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背景下中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智慧物流背景下中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刘璐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050000

摘要:现代物流管理已经发展为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复杂学科,其涵盖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复杂化和全球化,智慧物流的兴起成为了行业的重要变革因素。智慧物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优化和智能决策,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提供了更好的客户体验。本文旨在探讨中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适应这一快速变化的行业。

关键词:智慧物流背景;中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智慧物流背景概述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方法,实现物流运作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其将物流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优化和管理[1]

智慧物流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述:1.供应链的复杂性和挑战: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企业需要面对多样化的产品、多渠道的销售、全球范围的供应链网络等挑战,智慧物流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协同和优化。2.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消费者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智慧物流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和快速的物流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物流行业也需要积极应对环境保护的要求[2]

二、智慧物流背景下中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智慧物流的理解不够深入

智慧物流是一种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物流行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其对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形态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对智慧物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对智慧物流的内涵和外延的全面把握,导致在课程设计中无法将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缺乏对智慧物流的整体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智慧物流的发展脱节

随着智慧物流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然而,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仍然以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为主,缺乏对智慧物流相关课程的设置,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这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智慧物流的前沿知识和技术,缺乏适应智慧物流发展的能力和素质,难以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智慧物流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经验。然而,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即使有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着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与智慧物流的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这使得学生难以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缺乏对智慧物流的实际操作经验,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3]

(四)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中职学校在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积极与行业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人才需求。然而,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一方面,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无法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实际需求,无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缺乏与企业的交流,无法将企业的优秀师资和实际案例引入到课程建设中,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4]

三、智慧物流背景下中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优化策略

(一)深入理解智慧物流,调整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要深入理解智慧物流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智慧物流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和变革。在此基础上,调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适应智慧物流的发展需求,可以将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新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更新课程设置,增加智慧物流相关课程

为了适应智慧物流的发展需求,中职学校应该更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智慧物流相关课程。具体而言,可以在原有运输、仓储、配送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加入,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智慧物流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培养适应智慧物流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智慧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掌握智慧物流的核心技术和流程。

(2)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掌握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推广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开展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提供平台

[5]

(四)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为了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人才需求,中职学校应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举办校企合作论坛、座谈会等活动,增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到学校进行授课和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中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变得迫在眉睫。通过重新审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行业需求的教育,培养出适应智慧物流时代的物流管理人才。然而,这需要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以确保课程的质量和实施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为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雪.对接职业标准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究[J].中国储运,2023(09):59.

[2]石丹萍.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0):124-126.

[3]李亚琦,王永富.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技术,2021,40(12):156-160.

[4]阳群.“1+X”证书制度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储运,2021(11):168-169.

[5]耿文娟.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1):84-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