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手法按摩对产后盆底肌修复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3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手法按摩对产后盆底肌修复的效果观察

胡清连1  郭小兰1  洪春花1 刘凤2

1.吉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江西吉安 331600

2.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妇产科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目的:研究且分析在产后盆底肌修复中应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手法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修复手法的不同对2022年8月到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后行盆底肌康复的初产妇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n=40)实施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n=40)实施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手法按摩治疗,比较及其分析产后盆底肌修复情况。结果:经统计学计算表明,相比较于对照组数据,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性、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评分、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更具优势,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治疗后,两组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与治疗前数据比对,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结论:将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手法按摩治疗应用在产后盆底肌修复中利于改善盆底肌功能,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手法按摩;产后;盆底肌;修复效果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一般是因妊娠与分娩等导致的,由于女性孕期随着妊娠周期的进展,促使子宫逐渐加重,呈现出垂直样,且因脊柱前弯,可能导致盆底肌张力因重力发生损伤[1-2];此外,由于孕期激素会发生波动,促使盆底组织结构出现改变,且后期分娩中会对女性盆底神经、肌纤维等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将肌张力进一步降低[3]。为此本文比较了将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手法按摩治疗与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应用在2022年8月到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后行盆底肌康复的初产妇中的临床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的样本均以修复手法的不同实施分组,选取对象即为2022年8月到2023年4月期间诊治的80例自然分娩后行盆底肌康复的初产妇,一组归入40例。

纳入样本标准:(1)入组样本均为产后女性,均为产后恶露已排净的单胎产妇。(2)样本均与盆底功能障碍判断标准符合,且盆底肌纤维肌力均低于3级;(3)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且产后女性均标准自愿参与调查,上报伦理会得到批准。

排除样本标准:(1)存在不明原因阴道出血患者;(2)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存在子宫内膜增生患者;(4)存在宫颈癌或者乳腺癌患者。

观察组,最大年龄37岁,最小年龄23岁,中位年龄(36.54±0.48)岁;孕次取值为1至3次,平均孕次(1.50±0.33)次;疾病类型:阴道肌肉松弛23例,阴道壁膨出8例,轻度子宫脱垂9例。对照组,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3岁,中位年龄(36.55±0.58)岁,孕次取值为1至3次,平均孕次(1.55±0.25)次;疾病类型:阴道肌肉松弛25例,阴道壁膨出7例,轻度子宫脱垂8例。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础信息,不存在指标的统计学论证差异,即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使用法国杉山提供的PHENIX治疗仪对产后女性实施生物反馈刺激与电刺激,从0mA电流强度逐渐增加,最适宜电流为不存在明显不适且能够耐受,一般为60mA,每次进行20~25min治疗,2~3次/周,一个疗程为15次,且两次之间最少需要间隔48h,治疗过程中告知产后女性不可进行增加腹压活动,也不可进行重度体力劳动。

观察组开展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阴道手法按摩治疗,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在对产后女性实施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之前,予以5~10min阴道手法按摩,且按摩之前需要对会阴部位进行清洗。选取膀胱结石位姿势进行常规消毒,让其身心放松,于阴道口附近涂抹润滑油,方便松懈会阴体肌肉,操作人员将手指进入患者阴道大约3~5cm位置,以大约2节指关节长度持续向外且向下加压处理会阴两侧,同时予以扩张性按摩,最适宜力度为感觉到轻微热胀酸,然后朝着肛门方向进行2~3min向下向外的按摩处理,在此过程中提醒患者做缩肛运动,即为收缩-放松、收缩-放松。对于I类肌力需要遵守收缩-保持(1、2、3)-放松的原则,对于Ⅱ类肌力需要遵守快收快放原则,每次进行5~10min按摩。

1.3 指标分析

(1)患者经治疗以后会阴肌力测试法检查肌力恢复程度超过80%或者恢复到正常水平,且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即为显效;患者经治疗以后会阴肌力测试法检查肌力恢复程度超过50%或者盆底肌力提升2个及以上等级,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即为有效;患者经治疗以后会阴肌力测试法检查肌力恢复程度低于50%或者症状无改变即为无效;有效率即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盆底肌力功能采取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进行统计分析,采取0~4分值法,超过60分即为盆底肌具有严重的损伤程度,需就医诊治;41~60分之间即为盆底肌具有中度损伤,需要密切观察与适当治疗;21~40分之间即为盆底肌具有轻微障碍;低于20分即为具有良好盆底肌功能。

(3)以法国杉山提供的PHENIX治疗仪对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

1.4 统计数据方法

    以率(%)的形式临床治疗有效性、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实施卡方验证,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评分,实施t验证,采取SPSS25.0 软件包对80例临床资料实施采集分析,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性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性97.50%高于对照组数据(80.00%),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

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性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临床治疗有效性

观察组

40

23

15

2

97.50%(39/40)

对照组

40

20

12

8

80.00%(32/40)

X2

4.1143

P

0.0425

2.2 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评分

经t检验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后行盆底肌康复的初产妇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指标,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

2 观察组和对照组盆底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cm)

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h)

PFDI评分(分)

观察组

40

9.02±1.66

9.44±1.39

24.55±4.32

对照组

40

5.66±0.77

5.78±0.61

16.55±4.69

t

11.6129

15.2493

7.8349

P

0.0000

0.0000

0.0000

2.3 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

经X2检验显示,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

3 观察组和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尿失禁

子宫脱垂

阴道壁膨出

腰骶部疼痛

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

观察组

40

1

0

0

0

2.50%

对照组

40

3

1

2

2

20.00%

X2

6.1346

P

0.0132

2.4 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妇盆底肌肌力

    经t检验显示,与对照组数据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自然分娩后行盆底肌康复的初产妇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更具优势,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自然分娩后行盆底肌康复的初产妇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均优于治疗前数据,P<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

4 观察组和对照组盆底肌肌力对比

组别

例数

阴道持续收缩时间(s)

阴道收缩压(cmH2o)

阴道静息压(cmH2o)

观察组

40

治疗前

3.01±0.64

21.22±4.25

22.49±4.39

治疗后

6.84±0.58

39.56±3.51

39.49±4.31

T

28.0452

21.0434

17.4765

P

0.0000

0.0000

0.0000

对照组

40

治疗前

3.11±0.44

21.54±4.27

22.55±5.69

治疗后

5.22±0.25

32.12±6.66

31.51±4.02

T

26.3698

8.4580

8.1339

P

0.0000

0.0000

0.0000

T治疗后组间

16.2232

6.2387

8.5632

T治疗后组间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盆底肌肉实际上具备支撑膀胱、盆腔及其子宫且能够协助排尿、排便的作用,所以,如果盆底肌功能发生障碍,可能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存质量[4-5]。但随着女性妊娠天数的增加,基于重力下盆底被缓慢牵拉损伤软组织,且分娩也会对盆底肌神经、肛提肌、尿道括约肌等造成损伤,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概率,所以,选择合理方法进行干预十分重要[6-7]

电刺激实际上是在阴道内放置电极通过不同频率电流产生的磁脉冲对神经组织进行刺激,阴道经电流进行刺激之后促使盆底肌群发生无意识收缩,增强盆底肌张力,提升尿道闭合压升,具有较好地治疗作用[8]。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屏幕上同步观察盆底肌收缩情况,与屏幕上反馈信息结合对患者收缩腹肌的方法进行纠正,指导其学习正确的肛门阴道肌肉收缩锻炼方法,慢慢让其开展脱离仪器的自主性训练,提升盆底肌肉弹性及其张力,改善阴道紧缩程度,促使能够恢复盆底肌功能[9]。在上述基础上结合阴道手法按摩,能够唤醒患者肌肉感觉,并且采取一对一方法指导其进行盆底肌肉收缩,对盆底筋膜肌肉起到松懈作用,提升血液循环,增加肌肉收缩力。且按摩时需要维持适中的力度,寻找压痛点,遵守从浅到深、从轻到重的原则实施按摩。此外,会阴穴是重要的任脉,对其进行按摩具备疏通经络、调理气机的作用[10]

本文计算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性、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评分、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对比于对照组指标,两组治疗前后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比较,P均<0.05,数据指标均呈现出有统计学计算验证差异。由此表明,产后尽早开展科学且针对性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尤为重要,能够尽早修复分娩与妊娠中损伤的肌肉与神经,减少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本次我院使用的PHENIX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与阴道手法按摩联合进行治疗,具有操作安全、直观且简单等优势,对于子宫轻度脱垂及其阴道松弛等情况具有较好地治疗优势。

综合以上结论,与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相比较,在产后盆底肌修复中运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阴道手法按摩治疗的优势更突出,值得未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翠英,王比男,彭越,等. 电针八髎穴联合阴道手法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23,29(4):76-79,106.

[2]王芳芳,仲波,余婷婷,等. 不同时间段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手法按摩对PFD患者盆底肌力及电生理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3,44(9):1043-1046,1052.

[3]闫洪亮,靳翠平,马富玲,等. 非手术治疗产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3,50(2):170-175.

[4]于淑丽,王燕翔,胡凤贤,等.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11,32(6):741-742.

[5]田秋路.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促进产后42 天盆底功能修复的临床应用[J]. 康颐,2020(12):175.

[6]孙姣,李善凤,仲启欢,等. 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两种综合治疗疗效比较[J]. 武警医学,2020,31(10):839-842.

[7]胡伟.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促进产后42天盆底功能修复的临床应用[J]. 西南军医,2020,22(4):344-346. 

[8]杜可. 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变化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评分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20(11):1500-1502.

[9]陈强. 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生物反馈与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修复中的应用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7):80-82,113.

[10]方莉,施丽景,王璐璐.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运动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150-152.

基金项目:江西省吉安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20233-04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