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减负提质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针对减负提质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张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150007

【摘 要】:本研究聚焦于“减负提质”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旨在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及学习质量不佳的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控制作业数量、调整作业难度、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研究发现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习质量和兴趣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得到改善,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因此,“减负提质”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减负提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个体差异、学习质量、学生兴趣、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往往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减负提质”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革,以期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本文研究基于哈尔滨市教育学会“十四五”2023年教育科研规划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减负提质”导向下的作业设计改革研究,课题编号:HXHQY-145-230300172)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业设计的原则、方法、评价等方面。其中,减负提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减负提质导向的作业设计应注重题目的质量、难度适中、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等方面。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导向的作业设计仍需进一步探讨。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作业数量过多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许多学生反映,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数学作业,这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参与其他课外活动。过多的作业不仅使学生感到压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一些家长也表达了对作业量过多的担忧,他们认为过多的作业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和兴趣培养。

其次,作业难度不适中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在问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遇到的数学题目要么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要么过于困难,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这种不适中的难度设置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优生而言,过于简单的题目无法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过于困难的题目可能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最后,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学生反映,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往往感觉题目与实际生活没有什么联系,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这种脱节现象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能导致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疏离感。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注重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是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加强数学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作业数量过多、难度不适中以及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还可能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兴趣。

四、"减负提质"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1.控制作业数量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控制作业数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教师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避免过量布置作业,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顺利完成。过量作业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压力过大,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定期对作业量进行评估和调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灵活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以确保作业量与学生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积极介入,制定明确的政策来限制每日和每周的作业总量,并监督教师们的执行情况,以确保这些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2.调整作业难度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作业难度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布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习信心。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和深度的题目,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

3.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注重知识点的覆盖和重复练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努力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他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一些有趣、富有创意的作业题目。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实施效果与结论

经过一系列深入而全面的改革措施,“减负提质”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果。很明显地,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有效的减轻。与以往相比,学生们不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完成作业上,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其他课外活动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除了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学习质量和兴趣的提高。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题目,学生们能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挑战自己的思维边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转变不仅让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同时,这次改革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们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他们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能力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这种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因此,“减负提质”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它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质量和兴趣,还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这将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并为学生们打下更加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实践经验,并努力为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鹏程, 胡芳, 陈艳.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考[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 42 (05): 117-120.

[2]都晓.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3 (04): 50-61.

[3]杨晓梦. 为“减负”破局:探寻作业管理与改进的实践智慧[J]. 中小学管理, 2021, (10):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