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向靓

溆浦县舒溶溪乡中心小学 湖南省怀化市 418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对教育行业进行深化改革,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创新的方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文化、思维和审美这四个维度,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这四个维度的素养展开有效地创新,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的内容,即语言、文化、思维和审美。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围绕这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语言建构维度的教学创新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建构能力是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必须逐步完善的基础能力。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更是学生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在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建构能力[1]。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比较浅显易懂,以汉语拼音、字词为主,语文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并理解字、词的含义,使其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合理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开展教学之前,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这篇文章时,可以设定四个递进的教学目标。第一,学习生字,并正确运用生字组词,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造句;第二,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一大串”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用词语进行正确造句;第三,了解比喻手法并造句;第四,体会文章中描绘的新疆风情。前三个目标,都是针对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能力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教学任务。

二、文化理解维度的教学创新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是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思想、精神等意识形态。语文学科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在弘扬与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文化理解、传承意识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和认同感。特别是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步形成,语文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猜字谜》以及古诗《静夜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要在教学中及时为学生补充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猜字谜》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元宵节猜灯谜的图片或视频,并为学生介绍我国元宵节的习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三、思维发展维度的教学创新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教学理念,更加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进而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3]。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摒弃传统的“一言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时,可以采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一步步理解寓言的寓意。语文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篇寓言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亡’和‘牢’是什么意思?”“寓言中羊从被叼、丢失到不再丢,与‘窟窿有什么关系’?”“这篇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充分领悟寓言的寓意。通过这种方式,弱化了教师的课堂讲解,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进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审美和鉴赏维度的教学创新

小学是学生审美素养刚刚开始萌发的阶段,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具有正向、积极、高雅的审美和鉴赏素养[4]。在进行审美和鉴赏能力培养时,教师应以语文教材为主要依托,将当代审美思想、情趣等内容引入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美”的体验。小学语文教材在语篇编录方面极具匠心,几乎每一篇语篇都具有独特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篇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日月潭》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到网络上搜索日月谭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们展示,使学生结合文字内容、多媒体资源体会语篇的文字美、意境美,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美的意识。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用文字表达美”的习作任务,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鉴赏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地分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针对语言、文化、思维和审美这四个维度,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创新,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春燕.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 考试周刊,2023,(42):40-43.

[2]蒋佳萍.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 考试周刊,2023,(42):26-31.

[3]林琳.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探究[J]. 试题与研究,2023,(29):95-97.

[4]王华. 聚焦核心素养,关注思维发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评价为例[J]. 当代教研论丛,2023,9(10):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