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常见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 1

门诊常见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刘小梅

剑阁县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317 

门诊是综合医院的重要科室,按照就诊患者病情、需要处理的迫切程度、健康状况等,医院门诊主要分为一般门诊、保健门诊、急诊门诊3种。门诊护理是集分诊、挂号、医疗护理知识讲解、健康宣教、调解和治疗护理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针对不同门诊,护理的内容和重点、方法等有一定差异。但是,总体上来说门诊护理管理任务重、内容多、难度大、针对性和服务性强、对护理人员工作开展和专业能力要求高。本文将围绕门诊常见的护理方法简要论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一般门诊的护理

一般门诊主要接待的是自觉或他觉躯体、精神上有异常表现前来就诊,且病情允许在门诊时间内根据医生安排、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门诊护理除一些常规事项外,还需要结合就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而言,

1)一般常规护理。医护人员要热情、耐心的接待患者,细致解答患者疑问,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例如:指导患者怎样挂号缴费;了解患者疾病症状表现,并做出初步的检查和就诊安排,做出正确的疾病和用药指导;告知疾病护理和日常饮食、卫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和知识技巧,告知药物用法、剂量、药物禁忌等。此外,还要为门诊患者就诊治疗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条件,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空气流通;要认真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仔细检查所需物品、器械等是否完好正常;要维持候诊秩序,做好分诊工作,协助门诊救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做好门诊走廊、诊室、候诊大厅、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等的彻底消毒等。

2)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通过交流沟通、健康指导、宣传教育等,帮助患者缓解烦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调整治疗心态,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配合治疗。很多情况下,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都是因为对疾病一知半解引起的,此时健康教育和宣传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确保其对疾病情况、疾病治疗、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等有更全面的认知。

3)针对性护理。针对不同疾病患者和不同群体,给予针对性强的护理。例如:针对妇科病人,在病史问询的时候一定要态度亲切,对自卑、羞怯等心理的患者不要大声的呵斥,更不要嘲笑、讥讽和轻视,通过安抚和细致的讲解,引导患者正视疾病;面对产科病人要加强人文关怀,认真回答患者疑问,详细介绍疾病程度、治疗、预后及自我保护、健康管理、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内容;面对儿科及患者要有足够耐心,增加亲近感,使小儿更好配合检查和诊治,要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详细讲解各种注意事项。此外,协助各种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护理治疗服务,如各种注射、换药、导尿、灌肠、穿刺、引流等。

2、急诊门诊的护理

急诊门诊主要面对的是一些病情紧急、危机,需要及时诊疗、迅速抢救的患者,这也导致急诊护理的任务重、要求高,要确保能针对不同等级的急症患者提供适合的急诊服务,要能够快速的完成预检分诊工作,协助抢救工作进行。

1)预检分诊。按照“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顺序快速完成急症患者的预检分诊(一般快速评估在2-5分钟内,每隔15-30分钟进行动态评估),安排其进行相应救治。具体而言,询问现病史、既往史等信息,快速且有重点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信息,通过患者神志、精神、表情、面色、呼吸、体位、姿态等快速判断病症和病情,仔细检查患者疼痛部位、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脉搏、皮肤温度等;对急症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快速指导其按照病情分级救治。

2)不同分级急症患者的护理。针对病情异常严重,随时可能死亡的急症患者,要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先安排进入抢救室抢救,后挂号;对病情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危重,可能严重致残的急症患者,尽快安排接诊,接受相应救治,可以先安排入抢救室抢救,后挂号;对于病情紧急、稳定,短时间内不会危及生命、致残,但也不能有效缓解症状的急症患者,要安排其在一定时间内就诊,指导其先挂号,之后优先安排其诊室就诊;对其他一些急症患者提供一般的急诊服务。

3)做好抢救工作。快速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一般物品、无菌物品、抢救设备、急救物品、通讯设备等;在医生未到达之前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如抢救休克、调整患者姿势、保暖、清除口腔异物、正确吸氧和输液、止血、基本生命维持等,在医生达到后,详细汇报情况。以及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详细规范做好抢救记录等。

3、保健门诊护理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健康体检、疾病普查、预防接种、预防性检查、健康咨询、婚前检查、围产期保健、婴幼儿保健等多种保健服务,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健康宣教工作,细致的回答就诊患者的疑问,指导其掌握一些健康保健知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门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患者,需对其提供一些针对性强的护理服务,因人、因病而异提供门诊护理,做好相应的宣教和指导工作,目的是确保门诊患者有序、快速接受相应治疗,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强化疾病认知和健康保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