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素养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袁敏

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校   400060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当与时俱进,由最初的知识、技能为本逐步转变为能力与素养为本。文章基于素养导向下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接着分析了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大单元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

一、素养导向下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价值

(一)能够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教师有广阔的眼界,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剖析,寻找适合的教学资源,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实际参与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深度学习,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完全参与到某个学习主题中,从中感受成功,得到进步、提升的学习过程。可以发现,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理念极为契合。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实施大单元教学,能够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十分有利。

(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有序推进大单元教学,那么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保证任务的逻辑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令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实践,自我构建知识,自然也能够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之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将大单元教学融入其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推动学生探究知识,不断健全和完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因此可以说,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大有裨益,值得相关教师关注。

二、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立足实际,制订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规定着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向。对大单元教学来说,这点同样如此。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单元教学目标,首要任务就是精准了解新课标要求、具体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其中,学生情况的把控极其关键。教师在制订大单元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明确教学意图,更要了解学情,换言之,即从大单元教学的视角入手,了解学生学习了什么内容、具备哪些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的兴趣等。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加顺利地完成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制订,并保证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基于内容,选用资源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可以适当选择其他资源,如信息、自然以及生活资源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开发各类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大单元教学的高效实施添砖加瓦。一方面,选用信息资源。有效的信息资源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行拓展。教师要基于教材整体内容,积极整合、处理信息资源。以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在公共场所”,一共有四课,分别是“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以及“我们小点儿声”。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如下视频:一个外出踏青的小孩排好队,等待着自己的冰激凌;当他看见散落满地的垃圾时,主动将垃圾捡起来,丢到相应的垃圾桶……当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在公共场所是否看到过这类现象、自己应该怎么做等。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紧扣文本内容和插图,谈谈自己的收获。这样,在信息资源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幅提升,接触的内容也愈加多元,这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利。

另一方面,选用自然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然资源的选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策略。教师积极收集、整合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自然资源,并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令教学效果更优化。

(三)优化环境,启动程序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精心编制而成的,教师要加以整合设计,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设计多姿多彩的活动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在此期间,教师要注重活动情境的创设,采取有效的措施、策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尤其是在主题讨论、社会调查、情境再现等活动中,教师要多选择学生喜欢或感兴趣的方式,如讲述故事、设计问题、媒体呈现等,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为父母分担”,主要有“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以及“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这三课。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时划分,并设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任务,如竞赛活动——“谁是家务小能手”。具体来说,教师需事先准备一些材料、工具,将教室装饰为“家”,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归类、处理“家”中的所有物品,谁做得又快又好,谁就是第一名,能得到奖励。当然,对学生而言,这些物品是不陌生的,他们会协助教师进行场景的布置,为后续活动的进行做准备。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公布规则、要求,即在归类、处理物品时,要保证物品完好无损,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进度,而是要保证质量以及摆放的合理性。完成规则和要求的公布后,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活动计划的制订。这样,课堂不再沉闷,而是呈现出一派生机。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教师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积极设计、实施大单元教学,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在教学实践中,要立足于实际,精心制订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程序开启;优化、完善教学评价,助推整个教学的稳步开展。如此,发挥大单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优势,令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 陆勤.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主题单元的三种学习支架——以《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2021(06):16-19.

[2] 郑虹.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教学与主题项目课程统整研究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1(04):63-64.

 本文系重庆市南岸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政治认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2-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