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杨刘江

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甘肃 陇南746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的思想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教材中。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新旧版教材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了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对其差异进行分析,从而为教师更好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

前言:伴随着国家的课程改革,高中化学学科的新教材也随之出现。因此,有必要将新旧的人教版化学教材的设置进行比较,并将其中能够反映出生活化教育思想的要素进行深度地发掘,旨在协助老师更好地进行生活化教育,为老师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奠定基础,从而在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将来的发展等各方面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一、更关注学生经验

对于旧版教材而言,主要是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同较低。化学学科体系构建更加看重化学与社会的融合,例如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特点是知识点多、规律强。因此,在旧版的化学教材中,采取了一种比较集中的方式,将元素化合物分为两个章节,并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来把握它们的规律,注重它们的内部关系。与此同时,在对化合物知识的总结上,贯彻将社会、科学和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减少课堂上的学习难度。

在旧有的化学教材中,在对钠及其化合物进行教学时,会从总结一些化合物物理性能的共同之处来寻找一些规律,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的安排更多地强调了知识之间的内部关联,而忽视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而新的化学教材,其特点是更加贴近生活和社会,更加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新的化学教材综合了化学学科逻辑、社会应用和学生学习逻辑的综合系统,它反映了多层面的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系统,把元素化合物分成了不同的章节。

比如,在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的章节中,把金属元素钠和非金属氯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把学生的经验作为教学设计的线索,并将其作为“先行组织者”做好教学规划,这样就大大地强化了化学知识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了教学与学习的难度[1]。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观,深刻剖析教材内容安排的意图,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从而减少学习的难度。

二、更重视安全教育

在旧版教材中,实验教学环节十分重要,但与此相对应的安全教育却并未跟上。虽然有安全教育的内容,但是整体较为分散,存在于每个章节之中,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其内容大多与化学知识、操作技能相结合,主要对实验步骤、用品等相关。这些安全教育内容文字简单,对一些具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危险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说明,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例如,化学电池的教学中,教材会描述:镉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将其循环利用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种安全常识放置在不明显的地方,并且表述太正式了,不会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新版本的化学教材中,安全教育采取了将集中与分散结合起来的一种整体网状的设计方法,其内容特征是内隐式与外显式的统一,这样既可以强化安全教育又可以提升学生生活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意识。

比如有些较显眼的小版块:提醒版块和关注版块。提醒版块:利用一些醒目的图标,将安全常识纳入其中,提醒学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降低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抗拒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关注版块:浓硫酸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物质,在进行试验时一定要小心保护好自己!这句话里包含了强调词汇,它符合现实生活中安全口号的样式,并且比以前的教材更加的生动。因此,进行实验时不能仅限于语言上的宣传,还应该与实验室标志相配合。

三、更贴近职业教育

旧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未开设“与化学有关的职业”一栏。所以,在高中时期,大部分的老师都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渗透,他们在课堂中进行职业教育的方法比较简单,大部分老师都是从教材中去寻找与之有关的材料,而且他们所能找到的材料也很少。比如,在“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这节中,图片显示的是酸雨对森林带来的危害,这就可以看出环境工程师这个职业对于捍卫我们生存家园的重要性。从资料卡中进行发掘,比如在普通合金的重要性的教学过程中,资料卡对所涉及到的金属进行了分类,从而可以对与新物质有关的行业进行介绍[2]。从“科学视野”中进行发掘,比如对“苯”一词的报道中就可以引申到与“人造血液”有关的行业。由“实践探究”一节引出与科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中阶段,老版化学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教育的良好渗透,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意志,取决于老师本身的素质和知识储备。新教材中“化学与职业”这一专题打破了过去仅侧重于某一领域知识和方法的局限,更强调了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视。这一栏目的设立,是为了适应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针对目前高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短期成绩,忽视对学生职业发展、选择、规划等方面要求的问题,打破了“唯分数论”的教学方式,避免了高校教学中知识与思想的分割,更好地发挥了为学生长远发展思考的作用。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新旧版教材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了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对其差异进行分析,从而为教师更好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明确了几点新旧教材的变化:更关注学生经验、更重视安全教育、更贴近职业教育,对于化学教学质量的强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兆欢,邱超,高红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新旧版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必修板块为例[J].林区教学,2022,25(03):107-110.

[2]张平.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体系结构比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34(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