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儿童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保教过程提升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指向儿童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保教过程提升改进

柴乐斐

诸暨市店口镇江东幼儿园     311835

摘要:习惯养成教育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由此可见,儿童早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让儿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在幼儿园具有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借用巴金先生的一句话“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为指导思想,以儿童的良好习惯为中心。幼儿园的保教是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使幼儿园的幼儿能够与保教结合起来,使幼儿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全面发展;保教;提升;改进

在对儿童进行保教时,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技能,使幼儿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性。从小培养儿童对各类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够提升儿童的心理素质,拓宽儿童的眼界,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

一、如何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首儿歌《洗手》,教导孩子要勤洗手,讲卫生,“流水清澈,平时要注意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我倒要看看,谁的手更干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培训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等;要养成洗脸、洗脚、刷牙的好习惯,吃饭前、便后洗手,穿着干净整齐,环境干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还有就是要注意手的卫生,小班的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袖子卷起,然后按照“淋湿手--涂香皂--搓搓手”的步骤来进行练习,从而掌握洗手的基本流程。大班的孩子不但要学会自己洗手,而且要懂得清洁手的重要性以及清洁指甲的基本知识。

一步一步,坚持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的、逐步的过程,需要幼儿园教师持续不断地努力。要善于抓住孩子们好的行为习惯,并加以加强,同时要对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改正,绝不能让孩子们想起什么就提出什么要求。

二、在保教工作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并要在老师入校前对老师进行相关的训练,使其能够担负起相应的责任,给予幼儿更好的护理教育,使幼儿更多地参加护理的实践,增强自身的体质和各项技能。要能使人信服,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帮助,有较强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能力,要使每一位老师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让孩子们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要对保教有更深入的研究。

比如,在幼儿园的教师进入学院后,首先要经过学校的测评和培训,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考核和培训过程中,要能考察到护育的某些知识点和专业性,同时,由学校级别的资深教师对当前的一些年轻教师进行打分和评估,使教师在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感受到每一名幼儿的内心需求,以及他们对保教的了解,使幼儿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从而养成科学的保教理念。在对学生进行测试和培训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让每个老师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要制定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使老师们重视到幼儿园的学习。在对某些资深教师的考核体系中,要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些老师是符合要求的,要能适时地给予他们一定的编制,从而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这样才能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保教上。

(二)对幼儿进行差异教育

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有能力关心每个孩子的身体、心理和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同时,要让每个孩子都符合国家颁布的保教政策,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老师必须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他们必须要有平等的机会,才能得到庇护。老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不同,区别对待他们,这样就可以针对每个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的目的。

比如,在幼儿初入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一种有趣而又简便的方法,来对每一个幼儿对于德智体美劳的理解,还有他们在德智体美劳上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查。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同,老师要及时地去了解,然后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保教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为幼儿设计一个游戏,让他们临摹一幅图画,这幅图画要相对简单,大方,让幼儿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重点和关键点,此时,教师就可以注意到每个幼儿对这幅图的理解,有的幼儿可能只画了房屋、树木、云,但有的幼儿却可以看到这幅图中的小溪,人烟,还有更多的小草小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幼儿对美的理解和对画画的学习,通过幼儿画一幅图,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的心理需求,从而可以让教师有差别地进行教育,为每个幼儿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从而正确的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和身心素质。

(三)形成家校联合

在进行保障的过程中,也许一些家庭或学校都会有一种对孩子的教育与保教的意识,但这种意识会降低幼儿园的品质。特别是在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激烈的竞争对幼儿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幼儿的正常发育,仅仅是让他们更多地倾向于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而没有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行改善,这样就不能让幼儿进行长期的学习和成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不利。因此,在保教工作中,老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讨论,让他们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从而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幼儿园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家长会、开放日等多种活动,向家长普及保教的理念,使家长认识到,在学习中,不仅要注重教育,还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共同培养幼儿的正确观念。

比如,如果有特殊情况,导致家长不能进入幼儿园,幼儿园可以用钉钉直播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进展、他们的学习状况、他们在学校的一些活动,这可以加强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让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并不只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老师们要在开放日向家长们做好全面的讲解,并向他们普及保教观念,让每个家庭都能渗透出科学的观念,让孩子们在回家之后也能进行相关的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和精神。

(四)让孩子们做一些相关的练习

在保教的教学中,老师要为幼儿开展相应的活动,要使老师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保教工作的品质。教师要开展适应幼儿的实践活动,使其锻炼自身的体能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举办假期交流会,让每一个幼儿在放假后来到学校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假期做了些什么,从而可以提升每一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每个幼儿能够站在舞台上,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时,这就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升的第一步,能够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老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幼儿在沟通中的心理状况,给予他们一定的重视,让某些内向的幼儿也能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氛围,让幼儿能打开心门,融入到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保教主要是让幼儿进行保教,使幼儿在学习上掌握更多的技能,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结论:在与保教相结合的过程中,老师要主动发掘幼儿可以学到的知识点,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老师在对幼儿进行培训时,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幼儿更好地在幼儿园中学会各种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萍.浅谈如何提升幼儿园保教管理质量[J].科学咨询.2020,(33):45-46.

[2]王雨露.保教融合,幼有所长-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0,(4).108-110.