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优化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优化措施分析

陈梅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桐田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开端,数学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双减政策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双减政策下要转变教育理念,数学教学要探索优化措施,创新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概述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现状,提出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育优化措施。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育优化措施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试教育下数学课程传统教学发生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近年来中小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发布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问题,传统填鸭式教学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影响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双减政策颁布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带来创新发展助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确保双减政策的贯彻实施。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方法等发生很大变化。双减政策出台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要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1。双减政策实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数学课程实施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现象。要分析解读双减政策内涵要求,研究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育优化策略。

(一)双减政策的要求

双减政策是国家在新时期作出的重要教育战略调整,政策要求学校保障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知识学习2。双减政策提出创新教学思路,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全面控制作业数量时间,开展多样化课后服务课程,数学课程实施要求创新教学方式,综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双减政策要求减少作业总量与时间,提出完善作业管理制度,提升作业布置质量,合理运用课后时间。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要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育优化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以往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方法单一等问题,双减政策实施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策略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要求更高,教学目标更加多样,双减政策通过减少作业总量实现学生生理减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优化数学教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强化师生合作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如开展时间单位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制日历使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相关知识。通过数学教学优化可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如在人民币教学中,通过运用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迁移。

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双减政策通过减少作业总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师要在新课标要求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提出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教师要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与活动经验,锻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滞后等问题4。需要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探索开展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数学课程教学中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知识传授,未结合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的特点进行实践应用,缺乏主动思考意识与创新应用能力5。部分教师授课中占据主导地位,日常复习授课教学中未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必须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教师很少利用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家庭作业布置存在自主设计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书面作业时间长,作业批改形式化缺少评价交流。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目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仍存在教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价值观陈旧等问题,影响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要遵循主体差异性,发展性原则,要通过提质增效实现减负,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重点优化作业设计布置,通过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等措施提升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改进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优化要融入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有效的学习要面向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与同学相互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讲解计算器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认识计算器,提示学生探索发现9999×1×2×3…的结果规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元素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引入数学趣味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解比大小内容时,可以讲述故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看图帮小猴子份水果,结合小动物分水果故事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数学课堂教学要结合生活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如在讲授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道路上树木间隔情况,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措施

    双减政策实行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创新多样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通过设计趣味游戏提升逻辑能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等方法提升课堂有效性。深度学习是学生围绕学科主题探究任务积极参与获得发展的学习,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建立完善知识体系。如在长方形教学中,相关知识点分布于不同年级教材中,教师可以探究主题串联不同年级教材内容,使学生围绕长方形主题展开思考探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关联。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要通过文化渗透提高作业高度,通过实践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通过梯度学习优化作业层次。教师要在数学作业中充分体现人文价值,体会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思维,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可以设计作业观察达芬奇的名画《维鲁特人》,观察图形的共同特点,作品中出现图形让学生理解图形对称的概念,体现数学的魅力与科学文化内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可以设计需要通过真实感受的数学内容,如让学生利用纸币到超市购物,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足,数学课堂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态度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因素。教师要不断探索总结反思提升专业素养能力,以科学控量等方式优化作业布置,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学中要挖掘趣味内容,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将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实例中,数学作业布置中选择代表性针对性题目,把上课内容设计为游戏,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超.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优化措施[J]. 小学生(下旬刊),2022,(11):34-36.

[2]朱荣杰.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措施[J]. 天津教育,2022,(30):102-104.

[3]何维伟.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对策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9):53-55.

[4]李刚强.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及改革措施[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教育教学探究网络论坛论文集(一)[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390-392.

[5]董超超.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A].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五辑[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新课程研究杂志社,202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