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式疼痛康复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术后疼痛及生活循序渐进式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8
/ 2

循序渐进式疼痛康复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术后疼痛及生活循序渐进式质量的影响

黎晓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646601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应用循序渐进式疼痛康复干预后疼痛及生活循序渐进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法进行分组,其中5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51例实验组循序渐进式疼痛康复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序渐进式疼痛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序渐进式疼痛干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术后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骨密度也在随之下降,有些老年人有着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像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没有及时补充钙质,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情况会有明显增加[1]。根据数据显示,骨折术后的患者遵医嘱治疗的情况相对较低,因此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检测循序渐进式干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次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曾经在本院骨科治疗的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要进行干预的人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先后顺序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实验组5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11±3.12)岁;实验组女28例,男23例,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72±4.21)岁。以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标准;②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再障贫血、地中海贫血等严重贫血;②严重药物、食物过敏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用药指导、运动及休息等,告知定期来院复查。

1.2.2实验组

实验组除原有常规护理外,在患者知晓且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循序渐进式疼痛康复干预。具体如下:

(1)早期康复干预:患者于术后第一天将患肢放于功能位,需在骨折处垫软枕,保持屈曲位;术后第2天,患者可自主进行骨折处肌肉收缩训练,体位选择平卧位,尽量保持患肢膝关节伸直,每次可进行10秒,每次做10分钟,每天3-5次;术后第3天,可以协助骨折患肢进行被动屈膝、伸直运动,锻炼程度以患者耐受疼痛强度进行选择,每次锻炼可进行记录,3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次。

(2)中期康复干预:对患者患肢进行主动运动,使其骨折处关节可以得到训练,每次活动可维持10秒,10回为一次进行早晚训练,以患者无显著疼痛为宜;下肢肌肉功能锻炼,患者于术后6周可进行肌肉训练,体位建议仰卧位,将简易沙包放置患者左小腿前侧,若患者仰卧位不适可更换为俯卧位,此时简易沙包位置更换到左小腿后侧,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节运动沙包重量,同时需要对其进行记录;行走训练,患者若疼痛有所缓解后,可以借助助行器或拐杖进行不负重训练,保证良好姿势进行锻炼。

(3)晚期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以训练恢复动作为主,患肢的负重锻炼;患肢下蹲动作的完成度;患肢主动过屈;患肢压腿训练等;帮助患者的肌肉增强耐受力,患者后期丢弃拐杖后,可以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训练进行加强训练,直至达到理想的康复目的,使患者可以正常行走。

(4)疼痛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感受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此时疼痛程度一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使其降低疼痛感;若此时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强烈,可通过使用阵痛药物帮其止痛。

(5) 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短暂沟通后,将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详细了解,通过使用转移法,帮助患者尽快消除不良情绪,搭建健康心态,促进疾病的治疗。

1.3评价指标

疼痛指标和生活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进行评定,0表示不痛,10表示剧烈疼痛。生活质量: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以100分为判断标准,得分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生活质量和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状况(

组别

例数

疼痛情况

生活质量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51

5.66±1.22

1.23±0.58

71.11±9.21

89.11±7.16

对照组

51

5.68±1.24

2.62±1.11

71.14±9.09

78.18±3.32

t

0.080

7.689

0.016

9.890

P

0.937

0.000

0.987

0.000

3 讨论

老年群体由于身体内钙流失较严重因此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若情况严重出现骨折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疼痛会使患者情绪发生变化,且骨愈合时间越长越容易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3]。循序渐进式疼痛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显得格外重要。

此研究显示,护理后,实验组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是循序渐进式护理干预的早中晚其康复训练主要是以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锻炼,根据所处恢复期的不同定制不一样的训练,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更好,可以促进骨折恢复;而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程度,改善低落情绪,增强康复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循序渐进式疼痛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彭伟娇,胡杏娟,赖洁珊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65-67.

[2]赵清,信鸿杰,聂小英,等. 康复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9):53,55.

[3]耿登峰,张正强,王素霞,张吉文.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6):76-7885.

作者简介:黎晓(1979-),女,籍贯:四川泸州,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疼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