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中实施“小先生制”的意义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小学数学学习中实施“小先生制”的意义及策略

吴芳  晁瑞丽

濮阳市开德小学

摘要:作为一种针对小学阶段儿童开展数学学习的教学方法,“小先生制”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实施“小先生制”在促进学生观察、理解、表达、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系统分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了参考与学习价值。

关键词: 小先生;意义及策略;培养思维能力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倾其毕生精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陶行之先生说:“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陶行知先生的话语中,我们理解到每个学生都可以做老师。小先生制不仅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延续深化和继承创新,而且对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代启示。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然学习和借鉴小先生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学生由内而外的生命成长。

一、小学数学中实施“小先生制”的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就是会用数学的理论、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释现实世界,而数学的思维方式离不开数学语言的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实施“小先生制”,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平台。

(一)“小先生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小先生要把自己对问题的思想、理解、方法分享给大家,首先,熟悉问题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寻求解决的方法策略;其次,将零碎的知识碎片进行收集与整理,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再次,教师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学生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小先生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小先生制,学生在实践中产生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和项目,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中。

(三)“小先生制”的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首先,通过小先生制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数学活动和项目,例如组织数学活动、辅导其他同学等。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自己的学习。其次,小先生制的实施,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指导提供了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提高数学水平,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四)培养竞争意识。首先,实施小先生制,老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加讲题大赛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在学习中追求卓越。其次,数学小先生的身份会给学生带来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保持竞争力。再次,小先生之间在比较与学习中、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获得启发和提高。最后,小先生是一种学习策略,学生在团队中合作与分享,在合作与分享中相互帮助,促使学生保持持续的追求和努力

(五)倡导学术氛围。实施小先生制可以帮助建立一个积极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关注数学学习,在合作中进行竞争和交流。首先,组织数学学习活动。如解题讨论、数学研讨会、数学游戏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次,分享学习经验和资源。如学习方法、习题集、解题技巧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定期交流学习进展。再次,推广数学知识与文化。小先生通过展示数学的应用和魅力,以讲座、展览等活动,推广数学知识与文化。

实施“小先生制”可以将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与学生关注和参与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领导力,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会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科,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索。

二、小学数学中实施“小先生制”的策略和途径

“小先生”养成的过程是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在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是记住学习内容最多的一种方式。

(一)以课堂为依托,以新知为载体,为实施“小先生制”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老师为学生。比如学习分数除法时,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条法则背后的道理,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又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不同,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设计小组活动,把自己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讲给同学听

[1];其次,上讲台向同学分享思考结果。这样,在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分享后,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更透彻、更清晰、更明白。

(二)在练习题的讲评中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练习题的讲评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数学思考与表达能力。首先,在不同学生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讲同一道题,后全班交流点评,优化解题途径。其次,老师设计问题变式,根据题目特点,进行一变、二变等,比如:A书架有图书260本,B书架有图书140本,从B书架取多少本图书放到A书架上,才能使A书架与B书架上的图书本数比为4:1?可变式为:A、B两个书架上共有图岀400本,A与B图书数量之比为13:7。从B书架取多少本图书放到A书架上,才能使A书架与B书架上的图书本数比为4:1?这种设计问题的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所蕴含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给更多的同学提供做小先生的途径。

(三)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全面开通培养“小先生”的途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参与到实施数学小先生制的活动中。这个过程,提升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发展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2]

(四)定期举办“小先生”讲题大赛,展示“小先生”风采。大赛前科学制定比赛方案,包括比赛内容、形式、参与人数、规则、奖项设置、组织与宣传、评审与反馈等。小先生讲题大赛可以成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的平台,它能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提供机会,促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小先生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学习习氛围和环境。然而,“小先生制”度的实施需要充分的组织规划和有交换的运营机制,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校的支持和引导,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小先生制”才能真正发挥潜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尤吉,现代小先生制:培育爱学会教能评的小主人[M] .苏州大学出版社,2021.03.

[2]张健,小先生制下的我伙伴学习[M].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

备注:本文系2023年度濮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讲—评—变”的实践探究》(PJCJY202308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