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的策略探究

江丽君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中心幼儿园   510880

摘要:幼儿亲社会行为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中维持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能够给予儿童充分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让儿童感受自身社会价值,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的必要途径,是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主要衡量标准。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的有效策略,为孩子成年后维持长久友好的人际关系及健康心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情感;行为养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期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方面,也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可见,教师应提高对儿童社会性情感及行为养成的重视程度,幼儿阶段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自身社会化发展与将来人际关系的形成密不可分。幼儿园必须愈发重视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以助于提高儿童适应将来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幼儿主体性的实践行为少

经调查发现,教师对幼儿亲社会情感的教育观念及实践中的教学行为存在偏差。教师对幼儿亲社会情感的教学行为中教师聆听的行为极少,教师对听取幼儿请求、提出问题、自身想法等方面关注甚少,教师控制力强,进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与降低幼儿亲社会情感实践行为参与度,忽视幼儿需求的表达。

(二)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的关注度低

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以积极的行为举止为基石。经观察发现,教师对于幼儿亲社会情感中的识别、理解、表达和调节四个维度的教学中存在理解偏差。教师对幼儿亲社会情感识别关注较多,反而对亲社会情感的表达关注较低,可见教师对幼儿亲社会情感能力的把握不全面。

)家庭教育对幼儿亲社会情感培养有待加强

目前许多家长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最优环境,但由于家长对孩子存在期望过高、教育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出现观念和行为上的误区,导致家庭教育质量有所下降,影响儿童积极亲社会情感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上,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发展与知识传授;在教育方式上,过分疼爱幼儿,表现出纵容的态度,严重影响幼儿合作、谦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的有效策略

(一)情绪表达,逐步培养幼儿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可见,亲社会情感发展旨在让幼儿掌握社会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幼儿正视自己,建立友好人际关系、减少不良行为、增强亲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此,教师着力于情绪理解和管理能力,开展了“社会情感学习”系列活动之——你的情绪我知道。

教师为让幼儿对各种情绪有初步的识别和认知,教师为幼儿出示一些表示情绪的闪卡,以达到加强幼儿对情绪理解,并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幼儿能够结合一日生活场景描述出可能产生该情绪的原因,如生气、惊讶、开心、激动等。比如,张张小朋友在午睡结束起床后,由于醒得比较晚,睡醒后发现其它小朋友都起床了,剩下自己,便表现出“尴尬”“茫然”的情绪;涵涵小朋友因为小伙伴抢走了他正在玩的玩具,便表现出“愤怒”“不开心”的情绪等。教师顺势开展“情绪骰子”游戏,指导孩子们制作情绪骰子,每一面有常见的不同情绪卡片,孩子们随即投掷,并表演相应情绪,孩子们通过情绪游戏巩固对情绪的认识,有效推动幼儿亲社会情感发展和行为养成,充分发挥幼儿主体实践意识。

(二)营造环境,为儿童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创造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幼儿。”可见,教师通过利用周围环境,包括教师的指导示范、主题墙布置、角色扮演、创意手工、音乐歌曲、影视作品等,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亲社会情感心理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幼儿从小养成规范的行为举止。由于幼儿阶段模仿力非常强,热衷模仿外界环境各类行为,但对于该行为正确与否,却需要外界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及鼓励。在榜样作用、故事引导等影响下,逐步让孩子了解和认识亲社会行为。

教师为幼儿开展“你的情绪我来演”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幼儿以自愿形式选取情绪角色,模拟情景:“我们平时在活动区与同伴之间友好玩玩具,大家都是乐呵呵的,心情十分愉悦。但如果遇到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玩具被其它小朋友破坏了的情况,你们会产生怎么样的情绪呢?”莉莉:“真是好生气啊!”并表现出一副生气的样子;昊昊:“不对,你应该说那是愤怒!”并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曦曦:“我玩具被破坏了,我就是恼怒!”并表现出恼怒等。教师通过一系列场景模拟,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同时让孩子们对情绪词汇的表达程度有了一定的掌握。并延伸出自己的玩具被别人破坏,情绪会变得很糟糕,因此我们要做到不去破坏别人的玩具,将心比心的态度去对待事情,否则别的小朋友同样会不开心。通过角色扮演的环节设计,让幼儿完成从模仿到巩固直到实现的亲社会情感表达过程,以及有效推进规范行为的培养。

(三)特定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创造性亲社会情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是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对此,教师应通过提高幼儿社会的学习与探索,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为孩子提供更多创造性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机会,提高幼儿独立思考能力。由于3-6岁儿童在人际交往中更倾向于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对此,教师在此阶段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是最好不过的时期,能够让孩子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安慰、帮助和分享等社会性行为。节日作为直接表达感情的载体,教师应通过借助各项节日机会,让幼儿亲社会情感获得有效激发。

教师以重阳节为契机,以引导幼儿尊敬长辈,懂得感恩,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长辈的爱为目标,开展一场特定的节日主题活动。教师提前准备大鼓、花球、布置充满节日氛围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提前为长辈制作的美术作品及鲜花;教师邀请部分爷爷奶奶到场,并为我们介绍重阳节的由来与习俗。孩子们认真听完讲解后,对重阳节有一定的了解,并开始了一系列的互动环节,包括“击鼓传花”“小脚踩大脚”“剥橘子”“品尝重阳糕”“赠送爷爷奶奶礼物”等,活动开展充满乐趣,其乐融融。活动将近尾声时,教师指导孩子们回家后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以表达对他们的爱与尊敬之心。通过特定的节日活动,让幼儿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学会独立思考辨别哪些是亲社会情感与行为。

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就感。”幼儿园应主动关注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状态,积极开展有关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建立正面的自我认知、管理和情绪调节、与同伴教师家长积极互动等,从而提升幼儿的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利用情绪表达、营造亲社会环境、开展特定节日活动等形式,为幼儿提供亲社会情感和行为养成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育行为上不断探索,加强对幼儿情感的了解与体验,给予孩子一个美好、乐观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2]庞维国,程学超.9~16 岁儿童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3]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