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要素品美景,读写结合提素养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探寻小学写景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紧扣要素品美景,读写结合提素养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探寻小学写景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来成琴

紫阳县第二小学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选自統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由于《富饶的西沙群岛》篇幅较长,给第一课时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于是,我做了这样的处理:重点节选了“鱼多”、“鸟多”作为本节课的研读内容。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授课思路比较清晰,顺学而导地深入到每一个学习板块,并给学生搭建适合的学习活动支架,迁移运用,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有提升,素养有发展。

初读环节,巧用风光图片感受美景,看看找找地图中的西沙群岛,多元化组织学生读准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为研读环节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研读环节,注重启发学生抓重点词品读课文,善于借助图片、利用文本创设情境,相机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引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如临其境的体验中,走进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级的写话水平,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阅读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掌握都需要技巧与方法,同样,小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提高也需要策略来指导,故教师应合理科学地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写作素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课本中写景的文章很多,这类文章大多语言优美,读来具有美感,透露着作者自己对该处景物的喜爱。然而,从学生的语文基础来看,他们是刚刚升到中段的学生,习作基础就只有初级的写话水平,才给建立段落的意识,而在读写结合的所有教学中,写景状物类文章的读写结合是最难落实到位的,为此,我们年级组有特别关注写景文的教学,并从中去实践研讨,在写景文教学中去进行语用训练,接下来,我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探寻写景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的理念。

读写结合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学生的一种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融入读写结合的理念,并思考怎样一步一步在教学环节上去落实。如:在教学写景散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去搜集大海的美景图片和海底美丽的动植物;这篇课文是通过写西沙群岛的海水、鱼虾、海底世界等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词句,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写作时来借鉴运用。所以在教学字词环节时,分组出示词语,像“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等这类描述美景的词语,不仅词美,更具有新鲜感,还是学生很难理解的词语,所以先送回文中去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语表达的美感,然后进行扩句练习,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语用;而在品读重点语段时,安排了仿写训练。这样,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渗透读写结合的理念,长此以往,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逐步加强,语用能力的提高不言而喻了。

策略二:扎根教材,紧扣单元目标,指导学法时“扶”“放”恰当,落实以读促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不能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往往学生写不出来老师要求达到的效果,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在该阅读课堂教学中习得写作方法,也反过来说明教师没有在该教学中教透写法。故教师扎根教材,紧扣单元目标,让学生学会写法,落实以读促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是此单元的语文要素,所以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调整:纵览全文,发现文中的第四、第五自然段,即写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的段落是围绕关键语句来写的,为了单元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故在品读课文时,对比第四、第五自然段,发现第五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更明显一些,于是,从第五自然段入手,借助文中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读——想——找”的步骤学会了准确发现关键语句的方法,再通过师生引读、合作读体会借助关键语句来表达的精妙,掌握总分的构段形式。这是教师在“扶”着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接下来就要“放”手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去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汇报交流来巩固、强化方法,最后在拓展仿写环节来运用,这样学生有“法”可依,让以读促写落地。              

策略三:创设情境,动用感官去激发想象,善用修辞,让表达具有美感。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仿写时,我利用特点鲜明的各种漂亮的鱼图片创设情境以激发表达欲,让学生观美图,从颜色、形状以及想象它们平时在活动时有些什么动作或姿态等方面去描述,接着出示“好看的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练习表达,将修辞手法渗透其中,这样的支架帮扶,巩固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让学生学会围绕关键语句来表达。延伸表达训练时,调动学生的感官,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学生汇报时,妙语连珠,确实惊喜到了我和听课的老师,巧妙地让修辞手法的运用落实得无痕。

策略四: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如果说阅读积累是输入,那表达及作文就是输出,只有阅读积累达标了,表达才会有质量。小学语文的很多文章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三年级学生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旨在提示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像“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等很多词语适合积累。当然,光课堂上语句的积累远远不够,还应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外阅读,圈画、摘抄优美词句,开展诗词美文吟诵会等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为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希望我们能恰到好处地抓住读写结合的点,在写景文的阅读教学中争取有目标的去练习仿写,有方法的进行练笔,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