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正在全球性大流行

/ 2

登革热正在全球性大流行

刘汉昭    张明璇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136

一、来自19世纪的新发传染病“登革热”

登革热在两百年前已有记载,但直到1953年人们才认识到这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是当今流行最广的蚊媒传染病之一,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流行,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5-11月,高峰在7-9月。

二、登革热已成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

近几十年来,登革热的发病率在全球大幅度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每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5000万-1亿的登革热病例。2019年,世卫组织将登革热列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在我国,由于气候变暖和人员流动,登革热流行区域也从东南沿海(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向内陆地区(江西、重庆、云南等)不断扩展。

三、登革热的“人-伊蚊-人循环”传播模式

(一)登革热的特异性传播媒介

登革热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其次为白蚊伊蚊。埃及伊蚊是城市型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丛林型和农村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雌蚊为繁衍后代需要吸血,因此雌蚊吸血会传播登革热;雄蚊不吸血,不传播疾病。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

图1  登革热传播

(二)登革热的传染源

登革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第5天传染性最强,尤以病后2-3天更甚,此时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称为“病毒血症期”。在这期间,雌蚊吸食患者血液后,并不能立即传播病毒,而需要经历蚊虫体内的增殖过程,之后才具备传播能力。

(三)病毒在蚊体内增殖

从伊蚊吸入登革病毒到病毒随唾液腺分泌而具有传染性的这段时间,称“外潜伏期”,约需8-14天。起先,感染性血液沉积于伊蚊的后中肠部位,登革病毒经过大约1周的增殖后随血和淋巴系统向其他部位蔓延。当病毒感染唾液腺后,伊蚊就有了传播病毒的能力。感染登革病毒的伊蚊会终身携带病毒,可经蚊卵垂直传播给子代。子代中受感染的雄蚊与正常雌蚊交配后,也可将病毒传递给雌蚊及其后代,称为水平传播。但受感染的雌蚊不能通过交配将病毒传播给正常雄蚊。

(四)病毒在人体内繁殖

从病毒进入人体到引起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称“内潜伏期”,约需3-14天,平均7天。当受感染的雌蚊叮咬吸食人血时,其携带的登革病毒会随其唾液进入人体,引起感染。病毒进入人体后,先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殖,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继而再次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增殖后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会引起临床症状。

四、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首次感染登革病毒后约1/4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其余人群为隐性感染者。

(一)典型登革热:发热,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出血,发病后5-8日,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其他,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常感虚弱无力。

(二)轻型登革热: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发热及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没有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类似流行性感冒,易被忽视,1-4天痊愈。

(三)重型登革热:早期表现与典型登革热相似,发病第3-5日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脑膜炎表现。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五、登革热全球播的原因

(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在加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活动地域不断变大,登革热的传播范围“从海拔和纬度上均在明显增加”。

(二)城市化发展:城市建筑规模不断变大,伊蚊的孳生环境逐渐增多,进一步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三)人员和货物流动:人员和货物的流动为伊蚊提供了载体,促进了登革热的全球暴发

(四)伊蚊对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由于杀虫剂的不规范使用,伊蚊对越来越多的卫生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药性,人类的灭蚊药物效果正越来越微弱。

六、登革热大暴发中,人人要有“预防手册”

防蚊灭蚊和环境治理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关键。

(一)个人防护:5-11月,早晚在室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适时在皮肤和衣物上喷洒驱蚊剂。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香、蚊帐。

(二)环境治理:伊蚊幼虫常在小型积水中孳生,家庭防蚊要定期进行翻盆倒罐、水生植物每周定期换水1-2次;清除花盆托盘和饮水机接水盘内积水;疏通宅周沟渠、清除室外杂物和一次性饭盒、杯子、废旧轮胎等容器型垃圾,清除伊蚊幼虫的孳生环境。

(三)化学灭蚊:针对伊蚊幼虫,可投放灭蚊幼虫药剂。针对成蚊,可用复配剂喷洒灭蚊。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M]. 第九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08-112.

[2] 杨正时, 李雪东. 登革热的传播模式、蚊媒及防控[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02): 225-229.

[3] James W, Jeremy F. Dengue[J].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2010, 95(1): 161-73.

[4] Wu T T, Wu Z D, Li Y P. Dengue fever and dengue viru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2021, 32(1): e2245.

[5] Simões L M, Caragata P E, Dimopoulos G. perse Host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Regulate Mosquito-Pathogen Interactions[J]. Trends in Parasitology, 2018, 34(7): 603-616.

[6] Guzman G M, Harris E. Dengue[J]. The Lancet, 2015, 385(9966): 453-65.

[7] 赵星, 左丽. 伊蚊对登革病毒的垂直与水平传播[J]. 国外医学. 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02): 108-110.

[8] 谭伟龙, 张燕, 江芳毅. 登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1, 27(05): 3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