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样道法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安全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以多样道法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安全素养

陈 畅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  四川成都610031

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并不强,容易受到多方面的事故伤害。近年来,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各种教学新局面、新矛盾等不断出现,无形之中增加了小学安全教育的难度,对于学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各种交通、消防、性侵、人身侵害等方面的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为社会稳定以及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成为当下教师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因年龄限制,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小学生对于日常事物,常存在好奇心,因好奇心的缺失造成小学生的身体被损伤。小学生的思想麻痹,对于用火、用电安全的意识不足,或者常常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和家庭生活,对于社会接触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指使而发生违法乱纪的行为。因此,亟需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1]

(二)《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对学生安全教育培养的重视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2022年版)》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多次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将“健全人格”作为道法对学生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对每一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要求在“健全人格”这一素养下,要求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培养起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的意识”“消解负面情绪的意识”“不怕困难与挫折的品质”等。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学生安全教育培养的重视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较多,并且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能够为安全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足以说明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详见下表。

表1 小学1-6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安全教育的部分相关内容

年级

内容

一年级

“上学路上、别伤到自己”

二年级

“安全的玩”

三年级

“生命最宝贵、安全记心上、心中的110”

四年级

“当冲突发生”

五年级

“烟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险”

六年级

“应对自然灾害”

二、以“四性”作业为手段,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策略

(一)结合教材,设计多样性作业

如果小学生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就会影响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作为重点内容。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不断丰富作业的形式,可以选择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知识竞赛等形式,促使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以兴趣趋势,实现安全意识的形成。

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教学中第8课《安全记心上》,以及《心中的“110”》这两课时中,教师设计“我是安全小达人”的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活动。通过渗透和融入学生生命生态安全课程中消防安全知识以及心理学课程中的情景融入中如何转化情绪和调适的情绪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且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道路安全隐患一一罗列,比比谁罗列最多,面对情景中的问题进行赶走“情绪小怪兽”的心理反应训练,为孩子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新课标里核心素养所要推崇和塑造的健全人格竞相融合。

(二)走进生活,设计情境性作业

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中,借助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对生活中安全知识的了解,还能促进安全知识的内化,做到安全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中,从而使小学生建构基于生活经验的安全生活常识。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自身对于绘画形式有很高的兴趣。借助绘画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为小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刺激,从而实现安全教育的效果。在开展绘画提升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活动主题,通过主体设计作业的开展形式。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根据安全主题设计安全作业,题目为《逃生路线图》、《今天我当家》《安全标志大拷问》《今天我当家》《保卫书包宝宝》《爱护身体锦囊妙计》等,在布置作业中引导学生在绘画作品中尽可能多的展现安全问题。

以学生真实贴切作业为感官效果,注入学生在多样作业中的思维性,将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质的有效提升。同时,结合本单元重点进行单元目标梳理,教师针对性的教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为每一位孩子在活动参与实践体验中给出“星星好评”。通过安全主题的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学生在本次多元化作业中尽显才能,彰显新颖独特的表达。

(三)丰富体验,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在设计《道德与法治》作业时,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完成作业。对于作业的形式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设计多种作业形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作业的新内容和新形势。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设立“小小安全监督员”的岗位,让各班学生轮流担任,“用学生的视角发现危险,以同伴的身份进行提醒”,保护学生的在校安全。

又如体验身体部位发生损伤后如何进行急救、遇见公交车上出现坏人了该如何保护自己等。甚至还可以通过假设“我是农场小主人”,我的一天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在开展工作中是如何避免各种危险的,以此保障学生安全意识提升的同时,学生的劳动素养以及感受农民伯伯的不容易等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课堂体验也是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沉浸式学习的有效学习方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的活动体验学习。同时在课程活动体验后除了与美术结合绘画家庭安全和学校安全逃生路线对比图,进行学生正确的学习之后教育和成果展示,也进行心理学课融合教学,结合心理学课中“情绪ABC理论”和“弗洛伊德冰山理论”教学案例进行情绪管理教育,引导学生更有效地管理和处理情绪和所处问题,拥有正确和健康的应对方式。

(四)多方主体,设计全面性作业

1.多学科教师携手

联合心理教师、班主任班会课,有效联合多学科融合教学,与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中跨学科融合交相辉映,同时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开展安全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确保安全作业的设计具备科学性和全面性。

2.家校共育

在针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开展地震安全知识的讲解后,为学生落实地震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地震演习的家庭作业。在学生回到家中时,以六点到六点半的时间为区间,从任意时间内在钉钉上发布地震预警,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撤离,对于楼层较高的学生则需要选择恰当的地震避难姿势。家长负责将学生的地震安全演练的过程或者照片发送至班级群内。教师对此次演练过程进行点评,以此落实对学生对地震安全演习的了解。

安全教育进入课堂对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设计“四性”安全作业,丰富作业类型,促进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内化,以作业为推手,实现小学生安全素养的全面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