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骆驼祥子》阅读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3

任务驱动下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以《骆驼祥子》阅读教学为例

刘晓娟

山东省济南砚泉学校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部编教材尤其倡导整本书阅读,本文尝试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以一系列进阶式的活动任务来驱动学生完成深度阅读,抓住文本核心和审美价值,提升阅读素养与思维品质,有效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任务驱动;骆驼祥子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部编教材尤其倡导整本书阅读,对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但目前名著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名著阅读教学功利性、碎片化,学生阅读随意性、浅表化,还有课程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推进学生进行真实、有效、深度地整本书阅读。

关于“任务驱动”的研究最早主要体现在英语和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近些年来逐渐扩大运用范围,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驱动教学以核心的任务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作学习的引导。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然后重点是以一系列进阶式的活动任务来驱动学生完成深度阅读,抓住文本核心和审美价值,提升阅读素养与思维品质,有效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骆驼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该作品在文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且文字表达的可读性强。书中通过对“祥子”这个生活在旧时代中国北平城里年轻小伙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讲述,刻画出他性格的变化,并传递出作者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统编版教材的节选文章难以让初中生了解“祥子”的全部,通过整本书阅读很好地弥补了教材节选的不足,同时实现了课外联系课内的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下的名著阅读分两个层级的阅读任务,一层为初读任务,一层为精读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系列共同任务,在强烈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积极应用阅读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阅读任务的同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会阅读更多同类书籍。

一、初读任务阶段

学生采用默读和圈点批注的方法来分阶段阅读整本书,并且分阶段来概括内容,《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分5个阶段,在概括内容时注意叙述事件要素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以及语言的通顺流畅性。初读概括内容完成后,学生写出自己的初度感受。

阶段

内容

第一阶段

第一章至第四章 买车,丢车,卖骆驼、回人和厂

第二阶段

第五章至第九章 想再买车、曹先生包月、虎妞逼婚

第三阶段

第十章至第十四章 孙侦探敲诈、为刘四爷办寿

第四阶段

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 祥子与虎妞成婚、虎妞难产而死

第五阶段

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四章 卖车葬虎妞、小福子死了希望破灭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以自主阅读为主,完成初级任务后,以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从学生自评、互评到教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学生进一步反思提升。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概括” 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内容

分阶段概括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完整有条理;

40

语言

语言通顺流畅,语句表述符合语法规范,文从字顺,没有病句;

25

书写

书写字体大小一致,字间距合理,一笔一划工整认真,无修改痕迹;

20

字数

基本无空格,最多剩余1-2行。

15

《骆驼祥子》“我的初读感受及评价”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内容

简练概括内容,读与感的结合点明确,围绕感点具体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30

语言

语言通顺流畅,语句表述符合语法规范,文从字顺,没有病句;

25分

结构

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上下文衔接过渡自然,写作顺序有条理;

10

书写

书写字体大小一致,字间距合理,一笔一划工整认真,无修改痕迹;

20分

字数

基本无空格,最多剩余1-2行。

15分

二、精读任务阶段

(一)结构化梳理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和整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自己梳理诠释和整合信息观点的能力。思维导图主要包括“祥子”命运“三起三落”图、多条线索图、人物关系及个性形象分析图、悲剧探究图、小说主题理解图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导图绘制任务。

《骆驼祥子》思维导图 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中心图迷人且引人入胜;中心图使用3色以上;插图在分支线上。

30

一线一词;使用精准且能助记的关键词;信息准确且有完整性。

30分

线

各分支要与中心图相连;使用有弧度的曲线;一类分支一种颜色。

10

布局

充分利用纸张空间;重点突出;使用箭头或代码展示信息之间的关系。

10

总体

有立体感;整幅作品有力度、有震撼性;赏心悦目;具有独创性。

20

(二)阅读知识竞赛

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阅读知识竞赛,将《骆驼祥子》整本书中涉及到的人物情节和内容细节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促使和推动学生精读文本,回忆和再现阅读内容,提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抒写观影感悟

电影的推荐是当下“1+X”群文阅读理念的要旨,学生观看电影版《骆驼祥子》,将电影表达和名著原作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在内容表达、人物情感及矛盾呈现上的不同,体味电影语言与文本语言的差别,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比较评价的能力。

《骆驼祥子》“书写观影报告”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内容

比较在内容表达、人物情感及矛盾呈现上的不同,分析电影语言与文本语言的差别,注意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悟,注意有理有据;

30

语言

语言通顺流畅,语句表述符合语法规范,文从字顺,没有病句;

25分

结构

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上下文衔接过渡自然,写作顺序有条理;

10

书写

书写字体大小一致,字间距合理,一笔一划工整认真,无修改痕迹;

20分

字数

1000字以上,只能多不能少,最多剩余1-2行。

15分

(四)诵读精彩章节

学生自主选出自己喜欢的精彩章节,指导学生有情感的进行诵读,先在班级内诵读比赛,比较优异的学生在年级统一活动时进行配乐诵读。

《骆驼祥子》经典诵读比赛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诵读内容

精选精彩内容,语言表现力强,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

35分

语言表达

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

10分

表达准确、流畅、自然。

10分

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

15分

形象风度

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对内容的理解。

15分

综合印象

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

5分

会场效果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效果。

10分

(五)演绎经典情节(课本剧)

选取书中的经典情节内容,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创作剧本,对白台词要符合人物身份同时也要注意表演时的效果,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色。以小组形式进行排练,在排练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改调整,注意角色分配和道具准备。通过表演的方式探究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内心活动,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在班级内诵读初赛,在年级进行决赛。

《骆驼祥子》课本剧表演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服装、道具

符合剧情需要,能够明显辨别。

10分

仪态

落落大方,自然,手势与内容相符,能表现人物性格。

20分

故事表达

故事表演完整,语言流畅,清晰。

25分

语音语调、情感

符合故事发展以及人物的性格。感情基调与故事内容相符,感情流露自然得体。

25分

剧本创作

在原有故事基础上有合理的创作、改动。

10分

效果

有感染力,观众反应好。

10分

(六)讲授阅读微课(学生讲坛)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收获制作课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修改,在班级进行第一轮讲课,择优进行年级的学生讲坛活动。学生可以成为阅读的种子,将好的书籍推荐给他人,将有效的方法介绍给他人。这就是名著阅读的魅力,是深度阅读的力量,是“真”阅读的辐射作用。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学生讲坛)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文稿

内容具体而丰富,观点明确清晰,针对整本书从内容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总结性读书报告

35

课件

简洁贴切,条理清楚、字体大小合适、图文并茂;

25分

表达

语言流畅、清晰,语气语调恰当,自信有说服力,形体语言自然大方;

20

现场效果

引人入胜,吸引观众的目光,引人思考,自发掌声;

20分

(七)举行辩论赛

深入探究本书的核心主题,“祥子”的悲剧命运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是“祥子”个人的因素还是当时的社会因素?请同学们选择一方观点举行辩论赛。

正方:“祥子”的悲剧命运是由他个人造成的。

反方:“祥子”的悲剧命运是当时社会造成的。

通过辩论赛,思辨性地探讨作品的主题内涵以及“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思想情感,感受人物形象身上的人性之美,增强对真、善、美的感知。

《骆驼祥子》辩论赛 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立论环节

逻辑性、观点合理性

15分

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仪表风度自然大方,尊重对方,尊重评委与观众,表情,手势恰当。

5分

攻辩环节

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对对方的纠缠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20分

自由辩论环节

是否论点明晰,理解深刻,论据充足,合理,有力,引证恰当,有层次,多角度,分析透彻;是否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陈词失误,驳论精到,切中要害;思路敏捷,应对能力强;是否言语清楚达意,陈述条理性强.措辞造句逻辑严密;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团队是否分工良好.默契配合;时间、人员安排合理。

30分

总结陈词

逻辑性、观点合理性

15分

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仪表风度自然大方,尊重对方,尊重评委与观众,表情,手势恰当。

5分

总体印象

逻辑性,观点合理性

5分

团队配合:是否有团队精神,队友之间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问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以有力打击。

5分

参考文献:

[1]牟琴,谭良,周雄峻.基于计算机思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6):44-49.

[2郑虹.阶梯任务驱动下的名著“真”阅读教学指导策略探究——以《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J].语文月刊,2019(10):43-46.

[3]徐丹旖.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骆驼祥子》为例[J].课外语文,2021(28):62-64.

[4]常凯.基于深度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混合式学习实践——以《骆驼祥子》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6):33-37.

姓名:刘晓娟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姚家街道天辰路与彤霞路交叉口正西方向27米山东省济南砚泉学校东门

手机号:150661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