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的思想精髓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4

南方谈话的思想精髓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张诗秀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75001

摘要: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思想解放,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推动党的工作重心回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使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实现共同富裕。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所作的全面综合的重要论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思想精髓和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南方谈话发表三十多年来,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任务,南方谈话的精神仍然散发着它的光芒,与时俱进地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盏指明灯。通过分析发现南方谈话的精神与时俱进,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和我国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启示作用。

关键词:南方谈话;思想精髓;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这些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形成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两个方面。

   (一)南方谈话的国内背景

在南方谈话前夕,我们国家有些人仍摆脱不了“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姓

“资”姓“社”的问题搞得人心惶惶,对改革的怀疑进一步发展到了对改革的否

定。僵滞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手脚,许多人担心党的政策有变,都在等待观望,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国内背景包括当时国内经济萎靡不振,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念有所动摇。

1、当时国内经济萎靡不振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体制后,虽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已是社会主

义性质,但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还是远远落后于社会

主义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全党应当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并且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在经济体制逐步转变的过程

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传统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不

愿退出历史舞台,导致出现了新旧经济体制因素的相互摩擦和冲突。

2、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念有所动摇

从当时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的步伐有所放慢,人们对改革开放的

信念有所动摇,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清除一部分同志过度保守的传

统思想和纠正一部分同志过度崇尚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坚定“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的路线是大有必要的。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

上去,改革开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二)南方谈话的国际背景

1989年至1992年,我国处于比较孤立的国际政治环境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企图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东欧

的波兰、匈牙利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紧随其后,在1992年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也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东欧剧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是由于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同时也给中国造成了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前车之鉴使我们深深反思其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在变化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找出路,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裁

随着苏联解体,西方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把和平演变的目标对准了中国,他们以人权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并且对我国实行制裁、封锁和孤立的政策。外商投资止步观望,有些外商甚至抽掉在华企业的资金,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外贸出口下降,旅游业萎缩。不少地方出现市场不景气的现象,由于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加上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导致我国发展速度缓慢,经济不断下滑。

二、南方谈话的思想精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面临着国际和国内两方面严峻的考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在这个紧要关头,邓小平进行了南方谈话,论述了一系列理论和思想。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可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时也是为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奋斗的核心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不断成长和保持

活力的源泉。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全面地、深刻地阐释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

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

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

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2]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科学的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由实践经验升华形成的理论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符合了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

实的物质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治国、强国之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这一精辟的论述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则强调了生产力的重要性,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充满活力和生机,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有右也有的干扰。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的东西。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但主要是防止[4]二者都违背了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满足人们对经济文化的需求,解放思想,冲破过去的教条主义,结合实际,借鉴和吸取好的东西,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4、坚持“两手抓”的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例如社会风气下降,出现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秩序不稳定;腐败现象严重;经济犯罪增多等等。因此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特别强调了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同志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中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对当今世界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一系列对策。

1、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三个有利于”标准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决定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发展生产力作为最基本的标准。这三条标准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基本要求,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

2、提出“先富”“共富”的政策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构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分步骤讲秩序的进行,在物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辛勤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先富裕起来,再帮助和带动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富裕起来。

(三)强国务实的精神

科学的理性精神根本的价值定位在于坚持务实: 说实话办实事有实效。邓小平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以务实的精神从战略的高度突出阐明了治国强国的根本性的大政方针。[7]

1、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同志正确地分析和把握了世界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贫穷和发展的太慢都不是社会主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重要论断,从战略高度上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只有科技不断创新,科技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达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加强党的建设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指出了党的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如果中国要出问题,还是会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所以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关键在人,关键在党这一论断,能否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注意培养人。党的领导干部是党事业的骨干,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重要保证,所以要按照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8]

三、南方谈话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992年已88岁高龄的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就是一个杰出代表它不仅积极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9]而且还是彪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册的纲领性文献。

(一)为提升中国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高尚的精神家园,对人们进行旨在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仰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1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提到的这句话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丰富内涵。邓小平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现实国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回答了许多他长期思考的问题,诸如思想路线、外部条件、廉政建设等。[11]邓小平讲述了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主要谈到“《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12]”这两本书的阅读和学习。他指出这两本书就是自己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入门老师。这就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追求者应重点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论著中所阐发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基本立场,深刻理解其理论创新的核心要义和当代价值。[13]

(二)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理解

在方法论层面也有光辉的思想彰显和玉汝于成。最集中的一点就是,生动诠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逻辑意涵,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理解。这还是南方谈话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和亮点,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纲领文献当之无愧。邓小平提出了许多“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诸如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等。这样新颖且具有鲜明时效性的理论教育,不仅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还切实解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重要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从而为人们能够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得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阐明了经济台阶式发展的思想等等,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一次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另一方面,他又从实践教育层面提出“城乡改革政策要随实践进行发展”[14] 等重要创新思想,这又从人们可感的现实层面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实践教育,实现了二者双管齐下的综合功效。南方谈话发表以来的三十年中,践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论遵循。

结束语

南方谈话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任务、原则、方法集于一身,组成了一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系统,从而铸就了思想政治教育纲领性文献的历史事实。南方谈话虽然已经发表三十年了,但它却跨越时空界限,对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的启示借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3]刘德军.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理性精神的弘扬[J].东岳论丛.2002.03

[4]石仲泉.“南方谈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伟大代表性文献[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05

[5]杨瑞森.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思想理论教育的三个重要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5

[6]周胜强.邓小平南方谈话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04

[7]曾劲超,李宝国.邓小平“南方谈话”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J].南方论刊.2023.04

[8]荣欣怡,刘树宏.南方谈话: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J].南方论刊.2023.04

[9]赵智奎.南方谈话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J].邓小平研究.2022.07

[10]徐敏,王可媛.南方谈话的理论精髓与时代发展[J].邓小平研究.2022.09

[11]何虎生.“南方谈话”在科学社会主义中的独特地位[J].人民论坛.2022.03

[12]何虎生,张林.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深远意义与现实启示[J].党建.2022.06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70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70-383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73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75页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72页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74页

[7] 刘德军.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当代理性精神的弘扬[J].东岳论丛.2002.03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80页

[9]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82页

[11] 石仲泉.“南方谈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伟大代表性文献[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05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82页

[13] 杨瑞森. 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思想理论教育的三个重要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5

[1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