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护理宣教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产前护理宣教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付雪静  李国聪【通讯】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产房  陕西咸阳  712100

摘要:目的:研究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护理在临床中对产妇分娩认知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9年6月至 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患者均为初产妇。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产前护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分娩知识得分负面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临床中通过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能够有效增加产妇分娩认知,优化分娩结局,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初产妇;产前护理;分娩认知;分娩结局

分娩的方式与母体的产道、胎位、产力、母亲的精神状况等有关,是一个复杂的、正常的生理过程[1]。在临床中初产妇缺少相关的妊娠经验,在妊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恐惧心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相关不良情绪,增加患者进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身本出现紊乱,因此在临床中针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尤为关键[2]因此本文通过在我院初产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对照实验,研究产前教育对于初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分娩认知的影响,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6-20206月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展开研究,依据助产方式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32.55±1.45)岁,平均孕周(37.11±0.11)周。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31.85±1.55)岁,平均孕周(37.12±0.22)周。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加强对患者情况的观察。干预组通过助产士采取一对一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

(1)术前干预:术前仔细做好病人的术前检查,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和沟通,消除病人的疑虑;减轻病人的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等。在实施剖宫产术之前,要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病人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这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要和病人家属多做交流,家属要主动给病人打气,以免给病人带来消极的影响。

(2)术前检查:在实施剖宫产术之前,对病人进行体温、血压、呼吸情况的监测,并对病人的各项重要指标进行正确、迅速的登记;做好所有的术前准备。若病人在术前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通知医师予以治疗。

(3)健康教育:用简单明了的方法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把怀孕期间的不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都告诉病人,并且让病人理解剖腹产的详细过程,并且要让病人能够与剖腹产手术保持一致。

(4)监测术后:在做完剖腹产术后,要对病人的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命迹象进行监控,要对病人的生命迹象做好正确的登记,一旦发现不正常的地方,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给予氧气;预防病人发生心衰等其他的并发症,定期检查病人的手术切口,每天更换病人的伤口,避免伤口被感染。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认知评分,从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以及产时应对等三个维度评价。(1)对两组孕妇生产周期进行对比分析。(2)对两组患者的出血率及出血率进行对比分析。(3)对两组患者的分娩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测量资料以(x± s)代表,两个小组之间的对比使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代表,两个小组之间的对比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认知评分

对照组患者的分娩知识得分为59.43分,实验组患者的分娩知识得分为74.98分,实验组患者的分娩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分娩态度得分为71.11分,对照组患者的分娩态度得分为47.93分,实验组患者的负面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2.2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1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x±smin)

组别

第一产程时间

第二产程时间

第三产程时间

对照组(n=50)

547.44±130.41

48.15±10.21

10.22±2.46

观察组(n=50)

357.37±120.44

34.16±10.73

8.01±2.51

t

8.454

6.879

2.106

p

<0.05

<0.05

<0.05

2.3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4 h 、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分娩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比较x±s

组别

出血量(m l )

分娩时间(h )

产后4 h

产后2 4 h

对照组(n=50)

182.18±12.48

246.43±13.41

9.84±1.37

观察组(n=50)

122.78±12.41

191.17±13.53

5.71±1.26

t

25.398

22.163

16.068

p

<0.05

<0.05

<0.05

2.4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二胎政策的出台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首次怀孕妇女的人数不断增多,她们的分娩和精神负担也越来越重。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的焦虑,我们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收到较好的疗效,增加了患者对住院病人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孕妇常会发生神经系统的失调,这会给胎儿和母亲带来不利的后果,所以一般选择剖宫产。但是,手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手术前后的精心照顾就显得非常重要[3]

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孕妇孕期感到不适,要做好情感辅导、心理辅导,减轻孕妇的紧张、焦虑。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及其他因素,有些孕妇会抗拒就医。在这种情况下,要主动做好患者和家庭的交流,解除他们的担心,并给予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孕妇分娩结束后,要及时开展产后的康复锻炼,使其早日回到社会上来。指导孕妇和家庭要注重膳食中的营养,要给孕妇提供足够的蛋白,以供给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和养分。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一定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同时还要注意有规律的生活。目的:通过对孕妇进行卫生宣教,使孕妇认识到怀孕的不适和剖腹产的操作程序,减轻患者在术中的恐惧心理。通过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护理,减少了手术中的各种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大大提升了医院产妇对产妇的满意度[4]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对初产妇进行科学有效的产前教育,能增强其孕产期知识,促进其获得最佳分娩效果。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极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桐.产前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9):211-212.

[2]黄静.产前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的护理价值初探[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1):131-132.

[3]肖华荣;王兰英.产前护理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4):60+62.

[4]罗曼.高危妊娠初产妇的产前护理与分娩结局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