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王磊

黑龙江省桦川县书香小学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那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便指日可待。

关健词:语文;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阅读,阅读的能力,关乎着在语文学习中的语文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篇文章或是一段话,能理解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读懂,所以说,阅读理解的是否清楚,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学过程的质量是否过关。在学生的初级培养阶段,也就是在小学学习过程期间的语文知识能力学习,为了达到课本上对于当前阶段学生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己的语文水平,就势必要在阅读上下功夫。

一、阅读能提高识字质量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高素质的语文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很多重难点,其中阅读便是难点之一,阅读是将单纯的识字串联成一句话,再串成完整的完整,文字量积累不足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就是需要学习的难点,当然,长时间的阅读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识字方面,能够接触和学习更多的生字。识字量大,在阅读中就占得先机,对文章理解的就深刻;但对小学生而言在阅读中又可极大地提高识字质量。例如,低年级的课文多是看图识文,经过与学生共同的熟读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字形的记忆、字义的理解及字词的应用。结合阅读来识字,一方面便于学生接受新鲜生字,另一方面对于课文的理解也能够加深。

二、阅读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阅读也不单纯是一种看的能力,还是一种学习的语文的方式。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反映着作者的境遇,心情乃至家国理想。通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捕捉作者所叙述的事情、刻画的人物、说明的道理、论述的观点。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在情感上得到宝贵的教益,对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人生的信念、激发拼搏进取的精神,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还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积累词语,学会用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已有的主题,怎么样的选择处理材料,怎么样的加工自己的词汇,将词连成句,将句连成段,最后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通过纸面上的文字去走近作者的内心,分析理解他是如何观察和描述事物,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平时的授课教学过程中,身为师者,就要时刻提醒学生去刻意培养这样一种习惯,任何习惯都需要不断地去养成,去培养。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任何有机会接触新鲜词汇、成语等的方式,都是要留心的,所谓的积累就是日积月累,聚沙成塔,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方式的点滴积累而达到最后的学习程度,便可以做到“想说的话能说得清楚”,在写作的时候,便可以轻松完成了。

三、阅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阅读课上,通常老师扮演者提问者的角色,学生就顺理成章的承担着回答者的被动角色。所以此种情况下就要求老师们能创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渐去形成自己的风格方式和阅读能力。现阶段的学习中,在每次开始课程学习之前的时间,首先会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我会利用一些时间来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技巧,例如新课程中的生字;作者在讲述这篇故事的时候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述说;当时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这则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课堂上就变为老师一个人说为师生共同分析。学生把自己课前预习没有查到的、不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共性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完成。长期下来,学生通过做好提前预习阅读,逐渐就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阶段。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大量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童年。要想让孩子多读书,就必须让孩子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任何东西,有兴趣才能持久,才能深入,才有积极性。

目前的电子时代,想要学习的方式太多,而阅读的文章,也不像以前那么匮乏,在各个平台都有大量优质的文章可以阅读。但是文章海海,究竟什么层次的文章适合当前学习阶段的学生,就需要老师去甄选,指导孩子们,在平常生活中多多阅读,多多积累。让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较快提升。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人物传记,科普文章等等,通过阅读这些,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老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阅读中学到的故事、知识、人物等相互讲给大家听,并且学会自我总结,通过这篇文章,我学到了什么。这样由点及面,全班的学生会在一些优秀学生的影响下,逐渐的提高阅读兴趣,广泛的阅读必然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思路。

五、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关键在于让学生亲生体验感知语言。只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去阅读,才能训练语感、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受到情感的熏染。其中教师的指导对于语感的训练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在阅读学习中,教师范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阅读环节。精彩的范读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的灵丹妙药。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掺杂情感的进行范读,把文章的内容转换成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在进入语言文字描述情境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空间,这样文章的情感表现的更真切,入人心脾,也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文字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范读时,要注意朗读的语气,感情,声调的高低以及速度的快慢。这样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学生阅读能力随着教师的范读效果逐渐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主动提出质疑,这样就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只有讲解有效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的教学,首要在读,做好阅读教学,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