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1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并发症的影响

高国花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血管外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大隐静脉曲张(GSVV)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GSVV伴急性S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并发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得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SES、积极应对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消极应对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GSVV伴急性STP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综合护理;自我效能;并发症             

大隐静脉曲张属临床常见病症,多是因静脉血管压力增高、血管脉壁弹性降低所致,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下肢静脉伸长、迂曲、扩张等症状,若病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干预,易引发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发生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高位结扎传统抽剥术为临床针对GSVV伴急性STP患者常用治疗术式,效果显著,但术后易引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预后[2]。临床针对GSVV伴急性STP患者多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相对缺乏系统化、有序化的干预措施,整体效果不理想[3]。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GSVV伴急性STP患者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GSVV伴急性S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纳入标准:(1)下肢静脉均存在迂曲样改变、曲张现象,质地相对较硬,周围皮肤均有红斑出现,且皮温偏高;(2)彩超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显示大隐静脉存在血栓,且发展至股静脉;(3)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认知不全;(2)伴严重恶性肿瘤;(3)严重器质性疾病;(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动脉硬化性闭塞;(6)中途退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向患者发放知识手册,护理人员于术后向其讲解疾病、手术相关基础知识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指导家属进行基础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2)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谈心、看书等合理途径排解消极情绪,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谈论其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不良情绪。(3)体位护理。手术结束入住病房后,指导患者抬高患肢(较心脏平面高20~30 cm)。(4)运动护理。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以慢走、坐位肢体活动、站立肢体活动、足部旋转、伸曲等动作幅度及强度较小运动为主,术后依照自身恢复状况,适当增加工作量,但需以自身耐受度进行适当增加,严禁剧烈运动,大幅度动作;此外,告知其家属可依照患者需求,每天为其进行肌肉、活动关节等按摩,要求动作轻柔、力度适中,护理人员需将患者运动时需注意事项形成书面材料,张贴于患者床头,并时刻提醒其合理运动。

1.3观察指标自我效能: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评估,满分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应对方式:干预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估,包括消极应对(0~24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于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0~36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2个维度。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皮下血肿、肢体麻木、切口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自我效能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GSES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自我效能的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6

20.64±2.37

25.41±2.60

观察组

46

20.72±2.44

33.56±2.60

t

0.871

8.971

p

0.335

0.000

2.2两组应对方式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应对方式的比较(x±s,分)

组别

n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6

20.64±3.11

24.11±3.81

18.51±2.82

13.16±2.06

观察组

46

20.70±3.15

30.17±4.05

18.59±2.88

9.01±1.16

t

0.805

9.073

1.316

7.684

p

0.776

0.000

0.685

0.000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n

皮下血肿

肢体麻木

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6

4(8.70)

3(6.52)

2(4.35)

8(17.39)

观察组

46

0

1(2.17)

1(2.17)

2(4.35)

2

5.362

p

0.000

3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静脉疾病,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为其常见并发症,若未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可形成血栓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5]。常规术后护理多是医护人员根据其临床经验实施护理措施,以医护人员为中心,护理方案不够完善,护理资源难以有效分配,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求[6]。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GSVV伴急性STP患者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GSES、积极应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消极应对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综上所述,对GSVV伴急性STP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勇,赵宁.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2):90-92.

[2]杨伟龙.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66-2967.

[3]刘凌云,郑慧玲,陈晨.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1):165-166.

[4]陈竹,张坤,邹蕾.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应用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5):810-811.

[5]李珂逢,吕红宇.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联合分级护理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术后LEDVT风险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05):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