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故事”深处——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走向“故事”深处——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探究

赵建颖

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七幼儿园 

内蒙古赤峰市   024424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延续性,使幼儿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故事教学;策略

引言

目前,故事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这一教学方式符合幼儿心理特征和学习需要,合理运用故事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故事教学通过丰富、生动的语言,使幼儿在倾听、表达、理解等方面得到有效锻炼。在故事教学中,幼儿不仅能够学习到新的词汇、句子,还能在故事的情境中,理解语言的意义、语境和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故事教学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通过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故事,幼儿可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事件,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思维中形成形象的画面,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故事教学对幼儿情感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故事中的正面人物、美好情节,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故事中的善良、勇敢、诚实等品质,对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故事教学以情境化的方式,使幼儿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社会规范、道德观念。通过故事,幼儿学会了尊重他人、合作互助、担当责任等社会行为,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故事教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讲述传统故事、民间故事,使幼儿接触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总之,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深远,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促进了幼儿的语言、思维、情感、社会行为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故事教学的重要性,巧妙运用故事教学法,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趣味、充满智慧的故事世界。

2课程故事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故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在选择故事时过于注重教育意义,而忽视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导致幼儿兴趣不足。另一方面,故事内容的编排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得幼儿在接受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因此,如何选择与编排既具有教育意义又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故事,是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故事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在很多幼儿园,故事教学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讲述和聆听阶段,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能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发展。如何创新故事教学方法,使之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是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面临的挑战。此外,教师在故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也存在问题。部分教师过于强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这种现象可能导致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参与度降低。因此,如何正确把握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是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故事教学评价机制的缺失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许多幼儿园尚未建立完善的故事教学评价体系,导致教学效果难以量化。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故事教学评价机制,以更好地衡量教学效果,是幼儿园课程故事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最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是故事教学的重要课题。部分教师在故事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3.1创设听故事的环境

学习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为幼儿创设听故事的环境,让幼儿沉浸其中理解故事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主动学习。在相应的学习环境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设计表演与互动环节,并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让幼儿将故事内容表演出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可以根据教学主题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环境。例如,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班级设计,比如先在班级中投放适合听故事的元素,幼儿喜欢的抱枕、可以同时坐着听故事的沙发、幼儿与父母的旅游合照等,教师可合理搭配这些元素,并投放在班级的各个角落。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毕后,教师便可以让幼儿进入班级听教师讲故事。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温馨舒缓的音乐,然后讲一个具有意义且符合主题的故事,如《我的爸爸》。这是一个绘本故事,主要描述了爸爸在生活中的多种角色,如在厨房时,爸爸就会成为厨师;在学习中,爸爸便会成为老师;在比赛中,爸爸便会成为一名运动员。讲解完故事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绘本故事中的“爸爸”形象。让幼儿观看动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便会联想到自己的爸爸,会对老师说:“我的爸爸和故事中的一样,在家里什么都干,可厉害啦!”还有的幼儿会说:“我爸爸打篮球很厉害哦!”每一位幼儿都会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环节后,教师便可引导幼儿说出爸爸的优点,以及回到家里想为爸爸做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够提高幼儿在感恩教育中的学习效果,又可以让幼儿从故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3.2融入生活化故事情节

幼儿教育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及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将这一理念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时,可以融入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加强与幼儿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以此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比如教师为幼儿讲解“四季”这一概念时,教师便可以通过讲《春天里的对话》这一故事提高幼儿对春天的认知。这个故事描绘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景色,如小花、小草、月亮、公园、太阳等,带给作者的不同感受。在讲完故事后,教师让幼儿根据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周边春游,让幼儿切身感受春天的气息以及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故事教学与知识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也能够将故事运用到幼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如参加文艺比赛或社区文化活动等。(4)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戏剧来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例如,学生可以编写和表演公益主题剧,向社区宣传环保、道德教育等社会价值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5)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戏剧来促进学生的文化交流。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戏剧形式和表演技巧,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戏剧交流和表演,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故事教学法是目前十分受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将其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能全面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故事主题、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听故事的环境,同时,还应将故事教学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突出教育的生活性,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见解。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钦华.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读写算,2018(30):39-40.

[2]杨艳.故事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新课程,2019(27):61.

[3]马丽娜.幼儿园教学中辅以故事教学的意义及实践研究[J].读写算,2018(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