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的平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人力资源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的平衡

闫光燕

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平衡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通过案例研究和战略性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源在组织文化、社会责任推动和员工满意度提升方面的作用,以为企业提供实用指导,帮助它们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实现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以促进企业在社会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责任、员工满意度。

第一部分: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而人力资源管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人力资源如何在平衡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方面发挥战略作用,以帮助企业建立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揭示了人力资源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性,为企业成功应对挑战性环境提供了见解。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与社会责任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职能,成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引擎。首先,通过制定明确的道德规范,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塑造企业的积极价值观,建立道德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的标杆。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环保事务,引导企业注重生态可持续性,包括减少能源消耗、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以及制定环保工作流程。这促使企业在经营中考虑生态和环境因素,得到社会认可。此外,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制定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备社会和环保意识的员工,强调社会责任的内在价值。设置公平就业机会,确保员工在组织内部公平竞争,无论其背景如何,有助于实现社会责任的公正目标,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为可持续的人才流动和组织稳定性奠定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在实现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的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与员工满意度

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于塑造企业内部积极的工作氛围和提高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首先,通过建立积极的员工关系,人力资源部门促使组织内部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氛围。这可能涉及到制定有效的沟通机制、解决员工关切问题的渠道,以及营造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制度是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通过确保薪酬水平合理、福利完善,满足员工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这种关心员工福祉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还为员工创造了稳定、可预期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对组织的忠诚度。此外,有效的培训发展计划也是人力资源在提升员工满意度方面的重要手段。通过为员工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人力资源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还能激发其工作动力和职业发展愿望。这种投资于员工的发展,既表达了企业对员工个体的重视,也增加了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期望感,提升了工作的满足度。

第四部分: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的平衡

实现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的平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挑战。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制定全面的战略。首先,制定社会责任计划,注重环保和社区发展,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人力资源政策中,要考虑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包括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支持员工的培训机会。这种综合性策略不仅有助于社会责任的履行,还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机会。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也很重要,通过奖励和鼓励,可以激发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满意度。通过平衡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企业不仅提高了声誉,还能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这种平衡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内部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平衡

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始创于2009年,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快建设全省信用担保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而组建的省属大型国有金融企业。自诞生之日起,集团就将社会责任写进了发展基因中,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天职”。从信保文化根基到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根植于企业文化中;从“把信用挺在前”到“以利养义,以丰补歉,义利相济”“利他利己”“挖掘担保赋能价值”,社会责任彰显在服务理念里;从“支小支农”到“三个服务”“降费让利”“助企纾困”,社会责任践行在主责主业里。历经十余年发展,我们提出了很多具有集团特色的关于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办法,也实实在在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且成效显著。新时代新征程赋予集团更大的职责使命,写好社会责任管理文章,集团需要统筹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期望诉求,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和核心业务的社会价值。

社会责任措施:

集团有对主管部门的社会责任、有对股东单位的社会责任、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对客户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地方政府的社会责任、对社区公众的社会责任。

1. 对主管部门的社会责任 。坚定履行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强党的建设;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切实回应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把集团发展同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衔接起来,当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主力军;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锚定“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助力江苏在新征程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列;聚焦重大规划、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供给质量;坚定主责主业,加快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增量扩面;分类整合和优化配置信用资源,夯实全省信用体系引领者地位,支持信用经济建设。

2. 对股东单位的社会责任。高效履行经济责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有效运作机制,构建主体明确、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深化改革,合规经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3. 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巩固扩大企业界、资金方、担保圈、专业机构“朋友圈”;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客户粘性,培养成长好伙伴;发挥龙头引领,畅通银担合作渠道,共建融资生态、共享信息资源、共担业务风险、共谋综合发展;加强行业交流,推动行业发展,扩大行业影响;加强沟通协作、品牌宣传和功能推介,构建同向而行、携手共进的伙伴生态。

员工满意度提升:

集团注重对员工的培养,注重对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定期发放调研问卷,举办新员工培训等各类培训班,旨在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能力;完善职业发展路径,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人才队伍;落实尽职免责、容错纠错,营造担当作为的干事环境;关心关爱员工,形成团结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实现集团软实力的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

分析:

这个案例展示了集团如何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的原则,巧妙平衡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他们贯彻负责任的目标导向,塑造了负责任的品牌形象,提升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透明度。在员工满意度方面,公司通过人才培养、职业发展、福利和培训计划满足了员工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忠诚度。员工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感受到公司的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对企业的认同感。这个案例成为了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平衡的成功典范。

第六部分:结论

综合全文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在平衡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通过推动内部社会责任行动,建立积极员工关系、提供竞争力薪酬和培训,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挑战和机遇并存,成功案例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未来研究应深入挖掘不同行业、文化背景下的最佳实践,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综合性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源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共赢。

参考文献

1.朱国萍, 赵永志. (2020).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研究.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8), 108-113.

2.李军, 汪琴. (2021). 企业社会责任、员工满意度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3), 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