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刘春丽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1343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各个学科中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这一关键学科中,由于数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深度,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创新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深远影响,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一、引言

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学科,但许多学生常常因为觉得数学枯燥、抽象而对其失去兴趣。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高中数学成为了教育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 讲解式教学:讲解式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概念、公式和例题来传授知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可以传授大量的知识,但局限性也很明显,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

2. 互动式教学:为了克服讲解式教学的局限性,许多教师开始采用互动式教学。在这种方法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但也可能因为学生知识水平不同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稳定。

3. 课题式教学:课题式教学是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但也可能因为课题难度设置不当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三、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优化

(一)探究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是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教师一味地讲,让学生感到枯燥。缺乏学习兴趣。思维从疑问开始。例如,(情境一)某人看到树上有一只乌鸦,深有感触“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

(情境二)在数列{an}中,已知a1=1,an+1= (nϵN*),发现a1=,a2= ,a3= ,a4= ,由此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nϵN*),这个结论可靠吗? 这个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进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改变了学生听讲的被动学习,集中注意力,与教师达成教学的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探究,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精心设计疑问,制造悬念,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积极相互的参与学习。

2.结合实际,激发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始是由所学内容和讨论的问题引起的。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教学材料的兴趣,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3.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练习题。

  在每个新知识教授之前,我都精心设计几个练习题,以旧引新,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自然过渡到新知识。这样的教学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快速地掌握新知识。数学教学中的环节是紧密相扣、层层递进的。一般来说,旧知识的不断迁移和发展就形成了新的知识。例如,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ϵ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上述数学归纳法过程中注意:

(1)这两步步骤缺一不可。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时,难点和关键都在第二步,而在这一步主要在于合理运用归纳假设,结合已知条件和其他数学知识,证明“当n=k+1时命题成立”。

(3)数学归纳法可证明有关的正整数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正整数问题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学习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教学法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研探新知:

了解多米诺骨牌游戏。可以看出,只要满足以下两条件,所有多米诺骨牌就都能倒下:

(1)第一块骨牌倒下;

(2)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

思考:你认为条件(2)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看出,条件(2)事实上给出了一个递推关系:

当第k块倒下时,相邻的第k+1块也倒下。

这样,要使所有的骨牌全部倒下,只要保证(1)(2)成立。

2、用多米诺骨牌原理解决数学问题。

思考:你认为证明数列的通过公式是a

n= ,这个猜想与上述多米诺骨牌游戏有相似性吗?你能类比多米诺骨牌游戏解决这个问题吗?

多米诺骨牌游戏原理

通项公式an= 的证明方法

(1)第一块骨牌倒下。

(1)当n=1时a1=1,猜想成立

(2)若第k块倒下时,则相邻的第k+1块也倒下。

(2)若当n=k时猜想成立,即ak=  ,则当n=k+1时猜想也成立,即ak+1=

根据(1)和(2),可知不论有多少块骨牌,都能全部倒下。

根据(1)和(2),可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猜想都成立。

3.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四、结论与建议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同时,我们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