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秦瑞

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中学  618000

摘要:2022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因此转变以往讲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与吸引力更为重要,真正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新课程标准为学科教学指出了方向,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对化学课程进行创新。以下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开展启发式教学,注重问题的运用

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要立践于课堂实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过程,进而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对于高中化学来说,理论性强,抽象度高,要求学生具有高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情感交流与互动的同时启发学生智慧。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前在课前发放学习单,并辅以微课或者多媒体课件视频,让学生提前进行思考,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课堂学习时才更具针对性,提升自身的学习有效性。

其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前反馈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引导,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与平台,确保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当中获取相应的化学知识。

譬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电能”的相关知识时,在解决此类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变化与守恒电化学过程的系统思想和方法作为导入内容,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问题情境,并且在情境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在受到问题的引导之后,便会沉浸在问题分析问题的情景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然就能够利用创新思维从化学反应与电能相关问题的分析、思考和解决当中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

二、借助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用图像或者关键词建立记忆连接,挖掘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会复习方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转变机械记忆方式,增强记忆能力,减轻学生记忆负担。高中化学知识点丰富,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站在整体角度分析与归纳知识的方法,将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体系,对化学知识整合的过程,也是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过程,实现高效的学习。

1.以单一物质为中心,例如在进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复习时,就以氯、钠作为中心点,以此为核心进行分支,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等,再以这些组成部分为分支,如物理性质内容颜色、气味、熔沸点、溶解度等,结合教学内容制定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化学知识。

2.以专题为单位构建,教材在进行编排时通常是由专题进行分类的,基于专题出发找到整个脉络、主线,将涉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网络。

3.对相似知识归纳整合,化学是一个冗杂繁多的学科,教师基于类似的知识点出发,对涉及的知识进行分类与对比,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就可以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角度来设计思维导图。

三、组织生活化教学,感知化学价值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才是最为有效、最具说服力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始终以贴合实际生活的理念来创设情境,从生活中来最后运用到生活中去。结合学生身边实际情况,找到知识的切入点,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化学学生的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进行《海水的综合利用》教学实践时,就采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地球上的生物与地理特征非常丰富,其中占据面积最大的就是海洋,占比为3/4,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物品都来自是海洋,请同学们想一想都有哪些?”教师通过语言的表述,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想象力,思考与筛选自己现知的物品,考虑哪些是来自海洋世界。“食盐”是我们日常中最为常见,也是经常使用的产品。基于此教师提出“食盐,是如何生成的?”“直接由海水风干的海盐是否能够直接运用?”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引发学生的脑力思考,并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及时地纠正与解释,帮助学生了解盐的提炼过程。“如果家里的盐不小心洒到水里了,还能提取再利用吗?谁知识具体的方法?”对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拓展,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重视化学实验,促进深度学习

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抽象出化学现象与规律,同时也是验证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借助实验得出的结果更让人信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内容,促进学生实验深度学习。

例如:在进行《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事先将二氧化硫气体装在试管中;然后将装有气体的试管放入水中,拔开胶塞,当试管中水面不再变化后,塞好胶塞从水中拿出。将试管溶液倒出三分之二后,滴入品红溶液,充分摇晃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考虑对试管加热是否会带来变化,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两种结果都显示溶液颜色变淡,充分体现了二氯化硫具有漂白的功效,从中总结出了化学特性。

结语:高中化学这门课程中所涵盖的知识点较为晦涩和抽象,只有经过思考、实践、验证过的知识才能理解本质与内涵,真正地学以致用。基于此,教师紧跟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借助问题、生活化教学、思维导图等更具实践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素养水平,让整个高中化学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莫宗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J]. 中国标准化, 2023, (20): 223-225.

[2]马利仁.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 [J]. 学周刊, 2023, (32):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