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调控方法,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掌握调控方法,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宋丹丹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詹湖小学221127

摘要: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而教师的有效调控,才是课堂高效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学环节前的调控要求,通过表扬的方式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听课习惯。让学生在主体地位的意识下,自主接受新知识,从而获得英语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调控方法;教学效率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获得最大的提升,因为恰当自然的语境,会给学生很多自然表达的机会,能够于具体的语境中获得很强的听力能力。英语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增设游戏环节,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对话表演等。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课堂混乱的状况。甚至有的中年级孩子刚接触英语游戏和表演,过于兴奋,听不到教师的调控语言,导致课堂失控,影响了课程的进度,无法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故而,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只有掌握课堂调控方法,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一、充分利用好教学环节前的调控要求

小学生本来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更何况是面对生涩拗口的英语呢?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之前把握好教学环节,特别要注意教学环节间的衔接和调控。要让学生在明确要求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状态,这样既便于学生以明确的目标去汲取知识,又可以让课堂在有序的氛围中进行。师生在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下进行教学互动。

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容易走神,但他们最崇拜自己的老师,能听懂,更愿意根据教师的提示去进入学习环节。比如,在进行英语课文的自由朗读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朗读要求,除了按照音频发音大声朗读外,还要让学生明确,读一遍就可以,并让先读好书的同学坐正举手,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会随着学生纷纷举手的次序来了解学生对课文朗读的大概水平,在学生的读书声渐渐变小的过程中,课堂也自然而然地恢复到安静的状态,便于教师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导。避免了课堂上学生大声朗读没完没了,教师大声镇压的不和谐场面出现。师生在默契地配合中得到了教学相长的高效学习效果。

二、以表扬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课堂习惯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要想让学生喜欢学英语,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课堂,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找到学习的自信,在好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表扬就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很多学生会出现走神的情况,在跟读单词,朗读英语时会滥竽充数,没有扎实地进行英语知识的牢固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班级学生成绩与能力的两极分化。作为优秀的英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表扬学生的课文朗读声音响亮,单词发音标准,单词默写工整漂亮,英文作文练写有自己的方法等等。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满足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学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A new student》时,在学生听读story time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表扬那些容易走神的学生,利用教学机制,换个角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本想开小差的同学,在老师的鼓励性大手的助推下,渐入学习佳境。而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对于那些胆小不爱表达的学生,要表扬他们的发音标准,让学生在越来越自信的状态中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三、让学生在主体地位意识下接受知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英语课堂也不能因为其特殊的语言表达,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从而将主体意识扎根于内心。给足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留够学生足够的活动余地,创造足够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不是摆摆花架子,走走课堂流程。要将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人。”的教学理念渗透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于深入学习中,掌握英语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教师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找出Story time中表示过去的时间,圈出文中表示过去式的单词。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和理解什么时候使用过去式,过去式的单词会有哪几种变形,这种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要点,更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在学生进行圈画和思考的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发育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了常态化的铺垫。

四、在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

任何人做事都是有明确的目的的,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不断前进,最终实现成功。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育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心理变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快地学会英语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激发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积极地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进而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最终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教师可以运用“提问—追问—讨论”的模式来设计课堂教学,由此明确单元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目标导向不明确的一些问题,从而使整个教学更有活力,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机制,于教学环节前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互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就是把握好课堂调控,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真正有个性,有思想的人!

参考文献:

[1]周艳洪 .浅谈“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调控艺术[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

[2]魏长玲.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J].中国教师,202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