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分析

曹永禄

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仍旧属于农业大国,而在各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目前的农业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优化。而玉米作为至关重要的农作物,每年的玉米产量都处在世界前列,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与种植质量,就应当提高对于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以此为基础来有效促进玉米产量的稳步提升。因此,文章首先对播种准备工作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措施。

关键词: 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

引言:站在玉米种植的角度上来看,由于玉米地膜覆盖具备着增温、抑制杂草生长、促进土壤内部各类微生物活动以及提升肥料利用率等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还能够实现增产增效以及优化植物品质等重要效果。所以,这就需要在后续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在其中合理的引入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提高玉米的种植质量与整体产量,大幅度降低各类问题的发生几率。

一、做好播种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播种前,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就要进行精细整地,在前茬玉米作物收获完毕后,应当及时进行灭茬处理,并进行深松旋耕,通过起垄的方式来对保墒进行镇压。在整地过程中,也要保证整地的平整性,并消除内部存在的石块等其他杂物,确保地面的整洁性不受影响,这也有利于后续进行盖膜,而翻耕的深度也要稳定控制在25cm以上;其次,还要加大基肥的施用量,并与氮肥、钾肥与磷肥之间进行配合使用,在玉米后续的生长阶段中,其所需要的肥量比较多,为了有效满足玉米后续生长的基本需求,就应当加大基肥施用量,并辅助施用氮肥、磷肥等其他肥料,在播种前犁地时一次施用,而采用集中沟施肥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更好;最后则是玉米品种的合理选择,采用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的实际过程中,需要采用根系更加发达的玉米品种,从而保证高产稳产,其中对于玉米品种的抗逆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净度以及纯度都能够处在较高水平上,在生育期方面也应当高出露地栽培模式5-7天左右,这样就可以在根本上发挥出地膜覆盖所具备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地膜的具体规格也应当进行合理选择,如果采用厚度高于0.007mm的地膜,就会对玉米后续的生根下扎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玉米的根系能够穿透厚度大约在0.005mm的地膜,这也使其有着更强的抗倒伏能力,所以,在后续生产阶段中,就要合理采用超地膜,这种地膜不仅有着更强的横纵拉力,后续的老化程度也相对比较慢,还有着极高的透明度,而超微膜起到的效果更高,在厚度上也只有0.005mm[1]

二、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

(一)做好播种覆膜工作

首先,应当适当的进行早播,并提高密植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地膜玉米在土壤耕层在5-10cm左右的情况下,并且地温较为稳定时就能够播种,时间一般都在四月份中下旬左右,而在具体的地膜覆盖玉米种植密度方面,应当在充分结合水肥条件以及玉米品种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确定,那些土壤较为肥沃的地区,就可以进行密植,而那些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就要采用稀植的方式;其次,还要把握好采用的播种方式,应当优先播种后覆膜,这种先播种后覆膜的方式,主要应用在那些春季雨水较为充沛的地区当中,由于其中的雨水比较丰富,土壤水分的蕴含量较高,很适合进行玉米种植,这种方式所具备的优点就在于不仅能够采用机械播种的方式,还能够保证播种完毕后覆膜的整体质量不受影响,并提高出苗的整齐程度。但缺点在于很难在播种前保墒,后续破膜、放苗等工程也比较费力,如果出现了放苗不及时的情况还会伤害到幼苗。而先覆膜后播种的方式,则是在播种阶段中提前在膜上打上多个孔洞,而后采用湿土来对膜孔进行封存,这种方式具备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在播种前保墒,通常并不需要在其中放苗,如果发现幼苗被压在膜下无法出来时,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辅助,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播种方面比较费时,大多都应用在水分不足的地块当中;最后,还应当覆盖地膜,为了避免地膜被各类异物划破而受到损伤,就应当在后续进行盖膜操作之前,对农田中存在的石块、秸秆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土块也要及时打碎,并用石块对地膜的周边部位压实,避免地膜后续被大风吹起[2]

(二)做好必要的田间管理工作

首先,要及时进行放苗,在针对盖膜玉米进行田间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必须要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在玉米苗破土过后,应当及时破膜,使得幼苗能够更好的生长出来,在地膜玉米播种7-10天过后,则要进行全面检查,在出苗50%时就应当分期进行放苗,在放苗过程中也要在幼苗的上方部位,采用小刀划出长度在1-2cm左右的小口,在放苗过后也要利用细土进行全面覆盖;其次,还要适时进行定苗以及追肥灌水处理,通常情况下3-4叶间苗、5-6叶定苗为基本标准,如果内部产生了缺苗断垄等严重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补种,或是采用相邻苗留苗的方式进行合理解决,保证基本的面积株数不受影响。而在后续进行追肥时,也要采用打孔施肥的方式,在两株幼苗的中间部位打孔,在追肥完毕后就要及时堵住孔口,避免后续养分出现挥发等问题;最后,还要针对各类病虫害进行合理防治,玉米田内部发生几率较高的病虫害,主要为玉米螟、锈病等,通常需要在七月下旬针对这部分病虫害进行防治,锈病可以采用15%粉锈宁750g/hm2,按照比例兑水过后进行喷防,而玉米螟可以采用赤眼蜂、白僵菌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3]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玉米的种植效率以及整体产量,就应当在其中合理的引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播种准备工作、播种覆膜工作以及田间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的发挥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备的重要作用,并及时采取对应的病虫害预防措施,保证玉米幼苗能够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肖让,张永玲,赵芸晨等.不同抗旱措施配施菌肥对河西绿洲土壤改良和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35(03):341-349.

[2]周阿文.冬季杂交玉米制种技术[J].种子世界,2018(04):34-35.

[3]张明勇.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技服务,2016,33(04):5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