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百变魔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班主任的百变魔镜

林燕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一.“显微镜”捕捉日常

1.脑洞大开的可爱包

一年级,可爱担当。九月热,他们大叫:我要变成烤鸭了,让我先钻冰箱里休息一天再上学吧!老师说自己身上有开心关,伤心关,发飙关。他们说:永远别按发飙关,你会原地爆炸。午唱不知道唱啥,不知有谁起了个头:哦卖k,恐龙狼抗狼抗狼抗……然后全班开始抖音上的歌曲:恐龙抗狼!

2.花样百出的显眼包

随心所欲、放飞自我是显眼包的日常。他们每时每刻把自己当做焦点一样的存在。课堂上,老师在上面酣畅淋漓地传道授业,他和同学聊得不亦乐乎。提醒他上课发言要举手,他说:“举手的姿势很像奥特曼”。还真的产生剧场效应,一大半男生集体奥特曼变身。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讲到精彩关键点,他却突然响起:“老师,我想上厕所”,然后自顾自径直朝门外走去。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紧接着,全班三分之二都想上厕所了。无知者无畏的显眼包成功地用这场独幕剧向你传达什么叫规则意识淡薄

3.沙雕附体的小怂包

小怂包有颗凹造型的心。窝里横,外面怂。校园里,随时随地可以看到他练武功的身影,绣花拳大师会边练边凡尔赛:我会武功,打遍天下无敌手啊!刚刚班会课说好的“安全问题”大于一切呢?这边刚说完,那边泪眼汪汪跑进来了:“老师,谁谁又欺负我了。昨天拿了我的橡皮,今天又打我。”要是你及时安慰了还好,如果找不到你,糟糕了,他要用他那极具杀伤力的生化武器一一眼泪来征服全世界,从低声啜泣到嚎啕大哭、声嘶力竭,整个校园上空回荡着他悦耳动听的哭声,这颗无处安放的玻璃心啊!班级秩序岌岌可危。

4.独立独行的憨豆包

软萌的憨豆包总是比较听话,说话细声细语,受了委屈也不会说。他们有自己的共同爱好一一抓蜗牛。下课了,几个憨豆包会跑去新校园的角落,抓大大小小的蜗牛,放在纸上,大家一起探索蜗牛之奥秘。一不小心蜗牛不见了,就会变成伏地魔,锲而不舍地寻找,任你用三寸不烂之舌去劝阻也无济于事。说好的安全问题大于一切呢?

二.“望远镜”制定目标

  1. 玩转“SMART法则”

小步子原理告诉我们,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就会获得小小的成功,而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就会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在孩子的心中种一颗种子,叫目标。玩转“SMART法则”,可培养“目标思维习惯”,手可摘星辰,同时给豆包们创建了表达情绪的空间。

我给豆包们每人一张桌面目标卡包括每周目标”,由学生个人情况来填写自己年级不会写文字,就让让他用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画画完成;“成长策略”由教师、家长、学生通过每周五晚上的家庭会议共同讨论达成引导对自己的目标达成是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陪伴者评价”由教师和家长共同进行,做了一份专属于他的心灵档案,全面了解的心理营养状况,配置独特的心理营养秘方。了解他内在的动机、目的、态度和愿望,察言观色,望闻问切,关注他的行为,更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关注个体,让每个人整理自我,实现习惯稳定化。

2.制定协约方案

班级里有两套并行的管理体系,一是“定责轮岗制”,二是“协约币储值”。

刚接班时,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长等,并帮助他们制定个人成长档案。有了前期的调研分析,我们确定了班级工作岗位,召开班干部招募大会,让学生自愿报名申报承担责任岗,并根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班级服务评定标准,建立了“豆包心愿银行”。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成长档案袋中储存个人在服务岗位上以及各项习惯表现中获得的“协约币”。积累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到“协约银行”管理员处兑换“心愿卡”。每个月,我们会召开豆包成长分享会,由学生们分享目标闯关成功经验,并组成团队激励鼓舞闯关没有成功的学生下个月继续再接再厉。

三、“多棱镜”家校沟通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习惯像一盘散沙,而他们的爸爸妈妈却对孩子各项表现充满了高期待“静待花开”早已失去了成长的土壤。人与人之间的初见及未来持续性的沟通,更多依靠的是一纸信笺,笔墨达意,字里行间情真意浓。于是,我用纸笔开启家校沟通良性循环。

1.书信传递理念

开学初,我给每位家长写一封信《致我的一年级新生家长朋友们》。字里行间,简述自己的带班经历,亮出自己的带班育人观点,提出教育本身就有周期长、见效慢、制约多等特点,慢慢来,请给予儿童自我成长的机会。当然,也会遇到一些学生成长的共性问题。这一阶段,我会给家长们写一封封“携手信”《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了不起《家校合作有妙招》,推心置腹,分享方法细说有关习惯养成的点点滴滴,引导家长们意识到,家庭生活是真正能深耕细作规范习惯的地方,父母最初让孩子看到的各种言语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是决定孩子未来能否真正“成人”的关键所在。

2.随拍记录成长

面对新环境新阶段,家长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每个时间节点我都会用照片形式告知家长孩子们此刻在学校做什么。比如“宝贝们像小士兵一样正在练站姿呢”“排排坐,享用美味午餐中” 自我介绍、班干竞选,“努力学做操”

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镜头,每个孩子都要被家长们看到短短几个月的魔性随拍,我将相机内存全奉献给了我们班的娃们为他们的成长留痕。

3.活动扎根土壤

在与家长有了良好的沟通与了解后,真正热爱班级公益工作的家长朋友加入“帮帮团”了。大家轮流负责与班主任商议、策划、组织相关的班级活动。以邀月之名,赴佳节之约,中秋做月饼活动;童采悦约,趣享秋韵,秋季研学活动;文明有礼,约惯养成,系列协约展约活动;垦荒立心,劳动践行,秋季耕种活动;珍惜“食”光,感恩自然,光盘行动……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在豆包们心中埋下了一颗“慢慢”发芽的传统文化种子,这颗“慢”种子渐渐扎根于师生生长的班级土壤中。在螺旋上升的活动实施中,家校之间产生了同频共振的育人奇效。

四.放大镜关注细节

  1. 会育人的教室

豆包们最宝贵的童年时光在教室里度过,贫瘠的教室无法促进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育人主阵地的教室,它不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物理空间,而应该是师生同在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甚至是一个生态空间,文化空间,是孩子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情景交融的精神世界。

浸润书香,悦读阅美为主题,我们班级掀起一系列活动:“班级文化墙”上,达人秀,秀出豆包高光时刻;创意园上贴满豆包们的匠心作品;摘星台上,是班级每周目标卡闯关小榜样;图书架上,翰墨飘香,正等他们一场期望中的“头脑风暴”教室里摆放了非常多的绿植,还养殖了小乌龟、蚂蚁、白玉蜗牛等。这些小生命的陪伴让生命美学融入我们这间朝气蓬勃的教室。

缤纷的天地,整齐的板块处处兼景,处处温情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闪光”。小豆包们一进教室就沐浴在文化的阳光下。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

2.能降维的表达

换一种方式和孩子对话,跟豆包们发指令,你说把教室打扫干净,迷糊不知道哪里下手。但是拆分成具体任务角色体验,他就会明白带上小蜜蜂直播开始:“欢迎大家乘坐本次动车,你们需要在动车上找一份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能力!瞧,这里需要车厢美容师,这里需要搬运工人,那里需要拖地工,那里需要抹墙工……看谁能在人多岗位少的今天找到一份你能胜任的工作一番情境创设,孩子立马行动了,生怕自己抢不到饭碗!在直播中,我与“向政府等、靠、要工作”的人,与“落聘者”,与“游手好闲者”周旋,斗智斗勇,让整个大扫除充满了情趣。

用“魔镜”照亮孩子们的童心,为他们的童年增光添彩。希望每一个“戏精”每一位“巨婴”被温暖的爱和满满的正能量所撼动,进化为一颗种子,破土而出,拔节而长,终有一日,开出绚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