要了解篮球赛中不同角色的技能与选拔、不同物品的准备,以此完成项目网络图,并分析活动中幼儿的核心目标。

(二)用驱动问题生分支问题

    驱动问题是项目开展的核心问题,随着活动进程的展开,从一到许多的分支问题会随之产生,孩子的学习继而随着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的产生而循序渐进。项目的开展是师幼共同将驱动问题分解与细化的过程,是孩子们组成探究小组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在驱动问题出现后,更需要做的是对分支问题的整理,从中挑选有价值的细小问题。在小班《衣服》项目式学习中,围绕“如何整理衣服?”这一驱动问题,孩子们分支产生了“衣服怎么分类、衣服怎么叠、衣服上的洞洞有什么用”这些进阶式问题链,以此了解不同种类义务收纳整理的方法;围绕“怎样洗衣服?”,又产生循环式问题圈来“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洗衣服”。

(三)促驱动问题变实践体验

项目式学习注重的是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对于驱动问题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提炼问题,更应在于实践问题,因此教师应支架孩子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的问题及获得的经验提供可操作性的铺垫准备、过程支持。例如在中班《你好,树先生》项目式学习中,孩子围绕“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这一驱动问题,孩子们进行多次的数树活动,每一次活动结束都去梳理出新的问题:竹子是不是树,要不要数进去?路线不清晰,躲在滑滑梯后面的树没有数?分区数后怎么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树?……一个问题对接一次实践体验,一次的实践体验融合问题解决的方法,孩子在实际操作中解密问题、实践成长。

驱动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的使用,需要教师将问题指向幼儿,遵循“问题调研、明确方向、实践解决、调试修正”这一递进式的行动路径,以此深化幼儿项目式学习,提升教师版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助力幼儿园课程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